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能够作为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是影响、决定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世界观的有机统一,是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的潜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遵循历史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确立教学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为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特将一、教学设计要紧扣“中心”,实现价值引领所谓“中心”,是统领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应围绕这一“中心”。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来说,“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实”是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解和认识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是本课的中心,也是本课的“灵魂”。因此,在设计导课环节时,以“一场逆转德法命运的战争”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普鲁士是如何重视教育的材料,从而凸显教育与“国运”的关系,彰显本课中心。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下面三个环节:环节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展示“当前世界教育竞争力排名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排名表”,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育竞争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环节二:“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和教师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新中国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理解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环节三:“中国教育‘冷思考’”以两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发展前景的“考察报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基础教育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影响,理解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相关材料,以“中国诺贝尔奖的缺失”等现象为抓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教育与“国运”的关系。这三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育与“国运”的关系这个中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重要影响。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整体预设和系统安排,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设计紧扣教学“中心”,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形成价值判断,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历史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主角”,关注学生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建设者。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是一个剧本,教师只是这个剧本的编剧或导演,学生才是这个剧本的“主角”。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不能忽视“主角”。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开发的教学资源适合学生实际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和需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比较盲目、随意,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从本质上说,这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意识的表现,违背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设计一课教学时,应充分研究学生实际,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上,选取的有文字材料,如龙永图关于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讲话;有数据材料,如改革开放前,中国赴西欧考察团报告;还有图片材料,如“1978到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表”。选取的这些材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比较直观,易于理解,适合学生思考,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对突出教学主题、实现教学目标更有效果。第二,设计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发展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下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设计有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通过阅读,学生对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彰显了学生的“主角”地位。本课还设计有一些课堂讨论,如讨论“恢复高考的意义”、“钱学森之问”、“中国留学生现象”等。这些讨论,从学生兴趣和实际出发,适合学生思考、讨论,有助于学生思维在活动中的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教学设计中凸显学生“主角”地位,知识的讲授、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体现,把学生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能力和品质,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实现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三、教学设计要彰显“史韵”,彰显学科特色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史论结合。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历史学科的这一独特性,彰显历史教学的“韵味”。有“历史韵味”的教学设计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有丰富多元的材料的支撑历史教科书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历史的记述往往比较简约、单一,甚至有概念化的倾向,缺乏历史味,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认识。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需要补充丰富、多元的材料,彰显历史的多元,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多元意识和实证意识、方法和能力。第二,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历史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不是历史的简单再现。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历史教育对“合格公民”的培养目标。第三,有历史与现实的有力对接为现实提供思考和启示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任鹏杰说:“历史教育有效服务人生的前提恰是落脚于‘现在’。忽略了‘现在’,就会犯鲁迅批评过的痼疾,即一味回顾悠悠过去,展望渺渺未来,惟独对‘现在’的问题缴了白卷。教育无‘现在’,断无生命力可言!”[1]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让历史对话现实,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国家与世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以上三点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基于这三点,在设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时,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怀当前中国教育发展,凸显教育与“国运”的关系,也彰显了历史教学的“韵味”。如谈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这一内容时,通过展现“全国1998-2015高考录取人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一流大学的雄心壮志”等材料,使学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以“一个‘无颜面对’的大学排名”、“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中国‘留学生现象’”等材料,对学生思想形成强烈冲击,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上出现的问题。最后,以“‘孤独’的坚守者——山西代课老师宋玉兰坚守讲台40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素材,激发学生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关怀,建立历史与现实的链接。这些,都能唤起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学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可见,有“历史韵味”的教学设计,一定是依托丰富的材料,力求史论结合;有“历史韵味”的教学设计,也一定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所有这些,体现了历史教学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四、教学设计要留有“空间”,促进教学生成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问题的预设到学生活动的组织,每一步设计得很周全,力求精致、精细、精到,十全十美。但教学设计只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的初步预设。而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学设计在实施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变数,有不确定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没有必要去追求所谓“完美无缺”、“天衣无缝”。教师应该充分预计教学的不确定性,给课堂教学留有一定“空间”,即教师无法预知的“知识疑问点”、“学生发展点”、“课堂困惑点”等“盲点”、“盲区”,通过课堂教学“填实”、“完善”、“解读”、“探究”这些“盲点”、“盲区”,有助于推进课堂生成,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于本课来说,“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是重点,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再补充适当的材料,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新中国“扫盲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不设计问题或组织其他教学活动,留下一定的空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兴趣点、困惑点的把握不十分确切、确定。在这种情形下,完全凭主观意识设计教学问题,开展教学活动,盲目性比较大,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在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随机设计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效果会更好。或者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思维,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生成。从后来的实践效果看,本课教学设计留下的这些“空间”,后来都在课堂生成中得到较好解决。课堂上有学生主动问:“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留学生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报效国家;为什么今天,条件好了,一些留学生反而不愿意回国,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教学设计留有一些“空间”,既尊重了教学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生成更自然、更真实,也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留下了很大空间,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总的来说,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各要素进行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师的教学意图、思想和理念,体现在教学设计上,作用在课堂教学上,影响在学生成长上。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关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至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