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我们泾阳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辖4乡12镇,人口49.8万,其中农业人口44.6万,耕地70万亩。近年来,在省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规模发展,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48亿元,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农业总产值(不变价)达到7.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6元,其中畜菜果主导产业收入占到60%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1—6月,全县农业总产值(现价)完成7.86亿元,同比增长13.6%。一、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传统农业遇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趋缓的现象。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认为只有围绕“稳粮、兴牧、增菜、优果”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畜牧、蔬菜、果业产业化”的战略措施,并着眼近期发展,计划到2005年,使全县奶牛存栏达到5万头,大棚菜发展到5万亩,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奶业强县和西北“寿光”。围绕这一目标,近几年,我们一是稳定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要求,不断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专用小麦、高蛋白玉米和饲料玉米,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发展。200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8.4万亩,总产2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做强畜牧产业。围绕创建全国奶业强县的目标,狠抓龙头带动、规模养殖、服务体系建设、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治,加快了奶畜发展。目前,全县奶牛存栏达到4.9万头,奶山羊16万只;建成奶畜养殖小区35个,机械化挤奶站49个,成为全省最大的奶畜养殖基地。三是做大蔬菜产业。按照“扩大露地种植,提高规模效益;发展日光温室,提高集约效益”的思路,突出区域特色,积极发展以大棚菜为主的保护地栽培和无公害蔬菜。200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产菜75万吨,其中日光温室大棚发展到3万多亩,成为全省最大的蔬菜基地。四是做优果品产业。适应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要,突出发展时令鲜果,走多品种、高质量的路子。目前,全县果林面积发展到14.1万亩,其中以杏、桃、葡萄为主的特色杂果9.4万亩。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一系列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大张旗鼓地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传活动。为了把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我们提早安排,迅速行动,及时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传活动的通知》,印制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宣传读本》5万册,录制宣传磁带200盘,下发到乡镇、村组。抽调县级机关干部150人组成一号文件宣讲团,深入乡镇、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截止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种宣讲活动200多场次,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整体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200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中张、桥底、云阳2万亩土壤改良任务;衬砌渠道35公里,埋设暗管15公里;新打机井30眼,整修机耕路25公里,使项目区的农业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夯实了粮食增产的基础。三是努力扩大粮食面积。为了实现我县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发展,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按照省农业厅《关于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精神,及时制定全年粮食生产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今年开春后,我县抽调农业科技干部120余人,组成16个春耕生产督查指导小分队,深入乡镇、村组,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全县共春播粮食3.6万亩,其中地膜玉米播种面积3.02万亩,创历史新高。四是加强小麦田间管理。针对我县小麦去冬今春苗情呈现“四少一弱”和条锈病、麦穗蚜较为严重的实际,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以小麦田间管理为中心的春耕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了“四补一促”的技术措施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预案,全面开展统防统治,有效减轻了病虫害损失,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全县40.4万亩夏粮亩产291公斤,总产11.8万吨,取得了较好收成。五是积极落实粮食直补和旱腰带地区农业两税减免政策。我县是省政府确定的粮食直补县。今年共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70万元,亩均补贴6.1元;农业两税减免373万元,亩均减负6.15元,其中旱腰带地区亩均减负13元。同时,在农业税夏征中,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要求,据实调整农业税任务,全县农民亩均减负6元,进一步减轻了种粮农民的负担,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今年全县夏播玉米37.2万亩,较上年增长4.9%。三、加快发展畜菜果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精神,结合县情,制定了《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畜菜果产业化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畜菜果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一是壮大规模建基地。围绕做大、做优、做强目标,在畜牧发展上,以推进奶业规模化、养殖小区化、生产科学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为重点,通过抓养殖大户、专业村和产业强镇建设,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以来新增奶牛4000余头。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按照提高两个效益的思路,以推进种植科学化、品种多样化、生产标准化、发展规模化为重点,以云阳地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蔬菜产业发展。今年全县种植蔬菜17.2万亩,实现收入4.7亿元。在果业发展上,按照“稳定优化苹果,突出发展杂果,培育地方特色品种,提高生产效益”的思路,因地制宜加快时令鲜果生产。今年以来,新发展各类时令鲜果和澳洲青苹1.2万亩。二是依靠科技增效益。坚持科技兴农的方针,积极引进名优新特品种,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的发展层次和产品质量。先后引进畜菜果名优品种40多个。红地球葡萄、礼品西瓜、台湾大青枣等一批新优特农产品相继落户我县,规模不断扩大。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反季节蔬菜,精细菜、反季节菜占到蔬菜总产的40%以上。连续5年组织实施了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使全县奶牛良种率达到80%以上。同时,组织百名科技人员,采取科技承包、示范推广等多种形式,先后推广了果品套袋、配方施肥、节水灌溉、人工冷配等新技术,使科技在全县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三是典型示范抓引导。为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我们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命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示范引导,通过县上抓示范园,乡镇抓重点村,村上抓示范户,层层示范,级级推动,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近两年,全县先后建成燕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蔬菜中心良种试验示范基地等各类示范园区10多个。特别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2002年我们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风险自己担”的原则,以县级机关干部职工集资为主,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为辅,在泾干镇瓦王村建设500亩县级机关蔬菜示范园,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07个。县级机关蔬菜示范园、樊尧高优蔬菜示范园和燕王乡机关蔬菜示范园被省上确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这些典型的带动下,全县培养带动出了100多个具有特色的种养示范村和7000多个示范户,极大地提高了畜菜果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四是搞好服务促发展。围绕畜菜果生产,重点搞好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今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共投放资金7481万元,扶持农户养牛、种菜、栽果。在技术服务上,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做到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技术员;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农民2.6万人(次);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加强引智工作,多次邀请日本、法国等国专家来我县讲授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了数千名畜菜果生产技术骨干和一大批科技明白人,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防治高治病性禽流感、牲畜W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确保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信息服务上,开通了电子政务公众信息网站,通过举办电视专题节目,定期发布种养信息,指导群众生产。云阳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了全国联网,促进了蔬菜的顺畅销售。四、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兴办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与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多家、产地交易市场20个。2002年,我县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一是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企业改革相结合,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我们通过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改革,盘活存量资产,新建改造小型乳品企业8个,扩大了乳品加工规模。红旗乳业公司利用停产企业土地、厂房,建起了乳品生产线,经过技改扩产,已形成了年加工鲜奶1万吨的能力。今年又投资6500万元新建日处理鲜奶240吨的新厂区,成为我县乳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之一。同时,我们还引进光明乳业公司对县乳品厂实行租赁经营,投资1200万元进行技改,使企业的加工能力由原来的500吨提高到3000吨以上。二是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扶持提升一批龙头企业。我们始终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农业产业化,对涉农的非公企业给予大力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了泾云实业、纪元现代农业、林森公司、中德实业、炜龙公司等一大批非公有制龙头企业。炜龙公司投资建设的麦秸沟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开辟了我县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新途径。中德实业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龙泉蔬菜批发市场,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我县东北部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同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进一批新的高科技龙头企业。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先后引进了山东张裕集团投资8320万元,年产1万吨干红葡萄酒生产项目;上海光明乳业公司投资1.2亿元,年加工鲜奶20万吨的乳品项目;内蒙古蒙牛集团和咸阳银华乳业公司投资6000万元,年产1.5万吨冷饮食品加工项目;台湾龙家族食品公司投资1200万元,年产2200吨小食品项目;西安怡科食品公司投资8000万元,年产3万吨果蔬果糖加工项目;省种业集团投资1.9亿元,建设万头良种奶牛基地等一批涉农项目。目前这些项目一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在光明、张裕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声威建材、冀东水泥、格林德动物药业、光明饲料等一批产业项目纷纷落户我县。2000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合作项目243个,投资90.87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健全利益机制,促进畜菜果产业化健康发展在发展畜菜果生产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变农户、企业之间自然松散的利益联结为契约式的紧密联结,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市场+农户模式。坚持抓好产地市场建设,以市场带动生产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云阳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县城农贸市场、樊尧蔬菜市场等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建制镇集贸市场和经营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交易市场20个,其中蔬菜批发市场8个,总面积17万平方米,年交易蔬菜60多万吨。云阳蔬菜批发市场经过多次扩建,面积达150亩,日交易蔬菜2000吨,年交易额达3亿多元,成为西北最大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开通了“泾阳—西安、泾阳—咸阳、泾阳—铜川”三条绿色通道,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网点,年外销蔬菜70万吨,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公司+农户模式。全县引进和改制乳制品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鲜奶30万吨,开发出了奶粉、液态奶、冷饮、糕点等10多个品种。在龙头企业建设中,我们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投身农业产业化开发。陕西纪元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