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余文琳一当前,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关注学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将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我们应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探究性学习。我们学校是一所社会力量办学校,学生主要来自泉州市各地,少部分来自其他省市及东南亚一带。学生的见识面比较广阔,思维也比较灵活。这些特点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本着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学习。二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就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施作了初浅探究:(一)、生活联系,丰富探究内容1、贴近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生活赋于数学生命,只有在生活中数学才更能焕发光彩。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育要打破教室的局限,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中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找找看,哪是我们刚学习的物体。十分钟后再到教室评讲。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要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例如,在学《圆的周长》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树的周长、操场的周长、圆形水池的周长、圆形花坛的周长等。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3、跳出生活,学会拥有数学眼光如果说能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是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飞跃,那么能运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就是由实践到理论的第二次升华了。它是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高不可攀,这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育中更加注意培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能运用加法时,就出示这样的练习,出示一幅的家庭图,让学生去寻找“明明”家中有什么加法,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找寻加法。接着再由静止画面变为动态情景去寻找。如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片段,让学生去寻找其中各式各样的加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动态地、生动地寻找加法,从中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了。(二)合理建构,完善探究形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合理建构知识,在知识的建构中学会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是完善探究形式的重要特性:1、自主性自主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当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时,他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强调让学生接受建立在记忆层次上的数学事实以及形成技能,学生在掌握只是“是什么”,而忽略了主动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当创设让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由猜想,独立探索。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老师一反以前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梯形来推导,而是出示多种图形让学生自己去拼剪。有的学生把梯形剪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把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有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来计算……他们在拼剪的过程中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方法也各异。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猜疑、矛盾、困惑、惊喜。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不单单获得了新的数学知识,更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了成功的喜悦。2、合作性当今社会不管是科研活动,还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发展。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目标。例如: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看一分钟录象,播放的是某地段各种车辆的流通情况,同时让学生独自登记各种车辆数。当学生不能完成任务时,老师就让学生想想可以怎么办?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合作的欲望。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任务,从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优势,学会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要与人合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注重评价,形成探究动力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是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功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1、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多元化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各种才能的培养。同时,学业就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例如,评价指标可分为这几项: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合作情况、品性与性格等。这样,让评价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2、质评、量评结合,实现评价多样化如果说将学生所有的发展状况全都抽象在一组组数据当中,那么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个性特点及学生的努力与进步都将泯灭了。教育的评价不仅需要量化,更需要质化。只有质评才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平常的评价中可分为纸笔测试、课堂行为记录、书面报告、作业等。将质评、量评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学生的发展情况。谈农村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新民小学董绍伯、邬霞经历“探究过程”,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倡导的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的实际,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论、途径和方法。一、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和探究的方式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主要涉及到“过程与结果”、“情景与形式”两对概念。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与传统的接受性和训练性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高度的智力投入,开展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探究之趣、成功之乐。“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注重儿童用科学方法学习知识,注重对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的培养,其基本的价值观是强调从儿童现实生活中取材,注重儿童主动地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儿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儿童探究欲望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课题研究组的老师们,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导入方法以激起儿童的探究欲望。1、巧设悬念。实验教师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尝试探究的欲望。如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实验教师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最简单的分数,教师都能迅速准确的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急于学习判断分数化小数的秘诀,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较快地掌握了判断分数能否化成小数的秘诀。2、创设生活情景,注重生动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如三年级估算教学,实验教师先设计了一个购书的情景:小红到书店买书,一本古诗6.2元、一本优秀作文8.9元、数奥教材11.85元。他付给售货员三张10元钞票,售货员补给他5.05元。现在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售货员的钱是补多了还是补少了?学生很快的说补多了,他们说古诗6.2元,算6元,作文8.9元,算9元,数奥书11.85元,算12元,6+9+12=27,超过了25元,所以售货员一定补多了钱。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估算,激发了学生学习估算的激情。3、问题导入。实验教师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与已有知识、经验相关联的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四年级长方形的面积学习,教师提问,要知道学校运动场的面积,能否用小正方形办法测量?学生纷纷发言说,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测量运动场的面积太麻烦、不方便、不可行。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探索出一种又快又方便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猜测操作、比较、合作讨论、类比、归纳、验证等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4、实验教师还采用故事、游戏、猜谜语等方式导入、营造探究的氛围。5、利用幻灯、课件、录音等手段营造探究性学习情景、使学生受到思维启示,从而开展积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三、搭建探究性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教师通过激趣导入,营造了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平台上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形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觉数学的意义,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意志都得到良性发展。在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时,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数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彩之处出现在例3:3.6÷1.2+0.5×5、老师设置了两个要改变运算顺序怎么办的问题要学生探讨。第一个问题要先算1.2+0.5怎么办?第二个问题,如果要先算(1.2+0.5)×5又该怎样办?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容易想到的是加小括号的方法,对第二个问题怎么办,学生大多能想到要再加括号,但不知怎样加,加什么样的符号。有一个学生说加方括号,说是在数学书上见过的。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很快的学会了中括号的知识,并进一步理解了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道理。又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时,学生的探究活动由唐僧师徒分吃154个仙桃、八戒争着分,分呀分,分到最后每人分了38个、还剩2个,他趁师傅和师兄不注意,就把两个仙桃囫囵吞枣的偷吃了。这时孙悟空说话了,说八戒偷吃了两个仙桃,要罚他,弄得八戒瞠目结舌,结结巴巴地辩解,最后不得不承认偷吃仙桃,可他怎么也弄不明白悟空是怎样知道他吃仙桃的事。同学们想知道吗?现在由你们自己来找答案。让学生试做15÷44=38……2让学生亲历余数的产生和余数比除数小的探究过程。再如在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老师在创设的情景中引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后,提问同学们对长方形的面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想知道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老师说:好,那我们就来探究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学生有的说,与长方形的周长有关,有的说与长方形的边长有关,有的争辩说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因为我家的客厅面积比卧室长,也比卧室宽。所以我猜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老师适时的引导:长方形的面积究竟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探究。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验证,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证实乐自己的猜想,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四、探究性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具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课题组让儿童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了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到的,以及结论是如何应用的,把教材中的思维成果经过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有所发现和创造.课题研究组用创新的思想审视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创新思想。科学地利用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实验研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既容易学会知识,又培养了形象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