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冰箱抗菌问题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电冰箱抗菌问题的探讨(一)谢建平黄昌富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涵盖环保、卫生、营养、健康的“绿色”之风,风起云涌。呼应当今快节奏生活时代的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注重食物营养和个人卫生健康的新时尚,顺应时代消费潮流开发的抗菌产品的兴起,特别有关抗菌家电产品如抗菌冰箱在市场上的推出,更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同行的关注。一、关于电冰箱有害病菌的分析人们在使用冰箱的实践中会遇到有害病菌,但在众多的细菌中,又有多少是与冰箱有关的?据此我们收集分析了有关书籍、文件、研究资料。其中,根据GB2423.16-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规定的与电冰箱相关的有:黑曲霉、土曲霉、出芽短梗霉、宛氏拟青霉、绳状青霉、赭色青霉、短帚霉、绿色木霉。此外,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加拿大健康保健局(HPB)和意大利布里西亚动物疾病防治研究所收集的“各国食品细菌学标准资料”以及ElliottandMichener(1991)的调查表“各国冷冻食品的细菌标准”和“软体动物国际微生物学指标和标准一览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乳和乳制品、蛋和蛋制品、肉类和蔬菜、食品罐头、汤类、饮料和水以及水产品等食品中程度不等地含有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酵母菌、乳酸菌、霉菌、厌氧菌、链球菌、粪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厌氧芽孢梭菌、还原亚硫酸盐梭菌、蜡样芽孢杆菌、挥发性氨基氮(VBN)、乳杆菌、肠球菌、绿脓杆菌等19种微生物。另外,又根据美国和日本有关研究机构对流行病学及实验数据分析,美国1961~1976年导致细菌性食品中毒发生的主要病菌有: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所对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死率、发病率及平均患者数(1976~1980年)的危害度分析(数据省略):出现的频度较高、病菌影响较大的分别有:3次的有肉毒梭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2次的有空肠弯曲菌。出现危害度在3~4间、病菌影响较大的有:3次的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次的有致病性大肠杆菌。从上述分析可知,与电冰箱抗菌有关的病菌和霉菌约有十几种。二、食品级抗菌材料的提出及其依据众所周知,家用电冰箱(包括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以及食品冷藏柜、食品冷柜、扩散吸收式冷藏箱、扩散吸收式冷藏冷冻箱)主要是用来贮存食品或冷冻食品的。对于这一事实已是无可争辩的。电冰箱与食品有着不可分割或不可分离的关系,据此就有以下的法律(文件)关系。根据国家标准GB/T8059.1-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箱》5:技术要求;5.5:结构和材料性能;5.5.5:冰箱内部材料规定:之一冰箱内部材料及其附件在正常使用时对食品不应产生和传递气味,按6.3.5条进行气味性试验时,其评定值(平均值)不大于1。之二冰箱内部材料与存放食品接触时不应污染食品,也不应将有毒物质传送给食品,材料应能耐潮气和食品酸的作用。同样的理由,根据国家标准GB/T8059.2-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5:技术要求;5.5:结构和材料性能;5.5.5:冰箱内部材料规定:之一冰箱内部材料及其附件在正常使用时对食品不应产生和传递气味,按6.3.5条进行气味性试验时,其评定值(平均值)不大于1。之二冰箱内部材料与存放食品接触时不应污染食品,也不应将有毒物质传送给食品,材料应能耐潮气和食品酸的作用。根据国家标准GB/T8059.3-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冻箱》5:技术要求;5.5:结构和材料性能;5.5.5:冰箱内部材料规定:冰箱内部材料与存放食品接触时不应污染食品,也不应将有毒物质传送给食品,材料应能耐潮气和食品酸的作用。同样的理由,根据国家标准GB/和8059.4-93《家用制冷器具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5:技术要求;5.4:结构和材料性能;5.4.5:冰箱内部材料规定:之一冰箱内部材料及其附件在正常使用时对食品不应产生和传递气味,按6.3.5条进行气味性试验时,其评定值(平均值)不大于1。之二冰箱内部材料与存放食品接触时不应污染食品,也不应将有毒物质传送给食品,材料应能耐潮气和食品酸的作用。最新的《家用和类似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报批稿)第32款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中规定:器具不应放出有害的射线,或出现毒性或类似的危险。综上所述,有关冰箱内部材料的法定规定:冰箱内部材料与存放食品接触时不应污染食品,也不应将有毒物质传送给食品,……。和器具不应放出有害的射线,或出现毒性或类似的危险。事实上,在全国电冰箱生产企业中一贯遵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采购、制作。同时根据(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之第二章第八条第六款: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的规定。第九章第五十四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这里涉及到电冰箱(贮存食品)内部材料与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从中充分体现出有关条文在逻辑上的连贯性和法律上的严密性。由此可以结论:有关电冰箱使用抗菌材料的法律依据已经十分明确,即国家标准GB/T8059.1-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箱》及其相关系列国家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其有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如:国家标准GB15193.1-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T5009.60-96、GB/T17338-98以及GB17326-1998等食品包装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脂、ABS等塑料成型品卫生标准(理化试验)。此外,从抗菌材料的认定工作程序来说:首先要做塑料抑菌添加剂的慢性毒理试验;其次要做理化试验。在前两个程序完成之后,最后才有可能做防霉抑菌试验。如违反了这一原则,则是不人道的或者是在制造劣质产品。我国的科技人员,在70年代起,即跟踪世界各国的先进抗菌、抑菌技术。于1982年在国内(实验室中)首先研制出了采用物理法杀菌和抑菌的新材料,并率先应用在各种场合,如各种抗菌布、抗菌医用纱布、抗菌袜子、抗菌金属表面。由于受到当时各种技术手段的限制,迟至1995年人们才在实验室中研制出食品级的抑菌剂,并将耐温提高到了350℃。从而成功地将STF系列抑菌剂应用于PP、PE、PVC、PET、ABS、PC、尼龙等各种塑料,并第一次将抑菌母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规定进行了各种试验,并通过了程序(详见表1)。同时,按照GB/T5009.60-96、GB/T17338-98以及GB17326-1998等食品包装聚乙烯、聚丙烯、ABS、聚碳酸脂等塑料成型品卫生标准进行严格的理化试验。试验结果证明STF系列抑菌材料符合国家食品级包装的物化指标(详见表2)。表1毒性试验对比表品名STF系列食品级抑菌抗菌助剂银离子抗菌系列FS-ZN无机抗菌剂食品级是不是不是LD50<20000毫克/公斤没有告知详细数据添加剂原粉或原液毒性无毒低毒低毒(锌为中等毒性元素)骨髓微核试验好精子畸形试验好Ames试验(试验菌种由美国Ames试验实验室提供)好30天喂养好血液学检查好生化学检查(血清葡萄糖、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谷丙转氨酶等10项内容)好脏器重量检查(包括肾、脾、肝)好组织学检查(高剂量)共32项检查内容好表2理化试验对比表品名STF系列食品级抑菌抗菌助剂银离子抗菌系列FS-ZN无机抗菌剂干燥失重<0.2%灼烧残渣<0.2%正已烷提取物<2.6%、2%、1.5%挥发物<0.1%聚苯乙烯单体<0.5%乙苯<0.3%高锰酸钾消耗量(水)10蒸发残渣4%醋酸30mg/L正已烷30mg/L65%乙醇30mg/L重金属(以Pb计4%乙酸浸泡液)1mg/L锌无无有银无有有铜无不知不知锡无不知不知砷无不知不知铅无不知不知锑无不知不知镉无不知不知汞无不知不知表3抗菌试验对比表品名STF系列食品级抑菌抗菌助剂银离子抗菌系列FS-ZN无机抗菌剂抑菌试验非溶出性溶出性溶出性测试时间1小时24小时24小时测试方法《非溶出性抗菌卫生品效果测定方法》《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抑菌(时效性)效果好1小时24小时24小时工艺性好好(易变色)好抑菌效果广谱(包括真菌、藻类等)可抑菌可抑菌耐温等级-80℃~+350℃<-80℃~+250℃<-80℃~+250℃适应塑料品种PP、PE、PC、PS、PET、PVC、ABS、尼龙PP、PVC、ABS等PP、PVC、ABS等塑料物理性质好。与添加前基本相同略差略差颜色色差好差,易变色好价格目前略高低低考虑到抑菌剂的长期使用,如采用溶出法会将抑菌剂在有些场合渗出,影响使用寿命和增加产品的毒性,网状化学交联的新技术可成功地将抑菌防霉助剂通过搅拌渗透工艺,将抑菌剂在塑料分子链上与塑料本体连成一体,合成为一种不溶于液体的食品级抑菌防霉塑料。在国内外,第一次将食品级抑菌防霉助剂应用于ABS、PP、PE、PVC、PC等塑料上,按照上海市卫生防疫站SOPSBZ1036-96《非溶出性抗菌卫生品效果测定方法》规定,进行一小时抑菌试验效果良好。鉴于在食品级塑料中应用抑菌防霉助剂是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因此无论在新的技术路线上,还是制造工艺上都还有许多难题有待我们的科技人员和应用单位的共同努力。(未完待续)作者单位:谢建平(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200335))黄昌富(上海上菱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200135))参考文献1《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手册》化学出版社2《食品添加剂》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业教学研究室3《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辑张莉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