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农业部《农村工作通讯》常务副总编魏玉栋2011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农业科技发展问题——这也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之所以把农业科技问题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因为科技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011年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3%。同时,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但在政策、投入、机制、研发、推广等多个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进一步解决或完善的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建立现代农业。涉及9亿人的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大事件。古今中外无数实践证明,农业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正是农业技术的一次次突破,为农业这个最为传统的产业的发展不断开辟着新的途径,展示着新的前景,孕育着新的希望。“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当前,要推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科技的力量,必须切实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产业发展需求,遵循农业科技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随着2011年粮食生产完美“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阶段。种种迹象显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在高起点上发展现代化农业,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创新道路。1.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2011年9月18日,无数双眼睛紧盯着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一个叫雷峰的村子,第二天便传来爆炸性的消息: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大关。人们之所以如此关心这件事,一方面是关注里面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则是关注这件事对中国粮食安全蕴含的重大意义。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在围绕着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来进行。直到本世纪初,开始着眼于满足十几亿国民的小康问题。至2011年,粮食生产更是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这一点不但没有变,而且越来越突出。之所以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资源方面,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已降至1.4亩以下,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灌溉缺水约300亿立方米,人多地少水更少的矛盾愈发凸显。再加上不断增加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要保持粮食自给率达到90%~95%,肉、蛋、奶、果、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食用和加工需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人算过一笔账,到2020年,按我国有14.3亿人口和人均433公斤计算,粮食总产量应增加到6.2亿吨,单产的年均增长率也要有大幅提高,因为那时的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2亩,而且整体质量下降。所以,这是一场目标与条件十分悬殊的硬仗。市场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原来是有啥吃啥,现在不但是吃啥有啥,还要吃啥啥安全。从今后的趋势看,固有的资源约束只会越来越大,加上种粮比较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等诸多压力综合作用之下,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摆脱靠天吃饭的模式,尽可能通过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优质高效种养技术和成果的转化推广;尽可能通过科技的广泛、深度运用,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粮食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我国粮食的安全,说到底,还是要靠“科技增粮”和“科技保粮”。2.生态环境压力亟待疏解,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紧迫有专家已经断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把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新阶段的另一重大标志。在全球气候变化频仍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良性循环的相关性更为突出。目前,我国资源刚性约束增强。统计资料显示,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速度在退化;旱涝灾害、病虫鼠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最近100年,我国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1.1℃,高于0.74℃的全球平均升温水平,极端性气象灾害显著增加;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特别是城市郊区蔬菜基地污染呈加重趋势。这里面,有些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有些则与不科学、不环保的种养模式以及不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有重大关联,后者被称为“人为因素”。人类对环境的很多破坏是不可恢复的,对环境不友好的农业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这一点我们已有足够的教训。这种状况,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需要加强农业水土资源和废弃物高效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面源污染防治等技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开发新型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加强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技术研究,开发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推进轻简化技术集成配套,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这些对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专家曾提出过“紧缺资源替代”这个概念,也就是提倡“智力资源对紧缺自然资源的替代”,是从另一个角度重视农业科技的独特作用。现代农业的目标一定是做到人类、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农业的国际竞争,技术制高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农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间农业科技水平的竞争。近年来,发达国家依靠其科技领先优势,不断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使得我国农产品同时面临“洋农产品”的竞争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压力,这是新阶段重要标志之三。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来看,农业高技术对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农业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主要推动力,就是最先在发达国家得到验证的。它们通过对农业技术的支持,推动了本国农业科技的革命,从而让自己的农产品在国际农业竞争中“占尽优势”。目前,我国农业高技术研究的整体实力不强,处于世界研究前端的领域还很有限,支撑现代农业新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一些领域成果供给能力依然薄弱,品种自主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正确把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态势,想方设法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在农业科技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控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积极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转基因抗虫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持续性大爆发,给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棉农谈“虫”色变,仅1992年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0亿元。为了灭虫,剧毒农药被大量使用,直接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那段时间,棉农中毒的事件时有耳闻,牲畜中毒的事就更多了。就是在这种境况下,美国抗虫棉进入中国,一下子便占领了几乎整个市场。我国抗虫棉的研究在“七五”期间起步,“八五”期间获得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独立研制成功抗虫棉的国家。至2010年,推广面积达到1.67亿亩,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93%以上,基本把美国转基因抗虫棉挤出了中国市场。同时,我国的抗虫棉还走出了国门,出口到了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依靠科技可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依靠科技可以增强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抵御国际市场的冲击,保障产业安全和发展壮大。4.多年积累的一些阻碍发展的因素,其制约性越来越明显2011年12月22日,笔者去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利哈乡扣花营村调研,发现村里三分之一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在家务农的人里面只有一位小伙子是中专毕业的,其他的基本上是既无文化也无技能的“老年部队”。村支书说,他们村有很好的自然风光,又没啥污染,他一直想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但苦于没有几个人懂技术,也没有几个人能学技术。文化素质问题不是扣花营一个村的问题,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部分相对较低。毋庸置疑,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而这种“主体弱势”不是唯一的不利因素。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制是在原来那种农业大集体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局限,便出现了一系列现在看来是制约甚至是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所在。而且随着现代农业的向前推进,这种制约会越来越明显。这是历史新阶段重要标志之四。在5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4%。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流动,农村劳动力结构急剧变化,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带领“386199部队”去发展现代农业,恐怕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所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综合素质,显得尤为紧迫。因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他们接受、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最近几年,虽然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造成研发能力建设不够,技术储备不足,这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一直在推动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我国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依然不健全,总量也不足;农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两者都还不能承担起基层农技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如此一来,基层的农业科技支持和服务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和保证。农业科技人才仍然短缺,我国农村每万人平均拥有科技人员数量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科研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水平的落后;高精尖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战略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鲜有突破;基层科技人员的不足,直接导致技术推广应用能力薄弱。二、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科技的探索与成就有人说,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正验证了这一点——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3%,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科技难题被一个个突破。60多年来,我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其中,农业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利用新的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一直以来,在农业科技进步这条路上,我国都在孜孜探求。毛泽东同志带头学习和研究农业科技,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就提出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1.着眼于粮食安全,不断探索新农艺、新模式60多年间,我国先后培育并推广应用了高产、优质粮棉油等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1万余个,推动农作物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三次跨越,实现了5至6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1.5公斤,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1949年的2300亿斤提高并稳定在当前的10000亿斤以上。以水稻为例,上世纪50年代,改良和成功培育了“矮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