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就业与财政政策效应基于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的分析(年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组: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一)(计量经济)内需、就业与财政政策效应:基于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的分析*杨继生王少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摘要】:本文基于Galíetal.(2007)的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分析我国政府支出和税收对就业、居民消费、非国家投资以及通胀率的动态影响,以考察财政政策的具体效应。对结构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政府支出比率的增加和税收比率的下降对扩大内需、促进就业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短期内,增支比减税的效果更显著,但减税效应在长期内更具稳定性。增支会导致投资的拥挤效应,而且经历一定的滞后期后,增支对就业和居民消费还会产生反向的消极作用。所以,作为经济放缓或下滑的短期应对措施,增加政府支出的效果明显优于减税;但从促进就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而言,减税的效果更为理想,而且不会对通胀率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财政政策内需就业结构VAR模型EffectsofFiscalPolicyonDomesticdemandandEmployment:AnEmpiricalAnalysisBasedontheNewKeynesianDynamicEquilibriumModelAbstract:BasedonthenewKeynesiandynamicequilibriummodel,weinvestigatetheeffectsoffiscalpolicytools,viz.governmentspendingandtax,ondomesticdemandandemploymentinChina.TheresultsfromthestructuralVARmodelshowthatthetwomaintoolsallhavesignificanteffectondomesticdemandandemployment.Inshort-run,theeffectsofincreasinggovernmentspendingarebetterthanthatoftaxcutting,butthelattershowsmorepersistent.Increasinggovernmentspendingwouldresultincrowdingeffectonprivateinvestment.Moreover,theresponseofconsumptiondemandandemploymenttoanincreaseingovernmentspendingcanbenegativeinsomelaggedperiods.So,increasinggovernmentspendingwouldbethebetterchoiceforcasesofeconomicslowdown.While,toexpandemploymentandrealizealongtermandstableeconomicgrowth,taxcuttingworksmoresteadily,andhasnopersistentandsignificanteffectoninflation.Keywords:NewKeynesianDynamicEquilibriumModel,FiscalPolicy,DomesticDemand,Employment,StructuralVARModel一、引言伴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的蔓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选择。从历史经验来看,在1998年以后的几年中,为了削减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为化解金融风险创造了*杨继生(1970.12-):男,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7AJY010)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8JC790043)资助。1良好的条件。但是,“扩大了的政府支出和财政投资,只是带来了数个月投资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引起民间投资的积极相应”,而“减税的效果既有效、又及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2000)。时过境迁,面对目前更为严重的国际金融风暴,中国政府增支减税,再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并促进就业,也再次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财政政策的效应,不同的经济理论由于对消费者行为的假设不同,从而有截然不同的结论(Galíetal.,2007)。其中:RBC模型基于李嘉图无限存续居民假定,认为居民在任意时点的消费决策都取决于时际预算约束,政府支出的增加会降低居民的税后收入现值而产生负的财富效应,因而降低居民消费。同时,政府支出增加还会导致任意工资水平下劳动供给量的增长,导致均衡状态下有较低的工资水平、以及较高的就业和产出水平,并提高资本的预期收益,从而导致投资增加。与之相反,IS-LM模型假定消费是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居民消费的增加,而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则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资金来源。例如,Blanchard(2003)就认为,在IS-LM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居民消费的增加会伴随着私人投资的下降,因为利率会上升,所以,除非中央银行维持利率稳定,否则,政府支出增加总是会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下降。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大都是基于结构VAR(SVAR)模型进行的,其区别仅在于模型识别方法的不同,并且主要关注于政府支出的动态效应。关于财政政策对内部需求的影响,与新古典模型的预期结论相悖,大多数文献没有能够提供政府支出对消费有显著负向影响的证据。部分文献的实证结果显示政府支出对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有的文献则表明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例如:BlanchardandPerotti(2002)的实证结果显示,政府支出对消费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私人投资具有显著的负效应。Galíetal.(2007)的实证分析有类似的结果。FatásandMihov(2001)和CaldaraandKamps(2008)的研究则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对消费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私人投资的效应不显著。MountfordandUhlig(2005)发现政府支出的影响对消费是不显著的,但对投资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不过,Ramey(2007)的研究认为政府支出增长的冲击会导致私人消费持续而显著地下降,从而在财政政策效应问题上还是为新古典理论争取了一席之地。关于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Burnsideetal.(2004)和EichenbaumandFisher(2005)都认为政府支出会持续而显著地提高就业水平。Giordanoetal.(2007)和Galíetal.(2007)的研究均表明,政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存在1年左右的滞后期,其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期间大约是滞后1~3年。但是,Perotti(2007)和CaldaraandKamps(2008)却认为,政府支出增加对就业没有显著的影响。就中国财政政策的效应而言,黄赜琳(2005)基于RBC模型的分析发现,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的减少,并认为我国改革后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郭庆旺等(2007)认为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税收政策则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即税收增长通常对消费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促进作用。官永彬和张应良(2008)则通过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分析,认为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引致效应,但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显然,目前国内关于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效应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而2对就业和非政府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还比较少。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认为政府物资资本投资对民间的物资和人力资本投资都具有正向影响,但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短期内不利于民间物资资本的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4)也曾强调,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公共资本,承担了企业的部分投资风险,使得企业产生投资冲动,从而会产生拥挤效应。对财政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现有文献大多没有考虑宏观经济关系的微观行为基础,如Giordanoetal.(2007)等。而Galíetal.(2007)则综合了两种居民的决策行为(拥有资产权益进行时际消费配置的居民和没有资产权益而仅消费本期劳动收入的居民),并基于Calvo(1983)的厂商交错定价模型,建立了解释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正向协变的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为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微观个体的行为基础。因此,本文基于Galíetal.(2007)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VAR模型,分析我国政府支出和税收冲击对内需和就业的动态影响,以考察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具体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分析的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一)Galíetal.(2007)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模型在Galíetal.(2007)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模型中,包括了两种不同的居民、一系列生产不同中间产品且具有连续性的厂商、一个生产最终产品的代表性厂商、一个负责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和一个财政当局。模型考察了6个变量:就业量(nt)、消费(ct)、通胀率(πt)、资本存量(kt)、财政盈余(bt)、政府支出(gt)。其中:nt、ct、kt表示变量的自然对数值对均衡状态的偏离,bt、gt表示变量对均衡状态的偏离与当期产出的比率。1.主体行为的假定居民:一部分是无限存续居民,拥有资产权益,通过资产交易对时际消费进行平滑,这部分居民被成为“李嘉图”居民。另一部分居民没有资产权益,根据当期可支配收入进行消费抉择,这部分居民被成为“拇指规则”居民。厂商:生产最终产品的代表性厂商是完全竞争厂商,规模报酬不变。生产中间产品的厂商是垄断竞争厂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按照Calvo(1983)的交错定价模型进行价格设定。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依据线性利率规则——即产出缺口系数和目标通胀率均设为0的Tayor(1993)规则——确定每一期的名义利率。财政政策:政府支出被假定为外生的一阶自回归形式。财政当局根据当期的政府购买和财政盈余状况线性地确定当期的税率。2.Galíetal.(2007)的动态均衡模型令Xt=(nt、ct、πt、kt、bt、gt-1)′,则Galíetal.(2007)通过引入“拇指规则”居民所建立的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为:tttCXXAE1(1)其中:矩阵A和C的元素是隐含结构参数的函数形式(参见Galíetal.,2007,附录),符号“E”表示期望。3.动态均衡模型的结构VAR形式如果预期是理性的,以't,gbtkttctntt)(1表示向量Xt的预期误差,即:3ttttAXAEAX1(2)则基于模型(1),财政政策效应的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型可表示为一阶结构VAR形式:tttACXAX1(3)根据Galíetal.(2007)对变量之间动态均衡关系的分析,该模型的即期约束条件为:100000100000010000001000564644434241363533312316aaaaaaaaaaaaA。(4)其中:0ija,矩阵中的未知元素(无约束的元素)是系统内各变量结构参数的函数,其具体形式可参见Galíetal.(2007)的附录。如果预期是非完全理性的,则需要在模型(3)中引入高阶动态滞后项以反映预期的适应性调整。即:titpiitAXCAX1。(5)显然,这是一个p阶滞后的结构VAR模型。(二)对Galíetal.(2007)模型的扩展1.税收与预算盈余Galíetal.(2007)的理论分析主要旨在考察政府支出的效应,所以仅将政府支出变量设定为前定的,而我们要同时考察税收和政府支出两个财政政策工具的效应,所以,需要将二者同时设为前定的,以保证效应分析的一致性。在Galíetal.(2007)的新凯恩斯动态均衡模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