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系团总支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姓名:张优亮班级:311121报告名称: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认知的调查报告标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认知的调查报告》作者:张优亮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的项目、方式及观念、在实中经受厉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生存技能、树立信心!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认知。前言:本次实践参加者是2012年1月12日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桂林电子科技城工作的实践感知及我的两个月的寒假工体会,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大学生就业项目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就业出路愈来愈成为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真的这么难吗?事实上,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不少企业即便求贤若渴,但是他们还是将许多应届大学生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就业出路愈来愈成为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真的这么难吗?事实上,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不少企业即便求贤若渴,但是他们还是将许多应届大学生拒之门外.为什么?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为现行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就一些高等院校来说,仍然采用传统知识传输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用人单位造就与供给符合创业需求的人才资源.现在,我国每年培养的成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成为企业创业的主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就业矛盾.对承受就业压力的大学生而言,关键要有正确的就业观.有些大学生深感就业之难,这除了竞争激烈、专业不对口、招聘单位要求高等原因,恐怕与其就业观念和一时放不下架子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非公务员不就,有的一心想进工作轻、待遇高的企业,有的对服务行业敬而远之,有的则怕这怕那,缺乏一种自主创业的精神等等.正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好高骛远心态,导致盲目奔波,就业无门.许多企业愿意找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一般来说,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强.所以,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应届大学生,应放下架子,要树立两个文凭观:在走出校门拿到知识文凭后,还必须拿到一张实践文凭,比如懂不懂市场,懂不懂财务报表、能不能做好销售……这些都需要实践文凭来保证.要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就业形势的一种选择.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形成创业与就业同样光荣有出息的社会共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大学毕业生分流创业.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但能够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有利于未来创业群体的塑造.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引若干个学生的参与,创业成功就可解决一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将大大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大学生要真正成为自主创业并带动他人就业的精英,就必须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也应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向在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向更多大学生展示创业榜样,介绍创业的经验,推动大学生创业热潮.比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创业服务网络和创业咨询服务热线,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导师、创业资源、创业政策等咨询服务;做好创业人才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人才推荐、派遣、交流、素质测评、人事档案代理等服务;加强创业信用服务,着手建设全国大学生信用服务体系;普及创业法律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各种法律援助.二、大学生就业方式和观念(一)不仅为了创办新企业不熟悉创业教育的人,一听说创业两个字就以为是创办新企业,事实上,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通过开展KAB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和自己,了解供需关系和劳动力市场现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做好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高校毕业生在主动性、开拓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校通过开展KAB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KAB创业教育与高校职业指导部门密切合作,对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帮助他们了解创办和经营中小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过程,提升创业能力.对创业潜质较弱的学生,促使他们剖析自己,提供给他们一些应对挑战的机会、方法和技能,引导他们理性选择.我国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属于创业启蒙教育,要求学生对企业运营方式和特点有所了解,普及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潜能,同时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形成尊重创业的社会环境.(二)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是在开设KAB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建立起来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通过参加俱乐部活动,可以与企业家进行对话、到企业中走访、参与创业大讲堂、商业计划书竞赛,以及开展模拟企业经营等.(三)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嬗变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四)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处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14.0%、25.9%、46.l%、8.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6.2%、6.8%、49.2%、11.7%、5.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五)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的地域转变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4.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6.67%。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6.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六)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