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与理论依据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2010年中国农业政策解读《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第一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与理论依据一、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业部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以促使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宏观调控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农业行为,是政府干预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的不稳定性第二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我国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2004——2009)保障农产品供应的安全性(注重总量供给)。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的品种与质量。平抑市场风险。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农民充分就业。中国经济网:2008年我国农产品普遍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增加621元。2009年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资料:联合国以恩格尔系数为评价标准30%以下——极富30-40%——富裕40-50%——小康50-60%——温饱60%以上——贫困第三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领域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服务领域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领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粮食专项储备领域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农业政策法制化与法律化领域第四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培育、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搞好科技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和利益引导促进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第五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价格、信贷、税收等国家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来引导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手段。价格杠杆是调节利益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手段。税收如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和耕地占用税。通过对不同的税种和税目规定不同的税率,予以开征、加征、减征与免征等,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产品起鼓励和限制作用,从而引导农业投资、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法律手段: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各种经济法;政府颁布的法令、条例和规定;以及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主要分为农业立法和农业法律实施等两个方面。行政手段:有效及时解决某些全局性的紧急问题;有效及时调控某些重大农业项目。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为准则。第六节2010年中国农业政策解读1、保持粮食增长,保持粮食一万亿斤。稳粮保供给,保证13亿人吃饭这是最大的责任。怎么保供给?保证耕地面积科技确保供给中央财政优先农村农业,预算基础投资优先农村基础建设,土地出让金优先农村建设高度重视极端天气对农业灾害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01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补贴,2月4日,中央财政已将2010年的两项补贴共867亿元预拨地方,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良种补贴方面,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早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每亩补贴10元,中晚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面积,在藏区将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在部分花生产区启动花生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维持购机价格的30%、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不变,3月1日,中央财政先期预拨了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86亿元,确保各地春耕生产需要。3、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促进了粮食市场稳定,保护了农民利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从今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0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90元、86元、86元,比2009年均提高3元;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3元、97元、105元,比2009年分别提高3元、5元、10元。2010年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1—3是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产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5、要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改革经过了32年,到现在体制、机制改革到了需要突破的阶段,在农村土地问题上,在农民组织化提升问题上、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都需要大的举措。从土地建设方面来看,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家庭承包制长久不变、农民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改革到现在,一个家庭承包责任制,重构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变化,从2002年试点,到2006年全面推开的农村税费改革,重构农民和国家的关系。下一步重构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关系、重构乡村和城市的关系。在稳定农民承包关系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在务工比较多的地方,比如上海,上海流转面积60%以上,浙江超过30%以上,留在内部农民经营的面积越来越大、规模效益越来越高,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大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各种合作社在解决购置生产资料、降低成本、抗争风险方面都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组织能力,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专业合作社包括今后增加的农业补贴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6、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料:《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发布时间:2006-08-04农业部3日发布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一、“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一是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三是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二、“十一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平稳增长。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0333亿公顷,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达到680万吨、3200万吨左右和1.2亿吨。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乡镇企业每年新增就业250万人以上,农民外出务工每年新增500万人左右。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约5个百分点。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训农民达到1亿人;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规划提出,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农业加快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5项)要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品种和技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开辟农村内部就业和增收领域;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就业技能和本领,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增收渠道。五、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规划还提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道路、电力、沼气、人畜饮水、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快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思考题:1、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是什么?2、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3、2010年中国农业政策主要有哪些?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