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考教师进修学院董学平2009、8、20•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素养”①必要的语文知识②较强的语文能力(读、写、听、说能力,包括敏锐的语感)③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④健康的文学审美趣味⑤较宽的文化视野•应该教什么——课程标准•可以教什么——教材课文•需要教什么——学生实际《祖父和我》1、文章主要写“我”小时候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玩耍。写我看到了什么,写我怎么玩耍,写我怎么帮祖父劳动,写祖父怎样对待我,等等。我帮祖父劳动,其实是“瞎闹”、“乱闹”,可祖父并不责备我,他“大笑”,他“教我”,他拔下锄头杆给我。从中你感受到我和祖父是怎样一种关系?我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我和祖父在一起的?我在后院玩耍,我眼中的小动物、植物是怎样的?我是怎样对待它们的?我是怎样玩耍的?从中你感到我在后院是怎样一种心情,怎样一种状态?根据这些内容,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带着自己的理解,你准备怎样来朗读文章?哪些地方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节奏来朗读?(阅读)2、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这段文字,是从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心理和语言来写的,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我对这段生活充满浓郁的情感,可我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活生生的描写来表现的。亲情的温暖,童年生活的纯真和无忧无虑,我的情感全在具体的、生活化、印象式的描绘中流露。在具体描绘中传达感情,对此你有感受吗?如果让你也来写一段生活,你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中来表现吗?其实,只要你是真正带着情感,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充满感情的。试一试。(表达)3、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的话你可以多读读,尝试把它读好。甚至可以抄一抄,做点批注,写一些感想。总之,自己喜欢的语言,尽可能把它积累下来。同学之间可以先交流,也可以课外作为自己的功课。(思考感受式的积累)《金黄的大斗笠》1、文章写下雨前,姐姐给放羊的小弟弟送斗笠。写小男孩放羊的情形,写风雨来临的情形,写姐弟俩戴着斗笠坐着的情景,写姐弟之间的笑语。读了这些内容,你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形象?心中又有哪些感受?你认为作者想在文中表现什么,或者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东西?2、文章写的内容其实很普通,可是在作者笔下又是那样美,平常的内容被作者这样一写,你就感到有美感,这是为什么?这与本文的语言特点有什么关系?你感到本文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比如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比如自然段的切分。比较一番,不用修辞,或者段落不这样切分,效果有什么不同?•3、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朗读好?选一些片段试一试。《凡卡》1、小说写小凡卡忍受不了城里痛苦的学徒生活,在圣诞节前夜给乡下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走。他一边写信,一边有很多回忆。他在信中跟爷爷说了很多话,主要讲自己的痛苦。读这些内容,你是不是心里很难过,很同情凡卡的遭遇?读到哪些地方你最感动?凡卡那夜是“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读到这里你是怎样想的?凡卡的希望能实现吗?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2、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你看出来了吗?其实,过去在乡下的日子不见得有多么好,但在凡卡看来是很幸福的,有了这样的对比,你是不是感到凡卡太可怜了?有了这些“插叙”,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3、这篇小说很有感染力,打动了一代代中外读者。你认为这种感染力来自哪里?是构思精巧,是表现手法高明,还是语言?或者其他因素?多读读,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放进去。《散步》1、文章写一家散步,写了这个过程中的几件小事,一些细节,如母亲不愿出来,春天来的迟,初春的田野,儿子的发现,祖孙的分歧,我和妻子背他们等等。从这些内容里,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你体会到哪些东西?是对生命的感悟?对亲情的赞颂?对责任的思考?文章很短,但意蕴丰富,作者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合进去,你能读出多少?2、本文一发表,就得到好评,大家很喜欢这篇短文。看看怎么朗读可以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文章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用的基本上是短句,形成怎样的表达效果?3、散步是日常生活小事,但在作者笔下却如此动人。从中我们得到写作的一些启发,那就是不在于材料的大小,关键是自己有真切的感受,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试一试,撷取一个生活片段,写一点文字,把自己的感受融合进去。阅读能力目标定位章熊《我对中学阅读能力目标的意见》1.能够比较熟练地翻查常见的字、词典,懂得借助作品的注释,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2.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能够辨析结构复杂的长句。4.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比较迅速地把握关键性的词、语、句、段。5.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语句,能加以解释。6.能够把握读物的中心和要点,并能大体上判断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用途。7.能够分析作品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把握其结构层次,并能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8.能够对读物的内容作出评价,对于文学作品,还要能够就其社会意义、艺术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语言知识新视点》王荣生韩雪屏•第1章汉语音韵与情感表达第2章汉字的形体与意蕴第3章汉语量词的装饰性第4章词义与文意第5章词语的形象色彩第6章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第7章言辞选择与词语变异第8章比喻的探究第9章对偶与对仗•第10章辞式的扩展第11章句子成分的应对性与语序易位第12章流水句与欧化句法第13章句子的选择与变换第14章句子的衔接与连贯第15章句子的动态分析第16章句子语气类型第17章语体的分类与渗透第18章非语言因素的表演功能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一、文本解读的现状和成因1、应试的影响2、知识结构上的欠缺3、教师写作经验的缺乏带来的解读问题4、整体把握能力问题补一补训诂学知识•《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二、案例分析1、关注言语形式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相互依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林莉《小巷深处》)•要注意这段文字言语形式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我回来了”之后紧跟“我已经回来了”;“那条小巷”之后紧跟“那条深深的小巷”;三处连用“还记得”,能否并为一处?“我其实还记得”之后为什么不直接跟“来时泥泞的路”,而要停顿并重复“还记得”?“还有”为什么要重复两次?•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抒发情感的需要,在情感的高潮部分,爆发部分,用了许多排比和反复的词句,通过铺排进行感情的宣泄,而且语言节奏有意放慢,增强抒情意味。•理解“写什么”、“表达什么”,只有与“怎么写”联系起来,与遣词造句联系起来,关注言语形式背后的意蕴和情韵,才能理解到位。关注语言的运用之妙,才能学到语言。2、整体把握文本我们到这树林中来,总要到这坝塘边参观水石的争执,一坐总是一两个钟头。(苏雪林《溪水》)•文章通篇在描绘溪水被囚禁时的情形,与小树叶嬉闹的情形,与石头争斗的情形,用拟人化的笔法,溪水活泼得像少女,十分可爱有趣。那么,本文是不是一篇单纯的写景文章?联系这个结尾,就会感到作者的深意和寄托所在,远非单纯的写景之文。•这个结尾看上去很平淡,却是一篇之魂。林子里的溪水与我们每个人,包括作家和读者,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值得去写,值得去读?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大自然对于人具有非凡的治疗功能,他能让商人、律师从纷杂的厉害关系中暂时解脱,在宁静中找到自己。“自然向人类提供一种更崇高的要求,即爱美之心。”苏雪林领着我们坐到树林里,教我们怎样去旁听水与石的争执,参观水与叶的嬉戏,她用溪水洗涤我们的心。•整体把握文本,往往要关注文本的结构,而首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结尾不可轻易忽略,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是卒章显志。3、抓住文本要害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契诃夫《凡卡》)•教师对作品的解读外围化、繁琐化,却不得要领,抓不住要害,是较普遍现象。比如教学《凡卡》,教师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找出有哪些修辞方法,概括凡卡的痛苦生活,全是一些跟作品内涵没有多少关系的东西。实际上这篇小说是借小男孩凡卡的不幸遭遇来揭示人生的一种无可求告的悲剧性。凡卡在绝境之中写信向他唯一的亲人——乡下爷爷——求救,但他却不知道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的地址。故事的悲剧性集中在这个细节上。或者说,这个细节是全篇的“文眼”。教师的解读如果只在信的内容上大做文章,这等于是把作品最精华的东西给扔掉了。鉴赏这篇小说,也要抓住小说的结尾这个细节,“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睡得越安心,读者越是感到悲哀。小说的艺术震撼力在小说的结尾表现得最为强烈。•突破文本的外围,直逼文本核心之所在,除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外,还需要教师深厚的积淀与眼光。4、深度开掘文本林斤澜《春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表层,缺少深度挖掘的功力和横向拓展的开阔视野。仅仅停留在作品描写的对象,不能探求作者背后要表达的实质;或者解读时视野仅仅停留在这一个文本上,缺少横向比较意识,不能开掘。•比如林斤澜的《春风》,教师的解读只停留在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苍劲有力的特点,看出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就再也不能作更深一层或更有广度的阐发了。其实作者写本文是有深意的,试想在天寒地冻的北国,吹面不寒的江南杨柳风行吗?只有北国这种粗砺苍劲的春风,才能驱散严寒,催生万物,带来春天,这难道不是一种力量之美吗?作者怀念北国的春风,这背后不是包涵着一种深刻的人生态度吗?•再联想到朱自清的《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这是两种形态的美:朱先生笔下的春天的美,是柔婉的,温文尔雅的,经过古典的诗情画意的提炼,很优雅,很像江南的文人;而林斤澜的春风却是粗砺的、具有原始野性和血性的,给人一种北国山民的感觉,具有劳动汉子的气质。通过比较,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林斤澜笔下的春天的美,虽不像朱自清笔下的那样优雅、可爱,但却有深度,一般人不能自发欣赏其内涵,因为它是隐藏的,在粗砺外表下,有一种田野的、不经修饰的、深刻的东西。我们应该教孩子看到这种美,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多元感受,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的审美趣味不能单一,不能肤浅,不能只会欣赏外在的春花秋月之美。这样开掘文本,就有了一定深度和新意。三、文本解读的方法途径1、文本解读三要素“入门”(文体:读解的门户)“登堂”(结构:读解的枢纽)“入室”(语言:读解的关键)•比如舒婷的《致橡树》。我们知道这首诗作者是借爱情这个主题,发出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要正确解读这个文本,首先要抓住文体——这是一首诗。从创作来讲,作者有了情感冲动,关键是要找到意象来作为自己情感与思绪的载体。诗中“橡树”是女性心目中男子汉的形象,“木棉”是人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是不可缺少的陪衬。阅读诗歌首先就是要感受、解读这些意象蕴含的情意,才算找到了读解诗歌的门户。•进一步解读,就要深入到诗的结构里面去。这首诗分三个部分,首先通过一系列否定,鲜明提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然后是对“站在一起”的情形具体展开,归结到“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最后诗人对她所心仪的爱情发出了最强烈的礼赞:“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把握住结构,就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看到了隐秘的机理,从而把握诗人情感的流动脉络。•在解读过程中,我们始终离不开对诗的具体言语的关注。从两个“绝不”和两个“不止”,把握诗人对不同意象的情感态度的不同(坚决反对依附与应声虫,但不完全排除女性的温情角色);从“沉重的叹息”和“英勇的火炬”感受女性角色的丰富内涵(一声叹息传达了中国女性的多少不幸、多少抗争,中国女性承受着历史的重负,妇女解放的道路是漫长的);从最后的“不仅”“也”开掘诗人睿智的思考和情感的升华(爱一个人,不只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