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1、农业区域发展学的研究对象、重点领域研究对象农业区域发展学(Agro-RegionalDevelopment)是研究农业区域形成发展规律的新兴交叉科学,基本研究任务:—区域分工就是要研究揭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农业区域划分与主体功能定位,将农业生产布局在最佳区位,构建不同空间尺度的农业区域分工体系;—区域发展就是要研究如何组织特定区域的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活动,探究特定区域的农业发展动力、目标与路径,探究特定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问题;—区域调控就是要研究农业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如何统筹农业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区域干预的政策设计,强烈的政策性是农业区域发展学的重要特征。工业化国家发展历史表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是很难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的,需要“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农业区域问题是很难自行得到解决的。重点领域纵观国内外农业区域问题研究动态,农业区域发展学总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变化,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拓展其研究领域,目前重点围绕区域功能、区域布局、区域动力、区域创新、区域贸易和区域调控等六大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1、农业区域功能主要研究农业多功能性、农业区域分工与农业区划;区域竞争力、区域专业化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食物安全与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问题。2、农业区域布局主要研究农业最佳区位选择与区位结构变动;区域比较优势与农牧业区域布局;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与建设等问题。3、农业区域动力主要研究农业区域形成与发展;农业区域增长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的作用;农业区域增长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机制等问题。4、农业区域创新主要研究区域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农业产业拓展和转移、农业区域格局变化;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农村区域建设;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创新与资源保护;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等问题。5、农业区域贸易主要研究区际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进出口;区域农业物流与信息;农产品供求与贸易的空间结构等问题。6、农业区域调控主要研究农业区域合作、区域协调与区域政策;区域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区域农业开发与综合治理等问题。阐述农业区域统筹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作用和职能划分。2、农业区域演变的阶段论农业区域的发展阶段论按驱动力主导因子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以资源驱动的形成期;二是以规模驱动的扩张期;三是以产业链驱动的整合期;四是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提升期;五是以多功能统筹驱动的稳定期。形成期:资源驱动形成期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区域的发生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环境条件。在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区域形成的初级阶段,它的作用和贡献都是非常明显的、独一无二的。扩张期:规模驱动随着交通区位和贸易区位的改善,贸易量扩大,农业生产达到最佳区域规模,可以显著降低全过程成本,也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有效地促进品质提高。规模因子驱动直接表现为优势农产品带的兴起。如美国著名的“玉米带”、“棉花带”等专业化生产地带就很有代表性。整合期:产业链驱动是农业区域的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产业链。现代农业区域发展,关键要靠有竞争力产业链的驱动,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这不但使产业本身运行有序,而且靠其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期:技术驱动是农业区域发展方式转型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技术创新,规模稳定是其重要特征。这个时期,技术创新已成为农业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属于最显著、可持久的一种的因素。稳定期:多功能统筹驱动是农业区域发展的高级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其重要特征。现代农业区域处于创造性重建的过程,追求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统筹,把农业或农村区域建造成一个多样性、安定性和持久性、经济富裕的综合性生存发展空间。3、农业自然地域分异规律(1)纬向地带性差异由于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所引起的热量基本上沿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大致沿纬度的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差异深刻影响农业生产。在我国,纬度越高积温越少;纬度越低,积温越多。作物熟制从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三熟甚至多熟。(2)经向地带性差异又称海陆地带性差异。一般是由于陆地离海的远近以及由此产生的海陆相互作用,导致出现降水量沿经度方向的递变规律。降水量的这种地区分布差异大致反映了经向地带性差异规律。大致的规律是:陆地离海越近,受季风影响越大,海陆作用越明显,干燥度越小,降雨量越多;反之,离海越远,受季风影响越小,海陆作用越弱,干燥度越大,雨量就越少。3)非地带性差异又称垂直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一定的山体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引起热量和水分的数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热量变化规律是海拔越高,热量越少,气温越低。雨量其变化规律是海拔高度越高,雨量越多;海拔越低,雨量越少。非地带性差异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会干扰地带性差异规律,从而影响特定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差异。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各种农业活动必须在自然环境允许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因地制宜,分类分区种养。4、区域增长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曲线、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技术以及所需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增长极理论: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核心边缘理论核心与边缘理论是1966年由弗里德曼(J.R.Fridemna)在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一书中,正式提出的。1969年他在《极化发展理论》中,又进一步将“核心一边缘”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归纳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主要用于解释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空间经济系统均可分解为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外围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倒“U”型理论概述:1965年,威廉姆逊在其发表的《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了倒“U”型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而且将时序问题引人到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该理论是以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为基础的,1955年库兹涅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这一著名的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威廉姆森受伊斯特林实证思维的启发,把对区域不平衡增长问题的研究,由纯理论的假设和推演,转向了实证分析。他利用英格兰东部长达110年的经济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全世界24个国家的资料进行了“剖面和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了“倒U型理论”,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所提出来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curve)。倒U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5、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Thunen)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从区域地租出发阐明了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着重强调了农产品产地到农产品市场距离这一因素对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影响,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学科基础。(1)基本内容理论假设。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土质条件一样;距离城市50英里以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人工产品供应来源于中央,而城市的食物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山和盐坑都在城市附近。即不考虑所有自然条件的差异,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孤立的假想空间里,农产品生产的配置与距城市的距离的关系。形成机制。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地租收入对同一种作物而言,随距市场的距离的增加而运费增加而减少。一般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R-地租收入;P-农产品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生产量;K-距离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运费率。空间配置。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易腐烂的产品,而随着距离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产品。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为6个同心农业圈。(2)理论价值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孤立化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空间距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农业和其它产业利用土地的一般理论。一是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的之间的距离。二是不存在对所有区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三是距离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布局是合理的,由此形成农业地域总体效益最大化。阐明了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应强化集约化程度,但距离城市很远的地方粗放经营往往也是合理的。杜能模型最初讨论的是农业问题,他提出的区位问题被称为“农业区位”问题,但现在来看实际上讨论的是产业带区位问题。(3)理论局限--随着技术和交通手段的变化,距离在农业带形成中的作用弱化。---只考虑了商品性农业,未考虑自给性农业比重大的特殊性。--只考虑了农业对土地的利用,未考虑城市(城乡结合部)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辛克莱尔研究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所谓的“逆杜能圈”,即近郊弃耕-远郊集约化经营。从杜能所处的时代到现代,农业带形成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杜能的“孤立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现代都市群。同时,运输工具的现代化,运费迅速降低,也使农业地块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对农业带的影响也不再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工业区位论(1)基本内容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创建了工业区位论。他继承了杜能的思想,提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