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思考——兼论“人的和谐需求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h马斯洛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表的名著《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率先提出“人的动机产生于人的需求”、“激励源于人对需求的满足”等论断。为了阐明这些论断,他主张将人的基本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其排序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成就的需求),并且由低向高排列呈金字塔结构。这个动机理论模型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人本学说的发展,促进了心理学与哲学、人文学的交融。几十年来,国际心理学界围绕马斯洛学说,展开过多方面深入研究,成果累累。然而,我们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利益分配不断调整、社会结构分化加剧的当代中国,怎样分析人们的心理趋向?心理学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哪些理论支持?动机理论的应用价值应当引起业内人士更多的关注。针对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也非常需要在时代背景下注入新的内涵。一、怎样看待需求层次论在世界文明史发展进程中,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围绕人的动机从何产生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需求是人的主观意识还是客观存在?需求决定了人性,还是人性决定了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相互联系的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现以后,才正确地解释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人有需求才会从事劳动实践,劳动实践又维持并且拓展了人的需求。我在故我需,人的生命和人的需求相互伴生,在远古人类出现之日起,人的需求层次便产生了。虽然马斯洛先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并非哲学家,但是他所阐明的需求层次理论依然严肃地反映了生命肉体的存在是精神存在的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托于客观存在、人的需求是可以认知的、人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等唯物主义原理,这些正是马斯洛理论的科学价值所在。需求是人作为生命个体无可否认、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现象。较之于其他生命体,人的需求之广泛性和特殊性是猿人进化为智人再到现代人的一个基本标志,而人的需求之多面性和相关性便构成了需求层次现象。虽然人们对需求层次的界定还存在争论,但是毕竟在马斯洛首先发现基本需求层次现象之后,关于人的需求的认识才逐步由泛泛的说教变成了具体研究人的生存意识和人的情感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五个层次需求可以归结为人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说,任何一个没有严重精神疾患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这几种需求。五层次需求又可以归为两大类,前两层次可以归于人的本能需求,它们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反映出人的自然属性;后三层次可以归于人的精神需求,它们是人的意识的派生,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古今中外,无论在原始共产主义氏族部落里还是在现代社会,无论身为官员、学者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个规则,只是需求的动因、标准、方式和手段因个人处境、能力以及性格、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中,笔者把人的基本需求拟定为:人为满足生理本能以及为维护和改变生存状态而产生的获取、占有、支配愿望和要求。需求的概念在这里表述为心理概念而不是行为概念。最早,马克思曾经把人的需求范围概括为三层,即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马斯洛之后的哈佛教授麦克利兰则认为成就、权力、情谊是人的基本需求。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学说侧重于从需求的状态、属性来分析,麦氏理论侧重于从当代人、特别是当代西方人的社会需求趋向来分析,而马斯洛的五层次定义是在个人价值观学说基础上对西方现代人本学说和动机学说的归结,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上具有特殊价值。二、人的需求层次概念的解析笔者认为,人类生活和人类价值观存在变动性、多样性,因而事实上人的需求的确难以用几个层次详尽罗列,但是它的基本范畴是五个层次可以涵盖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遵循马克思学说,将人的生理、安全、健康、物质环境需求归为人的自然生存与繁衍的需求;人的交际、交往、归属、情谊、信赖需求归为人的社会存在与依托的需求;人的名望、尊严、荣誉、愉悦需求以及自我价值需求归为人的精神寄托与满足的需求。从广义概念上看,人的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在马斯洛动机理论模型上,每层需求还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范围上,生理需求分为食欲、性欲和休息、温暖等需求;安全需求分为面对大自然和面对社会的个人需求;交往需求分为亲朋之间生活交往和与别人工作、事业交往的需求;尊重需求分为来自自信心的和来自社会的、来自于自发的和来自于外界诱导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分为利己和利他的需求、一个生活阶段的需求和人生终极需求。在程度上,生理需求分为温饱需求和享受需求;安全需求分为生活安宁需求和生命安危需求;交往需求分为沟通的需求和帮助的需求;尊重需求分为理解关爱的需求和尊严荣誉的需求;自我价值需求分为个人成就的需求、超越他人的需求和获得公众承认的需求。五个需求层面存在相互蕴含、相互依附、依次递进的关系。每一层需求都是相对存在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对同一层次需求的表述存在极大差别;在特定时刻和特定环境中,一个人、一个群体对实现某一需求的迫切程度也会明显变化,并且还会在个别方面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抑制、缓和其它方面的需求,这些现象的存在以及成因有诸多方面的因素。1.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或者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境地,需求的侧重点、满足感不同。需求是一个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东西。平民大众在温饱和安全满足之后最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而富翁、名人、君主在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需求极大地满足之后更侧重于安全需求和交往需求。不幸的是当人的高层需求实现以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愿望却又处处受到了限制,甚至失去了普通人也能得到的快乐和自由。于是,有了顺治皇帝出家、温莎公爵为了辛普森夫人舍弃王位,以及国王羡慕躺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和戴安娜王妃宫外恋情的真实故事。虔诚的僧侣会把修行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唯一目标,而把人一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看成是龌龊的东西,甚至笼统认为人的欲念就是万恶之源。即使他们如此清心寡欲,也有温饱的需求和对美好人生归宿的向往。在十分原始、贫困的地区,人们较为专注于第一、二层的需求,人们可以不懂得经商、不懂得文字,但却十分懂得怎样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谋生。一旦步入经济发达、安宁富裕的生活环境之后,人们会迅速提升对第三、四层的需求,并且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政治、文化和保护人类环境的诉求之中。知识可以极大拓展人需求的视野,因而在知识阶层中,表现为五种需求都较为明显,其中对第四、第五层的需求更为强烈。笔者也以为,任何环境下,即使最卑微、最愚笨的人都会萌发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大多是潜在的、压抑的、在行为上不尽显现罢了;任何一个人在穷困潦倒、生死危亡的时候,都同样会强烈表现出对高端层次的渴望,因为人的需求里折射着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尊严。《论语》中孔子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之说,意思是强调有知识教养的人应当淡泊物欲、注重道德操守。中国自古就有“士可杀而不可辱”之说,意思是当需求不能两全时,不求生命安全但求人格尊严。苏武牧羊的故事、叶挺将军的囚歌,用坚贞不屈的人格感动世人;董存瑞、邱少云式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承担起责任和道义;白求恩、格瓦拉式的仁人志士,宁愿抛弃财产、仕途,投入到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业中。大千世界演绎了无数需求难以两全的故事,我们把这种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现象解释为人性、人格的升华,解释为“小我”向“大我”的升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总是不断调节和改变着自己的需求定位和行为方式,并且在矛盾发生时做出判断和取舍。2.人的需求存在着特定的依附性,必然受到身边环境的感染。几千年来,各民族文明的孕育、繁衍汇聚成世界文明。文明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是相似的、起源和趋势是相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相近的,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文化传统下的人,需求的诉求方法和特点却有显著的差异和偏好。这主要是受到传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价值理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譬如,西方人更注重需求个性,东方人更注重需求共性。此外,个人受教育的方式和耳闻目睹社会现象,也会获得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因此说,需求的一般性总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不同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激发或限制了一个族群的需求,进而影响和引导了人们的需求特点及方式。需求的特点及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包括我们所说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土著文化等等,也包括差别迥异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三大宗教以及神学的传播之所以绵延千年而不绝,则是因为它涵盖了人对需求的寄托和给人以需求不能满足时的安慰。人对苍天和图腾的祷告,充满了需求的企盼。宗教即表现出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又表现出人有需之而难求之的无奈。宗教现象和神话传说一样,几乎展露了人的需求意识的全部特征,成为人类具有共性的精神需求的一个特例。然而,每一门宗教、每一个神话又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反映出不尽相同的族群文化和信仰。宗教之所以广泛、长期存在,在于它能在人们物质需求尚难以满足的客观条件下,满足了人们许多精神层面的需求。人的需求标准的自我调整意识,首先源于外界的影响,来自于同他人的对比。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提升了人的生理需求;自然环境恶化与恐怖主义存在提升了人的安全需求;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一体化进程提升了人的交往需求;文化知识和民主意识的普及提升了人的尊重需求;生存竞争的压力提升了人的自我价值的需求。每一个人的需求和每一层需求都在环境的熏陶之下、都要接受环境的认同,因而存在特定的依附性。3.个体需求的实现依赖于群体和社会。早先人类种群、部落正是由于人们源于共同需求而产生的。人的需求动机和相应活动,必然演绎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复杂关系,进而派生族群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地说,正是由于人存在多层次需求,才使人们结成族群、教派、国家,才结成形形色色的集团、组织、经济体、生活圈,才引发了人类阶级、阶层的矛盾冲突;正是在人类社会组织中,人的各层次需求才愈发显现出来。从远距离观察,多数人共性的需求必将汇聚为群体意志乃至社会共识和国家意志。由此可以推论:人的需求及其矛盾促使了私有制和国家产生、推动了社会演变,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商业价值的建立,激发了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社会的存在决定于每一个人的存在,然而一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即无法认识自然,也无力改造自然。“草原上没有孤独的牛羊”,一个人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秩序,只有人与人的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合力和共赢格局。经验、知识通过交流和传习产生了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在内的人类智慧,智慧提升了劳动价值,在人类解决自身需求的漫长岁月里,群体内部的和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消灭贫困,缩小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实现需求的差距,实现人与人之间需求相对的公正、公平,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待于人类用智慧去解决。4.人的需求总是处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是动态的,始终处在量变的过程之中,内在和外在条件的改善总会不断提升人的需求标准。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更是没有止境,因而需求可以界定下限却无法界定上限。需求—动机—新的需求—新的动机在不断地循环,满足—不满足—进一步的满足—进一步的不满足并趋向于无限,如同一条振幅越来越大的正弦曲线,每一个满足即是它瞬间的波峰又是争取另一个满足的始点。静态看,人任何时候都必然处在某一个具体阶层;动态看,人一生中的社会位置、身份会不断改变。人的社会位置决定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生存状况又会改变个人的需求指向和需求标准。如果把需求层次论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阶层论结合起来,大致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任何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心理状态以及动机取向均可以找到几个对应点,命运则是这个坐标系里前后各点连结的轨迹。人的价值取向建立了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判定标准。一个人即使实现了既定的生存需求,进而实现了自我追求的既定目标也往往并不满足,以至于正直的人奋斗不止,贪婪的人欲壑难填。于是,古今中外总会涌现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也总是出现一批又一批贪官污吏。5.人的生理需求要自觉向精神需求过渡。人的生理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之后会加速转向精神需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