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一、前言(一)内容摘要“幸福昆明第一棒,探究幸福我传递!”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而,对大学生幸福话题的关注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是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我们本次问卷调查的题中之义。本组成员:组员分工:(二)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价值观(三)调查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幸福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经济飞速发展下,幸福感越来越显得重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研究有助于改善与增进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正确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观念。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间力量,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应该受到我们的高度关注。大学生主观体验的幸福感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情感、生活和对未来的预期。幸福并非简单的字眼,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诠释。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命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未来之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幸福的理解,我小组于近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要了解的具体内容是:大学生的幸福观;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现在大学生活状况如何?觉得不幸福的原因?(四)调查状况这项调查问卷研究的是在校大学生,其中包括昆明理工大学以及一些云南省外高校的大学生。追寻幸福的旅程总是显得那么的短暂,本次问卷在紧张有序的半个月的问卷发放、回收、统计之后完成了其调查任务。本次调查问卷,我们调查小组共进行网络问卷187份,纸质版问卷100份共计287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80%。然后,通过分析我们小组本次问卷的结构组成:其中有12人是大一的新同学,占比6.42%;有136人是大二学生,占比72.73%;有27人是大三的学生,占比例1.07%;有10人是大四学生,占比例的5.53%。可以说,我们这次问卷面向大学生的预期已基本实现,符合我们“在校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主题的设计初衷。因此,可以说,我们小组本次调查在质量上和效果上是成功的,这为我们在后续的分析、检验等等相关研究奠定了数据上的基础。(五)调查内容(1)性别(2)年级(3)专业(4)对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5)性格(6)社团工作(7)幸福主要关联因素(8)关于恋爱幸福(9)关于人际关系………了解更多,见附录(“在校大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大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六)幸福概念的界定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换句话说,它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主题心理体验。(七)调查时间2013年5月15日—5月20日小组成立;2013年5月20日—5月22日问卷编制;2013年5月23日—5月25日问卷回收及报告编制。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一)调查方式采用自编的幸福感开放性问卷,该问卷包括3个项目,分别从大学生的幸福原型、对不幸福的归因和对幸福的主观界定三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的幸福感,试图发现大学生群体幸福感的独特方面。(二)统计学方法我们小组将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之后,分别运用图表法,卡方拟合性和独立性检验,样本的分层加随机抽取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资料的反映和分析,并且在对这些资料简单处理、分析后,我们小组继续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比较深入地分析。(三)数据整理组员分工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三、资料的分析(一)、调查统计结果(摘要)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摘要得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结果:1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是研究他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对该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了他们对幸福感中其他问题的看法。在“从哪些方面着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的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通过我们设计的多项选择题而做出他们自己的判断:结果见表1:表1:从哪些方面着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多项选择)选项人数百分比亲情12767.91%友情15985.03%爱情11360.43%校园环境6836.36%理想12868.45%自我实现程度12365.78%学习成绩8947.59其他2211.76如表格显示:一致最高的前三个标准是,“亲情”,“友情”,“理想”占总比分别为67.91%,85.03%,68.45%。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都是追求积极地生活。但是也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尤其是对处于继高考之后大一学生群体人生之又一关键阶段应能够给予一定的引导。2.大学生幸福感状况大学生是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他们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对于即将告别学校、踏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幸福”是个充满诱惑力的名词。在现实中,大学生的真实幸福感状况又如何?调查结果见表2.表2:大学生幸福感状况人数1247664157满意程度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空占总比0.53%12.83%40.64%34.22%8.02%3.74%从表2中可以看出,其中,“幸福感(很满意,满意,一般三个层级)”选项的百分比比较高,为54%。这就说明有相当多数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但是,我们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不满意”的层级也很高,仅次于“一般”,为34.22%,这就说明大学生对于生活还是比较有担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很不满意”和“空”的百分比比较低,仅分别为8.02%和3.74%,这就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意的。无论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1部分同学是需要必要的关注,这些关注包括老师、同学、朋友等之间的关注以及一些必要的心理疏导,使他们早日摆脱不幸福的甚至于非常不幸福的状况,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3.请问你对你的现在或者曾经的恋情满意吗?从图表中得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他们恋情的满意(包括很满意,满意,一般三个层次。)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分别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的5.35%,28.88%和29.41%。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觉得在大学谈恋爱能够使自己更加的快乐、幸福的。他们认为在大学中恋爱是能够使自己在大学的时光中快乐的度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只有11.76%的大学生对于“请问你对你的现在或者曾经的恋情满意吗?”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对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不能够带给自己幸福,更多的情况是会让我们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乃至使我们更加伤心、难过,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在对待恋爱问题上有着自己的看法、理解,会做出理智的选择的。4.您对幸福感的理解是什么?从这份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大学生继承了我国传统美德,说明我们很多人都是“重感情”的人;这反应出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要从低到高的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最低的就是生理需求(也就是吃饱、穿);其次是安全需要;再次是社交需要;之后是尊重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需要。其实这些需要都是和幸福感有关联的。因为你家庭地位的缘故,你可能需要的层次会不同,豪门子弟可能最想追求先确定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看重和睦的家庭,甜蜜的恋情,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是正确的三观;较次之的因素是其他。的是自我实现需求,而贫穷的人,可能还在为下一顿在哪里而发愁。所以家庭地位与幸福感有很大的关联。5.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比较满意,可以间接看出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就业,以及奖学金。尤其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学习成绩好就意味着不会参加补考或者重修,这才是他们看重的,所以也就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满意程度。所以,在校大学生总体上都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视,尤其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但是从上表看出,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只有极小部分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表示满意,普遍说明,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感觉不怎么幸福。6.大学生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从对学校的满意度来看,对自己学校满意(包括很满意,满意,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的88.77%。由此可见对学校的满意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每天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每天的心情,会使他们感到生活的幸福与否。同样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对学校满意的同学所在大学一般是“211工程”院校,其办学条件好,毕业生的出路也不错,因此,在这样的大学生活的学生们一般感觉比较幸福。四、综合归纳结果,建议总结(一)建议结合以上全部问卷分析,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切实加强与父母问的沟通和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具体还有以下方式:首先,完善自我意识。积极统一的自我意识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特征,客观自我与主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达成一致时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要达到积极的自我统一,需要在自我认识上形成正确的自我分析能力,客观公正地利用唯物辩证法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目标,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趋向一致。善于把握积极肯定的情感,努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表达能力。其次,善于调节情绪。积极的情绪容易激发主观能动性,树立长远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就。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乐观”,可以让人积极地对待生活的阴暗面,有效调节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善于调节自我、外向乐观的人较少感受到焦虑、抑郁、愤怒和冷漠等消极情绪,有利于幸福感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