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李兴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要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一、鲁昕: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关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以初中后为重点的分流,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除初、中、高层次外,还应向本科、研究生延伸,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们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沟通、协调发展。•鲁昕说,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她要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鲁昕强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明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要坚持“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不断取得成效。•坚持问题入手,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在理念、结构、质量、相互间的脱节、投入和制度六个方面的问题。•坚持分类试点,在确定体系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模式等方面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实际,通过试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明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阶段任务。•鲁昕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目标是“今后两年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力争十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12月末,教育部公布了一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其中,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部分市承担了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以后几年时间里,这些地区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模式。•2011年初,教育部将高等教育司的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划转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以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二、薛涌: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主张在大学的框架中建立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有能力和条件可以上大学,他们的学分也可以部分带入大学。•提出把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作高等教育的中心:•中国的大学总体上面临的发展前景,不是升级而是降级;政府应该考虑在未来几年有序地把大批高等院校改造为大专式的职业学院,使高等教育结构符合中国未来几十年产业结构的要求。•怎样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体系?•首要一点,就是给职业院校以充分的尊严。•为什么大专中专纷纷想升级成为大学,而没有大学希望降为中专大专?这当然是计划经济中的行政级别使然。大学的级别比中专大专高。•当这种行政逻辑而不是市场逻辑主宰了高等教育时,高等教育的结构就越来越脱离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一窝蜂地去读四年制大学,毕业后当然也就很难找到工作了。•在此背后,还有一个陈腐的社会共识,觉得中专大专就是不如大学,那里的学生“不是读书的材料”,毕业后很难成为“劳心者”,将来前途也是“封顶”的。•我们的中专大专学生,很少有日后上大学的;即使他们偶尔有上大学的机会,也根本不可能把中专大专的学分带入大学。•美国的职业教育,以社区学院为主导,表现颇为有效率,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比如在医疗卫生领域,三分之二的员工就是社区大学出身。为什么会如此?一个原因是社区学院不“封顶”。•社区学院的学生平均素质远低于四年制大学。但是,社区学院给学生向上发展的机会。•有研究表明,从社区大学转到四年制大学的学生,比那些一开始就上四年制大学的人更成功。••他在萨福克大学教书,今年他班上就有一个从社区大学转来的学生,26岁,比一般本科生大些,他是从经营食品店起家,又在社区学院毕业,慢慢对历史有兴趣,希望读博士,日后成为大学教授。他一上课就显示出高人一头,甚至把班上另一个曾被斯坦福录取的高才生也压了下去。他特别给了他一堂课,让他讲鸦片战争。他在此之前毫无中国历史的训练,但居然讲得头头是道!老师事后请他吃饭时,他坦率地告诉老师:工作一段时间,认识了社会,思想成熟,知道教育的重要,更珍惜机会。而这样的素质,一般本科生是很少具备的。••美国的社区学院,不是“终端教育”,不是一毕业就到顶了;而是给起步的人提供一个向上走的阶梯。•两位从社区学院毕业而获得成功的人士•第一位叫CarolSwain.她出生在弗吉尼亚农村赤贫的黑人家庭。母亲和不同的男人生了十二个孩子。她的兄弟姐妹,在一个受虐待的家庭长大,没有一个能从高中毕业,不进监狱已经算万幸。•她也从高中辍学,但日后觉醒,先上了弗吉尼亚西部社区学院,在1978年拿了个副学士;后来上了四年制的RoanokeCollege,1983年获得学士学位;一年后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又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则在耶鲁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在这期间,她曾是拖着两个孩子靠福利吃饭的单身母亲,在老人院、制衣厂干粗活,走家串户推销,在图书馆打工。终于,她成为一个著名的大学教授,曾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两名黑人教授之一,后来到了南方名校Vanderbilt当了终身教授。•第二位叫WilliamGreen,是个管道工之子,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干粗活,从来没有想到上大学,因为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一个叫DeanCollege的社区学院看朋友,突然被学校的气氛感染,就到那里读书。如今,他是美国著名大企业Accenture的总裁,并成为该校的校董。他是美国企业界为社区学院说话的最强音之一。•这两个人的教育经历和业绩能够充分显示出:如果没有社区学院,美国的许多精英,特别是从草根层一点一点爬上来的精英,就可能根本不存在。•社区学院降低了大学的门槛,可以让许多弱势阶层的子弟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主张在大学的框架中建立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有能力和条件可以上大学,他们的学分也可以部分带入大学。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社会流动率。一些民工子弟,也有望从职业学院起步,最后成为我们社会的精英。三、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1.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方面的弱势和边缘地位•有关教育文件中常常提到“各级各类教育”,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则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却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目前我国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呈现出一个不对等的“h”型:普通教育的一边长,职业教育的一边短。•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其结果是教育结构的整体失衡:普通教育的人才供给大大超过社会需求,而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更好地肩负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2.教育的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渗透与沟通存在困难。•职业教育体系总体上可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其中职业启蒙教育难于渗透到基础教育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曾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这种入门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过程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应该成为从初等教育开始一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中必须有的内容。”[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5.]•但是,我国普通教育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联系较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渗透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内容,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此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则非常小。•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而且,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被严格限制,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很少,从而使中职教育成为“终止”教育。•这种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2)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紧密。•我国初步建立起的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衔接,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核心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清,从而导致中高职衔接中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在生源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既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又具备中级水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生源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以中职毕业生为主要生源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却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况且这部分毕业生属于普通高考分数较低的人群,加之不具备职业技能和知识,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去职业化”。••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中职和高职属于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实践能力的性质和范围,高职都应建立在中职的基础上,并比其高一个层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高职人才培养的设计多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基准,因此,高职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训练都很难高过中职,甚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中职严重重复,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清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内部管理缺乏层级衔接的统一性。这种按层次管理的体制不利于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职教育的脱节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受到伤害。中等职业教育始终摆脱不了终结性教育的束缚;高等职业教育更体现不出自身特点,质量和效益均受到极大影响。•3.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缺乏战略高度•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仅限于专科层次,很少有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也就是说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专科高职就基本“断头”,专科高职的学生如果要升学,只能升入学术教育体系,而不是职业教育体系,况且这部分人的比例非常小。•换言之,高职专升本的学生实际上是以放弃原来的教育体系和技能学习经历为代价而获得接受本科教育机会的。•然而学术教育有自己的标准,这一标准与职业教育完全不同,两种教育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升入学术性本科院校的高职生来说,接受并适应学术教育是很困难的。•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隐性萎缩,不利于技术型人力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加剧我国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供求失衡。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体系的沟通和渗透;•二是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与延伸;•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条件。••1.关于沟通•(1)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对社会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