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主观幸福感体验•旅游的本质:愉悦(休闲体验)•一、旅游者的体验与主观幸福感体验•体验就是指人对外界各种刺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常常以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又称情绪体验。•旅游体验可以描述为:是通过旅游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并由旅游主体主动建构的经历和主观感受。•旅游者所追求和经历的体验多是正面的、快乐维度的,所以又可以把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称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艾夫里尔(Averill,1997)曾经统计发现,仅描述情绪体验的英文单词数量就达550—600个,依此类推,那么积极情绪体验也会有上百种。在众多积极情绪体验中,有一种是最综合、最复杂、最核心的,就是主观幸福感体验(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旅游者追求的就是主观幸福感体验。•二、幸福概述•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83)把幸福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把幸福定性为一种主观体验。人类对幸福的理解历程•人类对幸福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期。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它强调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内圣外王”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实现。“内圣”指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就是追求“仁”、“圣”为目的,核心是善的德行。孔子曾把“仁”的具体内容解释为“恭、宽、信、敏、惠”。后来儒家文化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界定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简单地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幸福观主要可以分为理性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认为,幸福就是抑制自己的感性、情感和欲望而服从理性的要求,不贪图感官享受而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意义。赫拉克利特、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幸福就是感性欲望的满足,但也指出这种满足必须符合道德的要求,精神是人类最大的生活乐趣。•总之,这时期的主要观点都是从人性圆满的交代探讨幸福的,并把道德和精神作为幸福的核心。•第二阶段:启蒙期。以西方启蒙运动为标志,给过去的学说注入了人道主义思想,强调用理智审视信条和传统。•第三阶段:现代期。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后半期,强调幸福的本质在于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真实意义。这时的研究超越了抽象的哲学层面和现代社会的物质层面,用现实的观点、科学的方法对幸福做出更全面的评价,幸福从层面和类型上被划分。•三、主观幸福感•(一)主观幸福感定义•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主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二)主观幸福感特点•1.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于个体自己的标准,而不依赖于他人或外界的标准,就是说各人有各人的幸福标准。•2.不是说主体没有消极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3.主观幸福感不是个体对其某一个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对其整个生活评估后的体验。•(三)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1.快乐情绪与不快乐情绪关系•布拉德本(BradburnN,1969)通过调查发现,人类的快乐和不快乐情绪是互相独立的,它们各自与不同的因素相关联。•神经科学的研究佐证了这一点,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属于人前额皮层的不同部位控制。•2.主观幸福感构成•主观幸福感有三个衡量指标:体验到快乐情绪、较低水平的消极体验和较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曾经沧海难为水”现象。•(四)主观幸福感生成的理论•1.实现论•长期以来,需要的满足或目标的达成是个体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原因的观点一直流行与于心理学界。这种观点称为实现论。其核心观点就是认为幸福是个体各种紧张压力解除的结果。这些结果的相加就生成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后来有的心理学家又把个体自身或他人的潜在标准引进这个理论中,认为个体在目标实现后还要和自己主观标准或者他人拥有的进行比较,这些比较的差异性最终决定这个人的主观幸福感。•2.认知论•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信息加工判断模式。这个模式强调认知在主观幸福感形成中的作用,认为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不完全由外在刺激引起,它是个体的愿望或已有的经验与外在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3.人格特质论•人格特质论认为,实现论和认知论有合理性,但不全面。从人的社会生活实际来看,人的生活情景是暂时和多变的,过多考虑生活事件的做法所得出的主观幸福感是即时主观幸福感,而长期主观幸福感更应该得到关注。•真的存在这样两种主观幸福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各个即时主观幸福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第一,各个即时主观幸福感之间有关联性吗?狄纳和拉尔森在1984年研究发现,一个单独的即时性快乐与其他一些随机时间段的快乐之间的相关系数约0.1,这意味着人们趋向于对即时袭击做出即时反应(体验),过后很快忘记,各即时体验之间没什么关系。这已经否定了主观幸福感是对各个生活事件体验的简单相加的结果的观点。•第二,怎样测量一个人的长期主观幸福感?•目前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是把一个人在某一领域不同情景下获得的即时主观幸福感相加后进行平均。测量的时间通常要4年左右,所得到的即时主观幸福感平均值就是这个人的长期幸福感水平。•狄纳和拉尔森发现,一个人在工作和休闲两种情形下的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相关系数达到0.74;在集体和个人独处情形下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是0.92。•快乐、幸福或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有较高的稳定性。为什么个体在各个生活领域的长期主观幸福感会有如此相关呢?心理学家的答案是,个体的长期主观幸福感很可能就是一个人先天就具有的主观幸福感基准点。•狄纳等人后来(1991)在一项10年跨度的研究中发现:不管一个人的收入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其平均主观幸福感基本保持不变。另外一些研究发现,那些生活状态稳定的人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比生活状态动荡的人的主观幸福感更稳定,动荡的生活(离婚、丧偶、失业等)对人的长期主观幸福感似乎没什么影响.•“尽管生活的特定事件能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但人们最终都会适应这些变化并使自己回归到由个体具有的生物性特点和适应水平上。”•人的先天基因或人格素质是决定主观幸福感体验的根本因素。•用威尔逊(Wilson,1967)的话说: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和有自尊的人结婚、年轻、健康、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较高、外向、乐观、不烦恼、有宗教信仰、有职业道德、热情适度、性生活满意和多才多艺”。这也许是对主观幸福感体验生成的最好回答。(五)影响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具体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人的主观幸福感体验与经济因素是什么关系?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财富与主观幸福感体验是正相关的,拥有多少财富就是拥有多少幸福。我们将这种观点称为物质幸福论,这种观点也是“常识”性观点,拥有广泛的认同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是独立于物质财富的精神现象,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称其为精神幸福论。许多古圣和先贤持这种观点,而且作到了这一点。如中国的孔子、陶渊明、范仲淹,古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学派的人物。两种观点都能找到支持性例证,这个命题陷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状态,一方人多势众,一方圣贤汇萃,双方难分伯仲。•迈尔斯(Myers,2000)在分析人均国民收入和幸福感的统计时发现,在最贫穷的国家,财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大,国家越富裕,人民越能感受到主观幸福感。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消失了,而平等、人权等指标的影响开始明显增大,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在对198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前100位美国最富有的人调查看,这些人的幸福指数只比美国人均幸福指数略高。•迈尔斯研究了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去50年里经济取得了巨大增长,而它的国民主观幸福感没有实质变化。以美国为例,到20世纪末,美国整个社会财富比1957年几乎翻了一番,中产阶级扩大了两倍。而报告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数却从1957年的35%下降到1998年的33%。其他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却成倍增加。迈尔斯称这种物质增长而社会倒退的现象为“美国困惑”。当然整个世界都有这样的困惑。•狄纳调查了中了彩票大奖的人,发现中奖时非常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大部分人到后来甚至还不如中奖之前快乐。•2004年4月,《瞭望东方周刊》与奚恺元教授合作,对中国六个城市进行幸福指数调查。•结果:第一,从高到低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第二,各城市之间的人均月收入与幸福指数没有直接关系,上海人均月收入最高,幸福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月收入最低,但幸福指数排第二,杭州人均月收入居中,幸福指数最高。第三,在同一城市里,个体的月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直接相关,收入越高越感到幸福。•我国的调查结果与美国有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远未达到人均月收入8000美元,这属于硬缺失。另外,我国城市相对封闭,容易发生内部比较。二、在财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似乎存在一个中介影响因素,即民众的期望和目标。这种期望是按照水涨船高规律变化的。所以,人均月收入高的城市的居民并不一定比人均月收入低的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强。•从长远来看,人类本身在快乐与不快乐的追求上存在一种趋中倾向,瞬时的极端快乐和不快乐会逐渐消退,而恢复到平常状态。•2.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人们的幸福感有什么影响?一些跨文化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文化模式分为三类: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把把注意点放在个体身上,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和自主性,追求独立、自主、自强、创造和探索。美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体主义文化则把注意点放在群体或社会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互依赖、强调个人对集体或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个人对集体或社会做出牺牲,倡导个人对集体的忠诚和依赖。中国就是代表。中间文化就是在这个维度上居于中间。•研究发现,个人主义文化模式下的个体倾向于依据自身的内部情绪体验来判断自己是否幸福,而集体主义文化文化模式中的个体则更多关注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和评价,他人外在的看法和评价常常决定了自己的幸福。幸福不幸福由社会说了算。中国人就是这样,他们要做的是让人觉得自己很幸福,至于自己是否真的感到幸福无所谓。中国人的人生更像“演戏”,人生如戏是中国人真实生活的最恰当比喻。人际和谐成了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性要素。好面子的人容易做出符合他人期望的行为,因此好面子是达到人际和谐的一个重要人格变量,也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好面子的人可能会感到更多的幸福。•研究还发现,自尊和外向性这两个人格特质对人幸福感的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比个人主义文化中小。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的自我容易分裂。•没有证据能够充分证明那种文化对增加人们的幸福更有价值。•另外,清明的政治、民主法制的社会,有效率的政府能增进人们的幸福。•3.生理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寿命平均长19%,体验到更多积极情绪的人其身体机能更好。•反过来,研究发现,如果有运动的习惯,每次运动之后人会感到愉快。这是因为运动之后身体释放了更多的内腓肽,内腓肽是类似于吗啡的生物化学物质,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感受。•4.人际交往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生成。狄纳(Diener,2002)等曾以22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对其中10%感到最幸福的人进行了因素分析。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幸福主要原因,这些人课余花大量的时间和他认为的朋友一起活动。•为什么良好的友谊关系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生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缘好的人可能拥有一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如乐于助人、热情、活泼、开朗、幽默等。这一方面使他们受欢迎,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是天性乐观的人。•(2)归属需要得到了满足。•(3)感到随时会得到关怀和支持,这是一种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