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合作教学课程内容选择研究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物理合作教学课程内容选择研究沾化富国第二实验学校隆方彬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目前处于准备阶段中,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有关文献、作一定的调查研究、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理论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现状分析:义务教育以来,学校的实验仪器较完备,学生实验开出率较高,但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用及教师老龄化,老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新任教师的业务能力较低,造成实验教学相对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我校地处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大部分学生来自家村,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丰富,家庭环境也易使学生动手操作,这对课题研究有利,自然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农村生活现象联系紧密,为课题研究开展了较大的空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选拔英才为主要手段的应试教育。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几年,但由于教师培训和学习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许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中走过来,尤其是农村初中,读书唯上论与读书无用论并存,学生负担又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况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1、根据《新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制定有效的探究合作方案,要让教师努力研究和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物理学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获取物理知识的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2、探索物理教学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物理――社会的学习体系,找到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二、课题研究的基础1、有县教科研有关专家的关心和支持,校领导具有的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执着追求的改革意识和强烈的事业性、责任性,全校教师都有愿意奉献努力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学改革,努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校全体教师和领导的共识。2、初中物理新课程标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无论从教材来看,还是从中考命题来看,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科学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3、具有常规的物理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较完备,能适应初中物理实验所必需的实验教学,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验的仪器,教师队伍学历达标,具有较深的专业功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4.。农村相比城市更贴近自然,农村学生有丰富广阔的生活体验,加之很多低成本素材可以自制实验器材,学生们在就地取材,自制器材,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积极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提高兴趣,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物理新课程标准》,《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基础。3、活动构建理论,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单纯的说教或从书本中进行学习,学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了。4、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活动,有奖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五、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本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寻找物理教学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找到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六、课题研究内容1、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的研究。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以多种途径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应用物理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解释,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2、创设生活化物理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教学内容生活化。3、挖掘农村现实生活中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通过对学生所处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环境的关注,从中挖掘与学生物理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阅等,拓展知识面,使之成为物理教学中有效的生活教育资源。七、课题研究原则1、实践性原则从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加强与学生生活、学生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2、实效性原则解决课堂教学中重形式,轻实效的弊病,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把生活问题物理化,让学生体会物理的实用性,培养学习兴趣。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的主体意识,杜绝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4、开放性原则就是创建课堂情景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5、反馈性原则反馈和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不断作出调整,提高教学针对性。6、科学性原则教学过程中遵循现代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的实际制订教学计划和研究方法、教学模式。八、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2、教育实验法3、调查法4、比较法5、个案研究法九、课题研究后成果形成1、观摩课2、实验研究报告3、系列论文第二部分农村初中物理合作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探究一:测量牛奶,酱油,醋,塑料,陶瓷的密度《探究物质的密度》是一堂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课程,而在这一实施的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要与学生交流,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你讲得话题感兴趣,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农村环境开阔,资源优势明显,从学生身边的实例来讲,相信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只有学生参与讨论,才有和学生一起通过合作得到让学生掌握探究物质的密度的目的。有了讨论,就会有争议,这时通过动手实践来证明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合理安排小组,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理论能力强的学生搭档,相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还可采取竞赛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娱乐。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观察到现象,也就有对现象好奇的心态,这是通过现象看本质,会给学生以成就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又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由于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如牛奶,酱油,醋,食盐,陶瓷,塑料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合作探究测各种密度的实验后,总结测量方法,并可以归纳,密度测量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提升思维难度和广度,激发创新欲望,分组合作,可以4-6人做一个探究小组,形成竞赛抢答。1.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石块细线实验步骤:(1)用细线将石块栓好,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为G。(2)把石块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读出石块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计算出石块的密度。2用天平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小烧杯、水、石块、细线、溢水杯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小烧杯和石块的质量分别为和。(2)将溢水杯内装满水,并把用细线栓好的石块漫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使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3)用天平称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4)计算出石块的密度。3用量筒测定橡皮泥的密度实验器材;量筒、橡皮泥、水实验步骤:(1)将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2)将橡皮泥做成“小船”,使之漂浮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3)将橡皮泥压入量筒内的水中,浸没后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4)计算出橡皮泥的密度。4用刻度尺测定橡皮泥的密度实验器材:刻度尺、烧杯、水、橡皮泥实验步骤:(1)将烧杯内注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深度为。(2)把橡皮泥制作成“小船”,使之漂浮在烧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深度为。(3)把橡皮泥压入烧杯内的水中,浸没后用刻度尺量出烧杯内水的深度为。(4)计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探究二:自行车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合作探究自行车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作为农村学生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成为物理合作探究的素材有着很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探究(一)摩擦力.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摩擦力,锻炼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了解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们对结构比较简单,应用比较广泛的自行车进行了研究。研究方式:1、查阅教材进一部熟悉有关摩擦力的知识。2、拆卸、观察自行车的结构。找出与摩擦力有关的部分。3、询问老师、家长和修车师傅有关自行车的一些问题。4、亲自去骑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具体体会它的不同之处。5、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自行车的资料。6、分组分析讨论,大家合作,形成实验报告。探究内容:探究1、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自行车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种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都差不多。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大抵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自行车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第一种方法来增大摩擦-----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例如:图1:自行车的把手做成有花纹的图2:自行车的踏脚有花纹图3:轮胎做有花纹自行车也有一些地方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如:自行车上用来固定零件的螺丝和螺帽必须要悬紧,以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防止螺帽脱落(如图4)。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以增大闸皮和车圈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尽快使车停止(如图5)。图4:用来固定各零件的螺丝与螺帽旋得紧紧的图5:自行车上的刹车装置自行车上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大抵也有两种:1、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2、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来减少摩擦。采用第1种方法来减少摩擦的有:有车轮处装有钢铁制的滚动轴承,内有很多小钢珠。(如图六);采用第2种方法来减少摩擦的有:在转轴中经常上涂润滑油(如图七)。后来经过询问和研究,发现不止是车轮的轮轴处有钢珠,凡是能转动地方大部分都有。如:车头、脚蹬、中轴、后轮的飞轮等内部都有钢珠。图六图七摩擦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人骑车时手脚经常从把手和脚踏上滑下来,自行车刹车失灵,一旦行驶就停不下来。就算你要把自行车的零件拼装一辆完整的自行车也很难:因为自行车各部件的组合,都需要用螺丝、螺帽来固定,而没有了摩擦力,螺丝、螺帽就无法去固定那些零件了,因而也就无法用那些零件来拼装成完整的自行车了。另外,自行车的运动也是靠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自行车就会在原地打滑。探究2、自行车是怎样利用摩擦运动和停止的自行车是怎样利用摩擦运动的呢?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我们明白了: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的车轮与路面之间有摩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当后轮受到摩擦力大于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时自行车就能启动起来。那在行驶过程中两轮不都向前转吗?摩擦力方向怎么会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后轮是动力轮,骑车时脚用力蹬脚蹬,使后轮转动,但是轮子的接触面和地面之间没有相对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