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建议李晓群目录一、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及相关法规(2011-03-01)………1二、建议制定《反浪费法》(2012-03-01)…………………………………………5三、建议举办《2012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2012-03-04)…………………8四、建议建立中国节约博物馆(或中华节约博物馆)(2012-03-05)……………9五、建议建立国家级《资源节约网络信息服务平台》(2012-03-07)………11六、对《反浪费法》内容的建议.............................................................................15七、延长土地使用权年限,有助于减少建房中的短期行为(2012-03-08)……181一、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及相关法规我国已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解决不节约的问题,就要研究、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不解决严重的浪费问题,就不能建成节约型社会,只有解决了严重的浪费问题,才能走向节约型社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制定国家反浪费法规是综合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浪费问题的普遍性浪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在国家的两会上,有关反浪费的提案议案逐年增多。浪费问题具有普遍性,浪费既可以在人力、资金和物质方面,也可以在知识、科技和管理等诸方面发生。提到浪费,人们往往注意经济领域、生产领域、物质方面的浪费,但这还不够,浪费现象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生产到家庭生活,从国内到国外,都广泛存在。我国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事实表明,浪费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果把浪费比作一种病,浪费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多发病、传染病,浪费几乎成为目前的一大社会公害。全面认识浪费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有助于解决浪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浪费的危害和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到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浪费现象的严重危害。治理浪费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开展对“浪费与节约”问题的专题研究,对浪费问题进行会诊:对浪费现象加以系统分析,究竟有多少种浪费现象;对浪费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人们为什么会浪费;对浪费危害做出深刻分析,浪费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危害;综合治理解决浪费问题,实现从浪费到节约的转化,逐步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流通模式和消费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其中,研究制定反浪费法规是综合治理浪费问题的的一项重要工作。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浪费并不是中国的专利,浪费行为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到了现代,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活动影响的加深,浪费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起来。与此相应,现代社会形成了新的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也产生了新的浪费问题。浪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每一个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部门、单位、以至家庭和个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或是受其危害影响发展缓慢,或是清除、减少和预防浪费,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走在时代的前面。纵观历史,“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浪费观念和浪费行为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延误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把浪费大、效率低比作横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两座大山,或是两大包袱,不搬掉它们,不抛弃它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就将步履艰难。浪费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一个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地区、部门、单位、以至家庭和个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或是受其危害影响进展缓慢,或是清除和减少浪费,人尽其力,物尽其用,走在时代的前面。有些国家、地区和部门非常注意对浪费问题的管理,多种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浪费现象,其成果实际地运用于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则中,从而使管理体制、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舆论等都渗透着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观念和原则,有效地治理和预防着浪费行为。三、国家领导论浪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浪费问题的严重性。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980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1989年6月,邓小平同志又指出:“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2002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2001年10月,朱镕基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奢侈浪费行为相当严重”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12月,胡锦涛主席在西柏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2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行各业都要杜绝浪费,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国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奢侈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要“全面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浪费问题和节约问题,可见问题的重要性。四、已有的政策法规我国很多政策法规都涉及到制止浪费厉行节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四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952年3月8日,政务院批发的《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中,对“个人生活与工作上挥霍性的超支”和“由于责任人严重的官僚主义或经营人员失职所造成的业务上的浪费和损失”,“情节严重因而招致国家巨大损失”者,明确规定“酌与刑事处分”。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目前,城市企业经济效益还很低,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种种损失和浪费还很严重。”中发[1997]13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严格控制各种会议;严格控制各类庆典活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200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建立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反腐倡廉《实施纲要》提出,“加快廉政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这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表明党中央已经把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的立法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反腐倡廉活动取得进展之后,我国浪费问题将亟待研究和解决。学习借鉴反腐倡廉《实施纲要》,还应该研究制定反浪费方面的专门法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浪费问题的体系。五、浪费的危害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曾经是人人皆知的响亮口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却远没有这么深刻。有一幅漫画,题为“两只老虎不一样”,生动地反映出人们对贪污和浪费的不同认识。画中两只同样的吊睛白额大虫,一只披枷带锁,愁眉苦脸,泪眼汪汪,人人喊打;另一只张牙舞爪,理直气壮,得意洋洋,被人视若宠物。这前只老虎叫“贪污”,后一只名曰“浪费”。两只老虎不同的地位和待遇,生动地反映出人们对贪污和浪费的不同态度。老虎都会害人,披枷带锁的贪污老虎已引起人们警觉,而被人视若宠物的浪费老虎,往往被人忽视,放松警惕,不加防范,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从贪污和浪费所造成的恶果来看,都是对国家和个人财产的侵犯。贪污者和贪污行为受到人们的痛恨,贪污犯要受到法律的审判,因此,画中贪污老虎受到惩罚的形象是逼真的,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是浪费老虎也是栩栩如生,它生动深刻地反映出浪费行为不被人们所认识和憎恨,不受法律制裁而逍遥法外的形象。问题还在于浪费者麻木不仁,理所当然;旁观者习以为常,漠不关心,有些浪费甚至是“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习惯成自然,普及发展为“全民运动”,形成浪费型的家庭、企业、城区和社会。对于浪费的认识偏差,使得浪费的危害增大了。如果评价一个人,说他的能力差,他会面红耳赤,心中不满;说他贪污,也许会跳起来辩驳,同你拼命;但是如果说他浪费多大,他却可以若无其事,泰然处之,不屑一顾。“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甚至有人标榜浪费做法是自己工作“有气派”、“大方”、“有大将风度”、不“小家子气”等,不以为耻,反引以为自豪。事实上,人们常听到有“贪污犯”这个罪名,却很少见到“浪费犯”这个名词;可以看到各级别的反贪局,但却少有反浪费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研究机构。应该有3反浪费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研究机构。六、呼唤《反浪费法》多年来,党和国家一贯倡导反对浪费,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浪费现象这样普遍,这样严重而又屡禁不止呢?有许多浪费现象甚至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明知顾犯,无法无天。从法律的角度讲,立法不健全,缺少约束、制裁浪费行为的专门法律规定,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腐败和浪费都是犯罪,对于腐败将有法处治,对于浪费造成的损失却仍因为缺少法规而难以处理,这也是浪费现象长期制止不住,蔓延发展的重要原因。制止浪费,既要采取思想观念教育、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必要的手段,还要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手段,应用刑法武器。为制止浪费行为,我们已经采取了思想观念教育、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多种必要的手段,但是浪费现象还往往制止不住,蔓延发展。因此,制止浪费,既要采取思想观念教育、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必要的手段,还要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方法。法律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法治”,这里讲的法律方法,不仅包括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还应当包括由政府的各级机构以及各个管理系统所制定和实施的各种类似法律性质的社会规范。在对浪费问题的管理中使用法律方法,可以使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它们之间的渠道畅通,并正常地发挥各自的职能,使整个管理系统自动有效地运转。变“我要浪费”为“我要节约”,变“让我节约”为“我想节约”。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将为各省市治理浪费问题奠定基础,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从全国看,制定国家反浪费法规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应尽早做准备,有条件的省市也可先行一步研究探索,制定有关的地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及配套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会让对浪费行为和后果的惩治有法可依,让浪费有罪深入人心,让浪费犯罪成过街老鼠。从而减少和预防浪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大有可为的而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工作,预期可以产生较大的、间接的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有助于逐步建立起我国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向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议: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及相关法规(发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E政广场建议10363号2011-03-0123:53:59)4二、建议制定《反浪费法》我国已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解决不节约的问题,就要研究、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不解决严重的浪费问题,就不能建成节约型社会,只有解决了严重的浪费问题,才能走向节约型社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制定反浪费法规是综合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浪费问题的普遍性浪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在国家的两会上,有关反浪费的提案议案逐年增多。浪费问题具有普遍性,浪费既可以在人力、资金和物质方面,也可以在知识、科技和管理等诸方面发生。提到浪费,人们往往注意经济领域、生产领域、物质方面的浪费,但这还不够,浪费现象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生产到家庭生活,从国内到国外,都广泛存在。我国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事实表明,浪费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果把浪费比作一种病,浪费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多发病、传染病,浪费几乎成为目前的一大社会公害。全面认识浪费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有助于解决浪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浪费的危害和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到生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