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州市都市圈建设现状的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兰州都市圈建设现状的分析【摘要】兰州都市圈的建设乃至甘肃全省的区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其中心城市兰州长久持续地发挥核心力量,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整体发展。兰州近年来经济总量有了较大增长,城市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发挥中心带动作用的基本条件得到优化。但与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发展较好的经济区域的核心城市相比,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竞争力较弱、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方面的约束,其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创新功能还较弱,对所在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发挥得远远不够。兰州作为都市圈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要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必须从各个薄弱环节实现突破,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城市竞争力,进而充分发挥中心带动作用,持续有力地带动整体都市圈乃至甘肃全省的发展。根据《兰州都市圈规划》课题组编制的《兰州都市圈规划纲要》,新兰州都市圈范围界定为8区16县(市),涉及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武威市。本文以兰州都市圈的地位现状、作用等为背景,在阐释新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中心城市兰州发展现状的细致分析,明确兰州市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兰州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发挥中心带动作用的实现途径。【关键词】兰州市都市圈现状一、地位与现状兰州都市圈处于甘肃中部,位于西陇海一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东段,已建成的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电信组成的综合性交通通信体系,将宁夏、内蒙古、青海、西藏的各经济重心联在一起,是甘、陕、宁、蒙、新、青、藏等省区的中心枢纽。兰州都市圈与甘肃其他地区及周边省区在历史上一直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至今与青、新、宁仍存在着资源与资源加工的互补关系。这种交通通信枢纽和独特的经济区位关系,使兰州都市圈成为联结西北省区、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向远西部推进的桥头堡,将示范、带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目前整个兰州都市圈内,有特大城市1个(兰州市)、中等城市1个(白银),小城市2个(定西市和临夏市)、远郊区2个(红古区和平川区)、县城9个。城市数量占西陇海——兰新甘肃段的30.77%,甘肃省的21.98%。都市圈总人口593.53万人,GDP总额451.71亿元人民币在甘肃省、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仅以7.0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养活了23.05%的甘肃省人口,GDP总额占甘肃省的42.12%。但是,目前,都市圈内也存在城乡差异大、各城镇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城市化水平低、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工业化过程远未完成等诸多问题。表1-1兰州都市圈的经济地位占甘肃段比例(%)占甘肃省比例(%)总人口37.5823.05非农业人口56.5735.20GDP52.9242.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952.7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2540.81财政收入52.5218.94财政支出43.1018.64面积9.277.03表1-2兰州都市圈社会经济概况项目地区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GDP(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支出(亿元)面积(平方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兰州城区189156.1311.6172.891611018红古区13.38.519.658.24316.899.60.5950.8989575.443877永登区52.148.6927.8744.184.4815.81.202.3460901748皋兰县17.291.88.2811.9591.574.010.3351.04525561771渝42.3.210.12.4.34.50.92.0330159中区5397467581.67白银区25.0817.7344.8914.1217.30.924913723100定西安定区47.596.785810.974.44656.48631.01282.382736391413临洮区54.013.754610.46.65322.88132.230.91062.013128511510广河区20.460.99653.226.14991.05640.750.10091.03475381141和政区19.211.03782.513.04520.4221.170.97330.9733963.61029永靖区19.983.563.4313.4310.93813.180.65631.581818391113表1-3兰州都市圈产业发展与城乡差距项目地区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非农业产值(亿元)三产比例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元/人)兰州城区5.39151.07132.59283.661.9:52.3:45.982.616486.8红古区2.589.425.4614.8814.8:54.0:31.363.914774.4永登区4.0813.417.8321.2416.1:53.0:30.916.75345.2皋兰县1.983.662.646.3023.9:44.2i31.910.44788.9渝中区2.964.032.216.2432.2:43.8:7.52444.24.07白银区1.6229.5613.7143.273.6:65.8:30.570.717898.7定西安定区4.052.9313.716.6319.6l14.2;66.214.32305.1临洮区3.943.143.326.4637.9:30.2:31.97.01925.6广河区1.081.230.912.1533.4l38.3。28.34.91573.4和政区1.150.450.921.3745.6:17.9:36.55.41306.9永靖区1.451.020.961.9842.3;29.8:27.917.81717.2合计30.28219.92184.25404.187:50.6:42.442.49054.1二、兰州都市圈发展的限制因素(一)传统产业升级困难在工业部门的类型结构中,仍以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如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如机电、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体,属于技术密集型,仪器仪表以及高技术产业的计算机制造、电力电子、磁性材料及生物工程等所占比重不足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工业部门及行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带动作用较小。全市工业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小,深加工只占1/3;生产资料产品中单一产品多,消费类产品和系列产品中优质产品少。现有主体工业群(包括石化、电力、原材料、轻纺四大类共14个部门)的产值、资金、职工均占整个工业的90%。从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看,石化工业类、电力与原材料工业现有基础好,机电工业和轻纺工业现有基础差;石油加工业综合效益最佳,是工业平均效益的2.1倍,其次是电力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和电子仪器仪表工业。从区际交换功能及发展潜力看,近期发展潜力最大的是石油化工及其后续部门,再次为有色冶金,远期是机电工业,再次是纺织、缝纫、皮革与建材工业。行业关联度和带动作用以化工及化纤与橡胶制品、建材、电力工业较大[1引。资源型产业及其初加工居于城市产业结构的核心,轻重工业不协调,加工工业比重较低,工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全兰州市的工业效益和产业水平。由于全球化影响日益强烈和国内外统一市场的迅速形成,自然资源对于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迅速下降,因此,兰州大都市圈中的传统产业发展处于困境,升级过程也极为缓慢。(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虽然兰州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西安、成都等城市相比,无论在产值、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尤其缺乏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三)产业链条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兰州都市圈主要以石化、电力、冶金、医药、纺织、机械等以传统技术为主的传统产业为主要产业,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四)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目前,各类产业的空间布局缺乏明确的主导思想,各地方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布局自己认为合适的产业,造成了各种性质类型的产业在都市圈“遍地开花”的局面。(五)产业“二元结构”突出多年来,国有企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层次高。而乡村地区的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开采为主。两者的产业结构严重脱节,形成了难以解决的“二元结构”,导致没有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都市圈产业圈。另外,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使得乡村企业的自组织能力很弱,不能促成产业的良性循环过程,相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的发展,增大城市扩散的成本,成为城市扩散和发展的限制因素。三、建议及解决方案(一)树立和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旨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代际间和代内的公平性,在求得发展以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要考虑到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是生态限制,即环境资源与生物圈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旨在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协调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居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甘肃地处中国中部偏西北,省内城市多以工矿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应特别注意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制订和落实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建设的蓝图和城市管理的依据,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系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础。甘肃省已经成立了三级城市发展规划机构,当前城市发展的依据主要是1989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十五”期间编制完成、上报国务院待批的《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规划》中提出的总目标是,基本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县城、重点建制镇为基础,规模结构整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省域城镇体系;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到2020年使全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45%,城市辖区的GDP占到全省总量的80%以上。这个计划总体上比较科学合理,符合甘肃省实际。在此基础上谨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监督实施,严格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安排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建设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监督检查制度,配备和聘请监督人员,督促地方落实规划,及时纠正和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2.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发展远景规划(一般为30年。50年)、布局规划和工程规划三者的协调性;要从定向规划、定性规划向定量规划、定位规划延伸,在规划中要体现综合性、科学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等特点。3.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整体规划,在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指标时,要注意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要按照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并根据城市产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城市规划用地指标。(三)统筹兼顾。因地制宜1.区域统筹。即以“五大片区”的城镇发展轴带为依托,以兰州都市圈为核心,各地区建设沿轴带纵深梯级推进,形成陇中、河西、陇南、陇东、南部民族地区五大城镇发展片区。2.规模统筹。即合理规划大、中、小城市规模。第一,充分发挥大城市兰州的区位优势,发挥其聚集一辐射效应、区域中心作用和“货运中转站”作用。重视兰州市周边城市发展,逐步形成兰州都市圈。第二,重点培育人口在50万~100万的大中型城市,优先考虑天水市、酒泉市、武威市、定西四个城市的规模发展,使得城市带之间的联系加强。具体可以考虑将酒泉和嘉峪关两市合并,坚持向东发展;进一步提高第二大城市天水市的发展水平,加强与全国经济的联系。第三,积极发展2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逐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和吸引力,加快城市化步伐。3.产业统筹。根据甘肃各个城市的区域特点,发挥其优势,扬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