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新时时期期打打工工族族的的新新问问题题——毕节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与思考毕节市就业局高枝建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全市辖7县2区,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8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达789万人。作为农业人口大市,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一直是全市扶贫攻坚、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之一。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成效毕节市地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石漠化严重,可耕种土地面积较少,是乌蒙山连片扶贫地区之一。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封闭保守的现实困境一直阻碍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为毕节市摆脱贫困落后、实现跨越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自此,引导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成了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全市劳务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通过各级政府部门近30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外出务工人数逐年递增,劳务经济总量逐年攀升,2012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712毕节市2003年—2012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单位:万人)57.457636675909913114717133455053547083111120126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期末在外就业人数期末跨省就业人数万人,其中跨省就业人数近126万人(见图1)。图1:受生活习惯、气候、企业工资待遇等因素影响,我市跨省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广州、浙江、福建、江苏、上海、深圳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见图2),初步估计,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年创劳务收入可达220亿元。图2:毕节市2013年跨省务工人数分布图广东浙江其他省区福建江苏上海深圳山东云南安徽3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所持续的20多年时间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人口流动的频繁性和随意性大大增加,政府部门的社会服务面不断扩大,社会事务处理的数量和难度也陡然剧增,致使既有的政策条例和行政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部分政府就业部门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身陷被动尴尬的境地,由此相伴而生的诸多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调查、分析和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实困境纵观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持续的20多年,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就业竞争力弱、就业稳定性差、权益维护难等现实困境,仍然严重制约着转移就业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一)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仍然偏低据初步统计,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年,低于全省7.03年,农村劳动者的平均文化知识水平更是不堪设想。此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也与企业的要求极不匹配。尽管我市自1988年起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却是从2006年获得省劳动厅批准后才开始的。2006年-2012年,全市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各类劳动者、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150万人次,通过培训已有34万多人取得了初级以上职业证书,但这与全市4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求相比,却显得杯水车薪、微不足道。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弱的现状仍未有明显改观,这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瓶颈。据笔者初步分析,造成我市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素质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针对农村“两后生”的中等职业教育水平较低。市教育部门公布了一组数据,“2008年,全市有37066人参加普通高考,仅有6810人考入本科院校,有9143人考入专科学校,有一半多的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他们理想的大学。2009年全市有初中毕业生12万多人,而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最多能容纳的新生不足4万人,有8万多人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这组数据叫人不得不对农村中学生的出路问题倍感担忧。2013年7月开始,我市全面实施“9+3”义务教育及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从秋季学期起,全部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让许多中学毕业未进入高中或大学的农村中学生看到了人生的路标。然而,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规模小、师资弱、资质低、专业科目少、开设专业实用性低的现状,再一次让问题陷入僵局。许多学生进入职校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拿到国家承认的相关技能证书,找到薪酬较好的工作,但市内的中职学校由于资质低,不能发放相关技能证书,且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的现象,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许多中5职学校得靠政府行政部门强行给学校压任务才能保证生源。结果却是,许多中学毕业的农村学生要么直接外出打工、要么到市外较好的职业学校求学,部分学生即便是进了本地中职学校,但却安不下心、稳不下来。待到毕业来临,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和部分初中毕业甚至是未毕业的学生一道,在独立择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实则令人堪忧;二是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紧缺。我市所辖县(区)自2009年实行“县财省管”改革以来,尽管县(区)政府有了相对独立的财政支配权,但由于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还不大,加上县级财政的匹配能力较弱,各县(区)财政投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能力十分有限。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各县(区)解决劳动技能培训的经费基本来源于上级转移支付的就业专项资金,而现阶段就业资金的支付范围除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外,还包括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刚性支出,由于近年来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的使用比例逐年剧增,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培训经费的支付空间,县级就业专项资金明显已是入不敷出、压力巨大;三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仍不健全。第一,在监督管理方面,市级培训管理部门因人手不够、上下级职能不顺等原因,对全市培训机构的管理往往仅限于每年进行一两次实地检查,年终审核一下资质材料,确定其培训资质而已,各县6(区)培训管理部门也因类似的原因,对培训机构很难做到实时督查、全程监管。第二,我市目前培训工作的基本流程是:省级下达培训指标→市级培训管理部门将指标分解各县→各县培训管理部门再将培训名额安排给有资质的各家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自行招生、培训→县级管理部门汇总培训资料和数据上报市级→市级培训管理部门汇总上报省厅。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直接产生的两个弊端便是:其一,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往往因无法提前获知、也无任何便捷途径获知培训信息而得不到培训。有的四处打听之后找政府,政府推给培训学校;找培训学校,要么名额满,要么过了期限,有时还要遭受冷言冷语;其二,各培训机构在近乎自制的状态下“各念各的经”,极易导致走过场、虚报造假等现象。第三,培训信息发布渠道窄、覆盖面小,培训课程单一、量少、时短,导致培训实效差、农民培训积极性低。在我市,培训信息发布缺乏面向大众的政府权威性平台,而培训机构发布的培训信息覆盖面更是极为狭窄,多数农村青年对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免费技能培训几乎毫不知情。且由于我市多数农村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的现状,更加剧了政府部门下乡找人培训难与城镇打工青年找政府机构培训难之间的矛盾。想培训的农村青年抱怨没有门路,而参加过培训的也在抱怨走过场。农民工对培训工作的态度由不满到茫然,再到冷漠,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工作被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我7们应充分认识到,培训模式的尽快改革,培训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统一和规范,以及培训监督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实则决定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成败。(二)农民工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外出农民工在维权、子女上学、就医、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矛盾仍旧十分突出,大大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农民工欠薪案件频发,吃苦卖力之后却又还要踏上茫茫讨薪路,而有的欠薪案件已远远不止拖欠工资那么简单,不法企业暴力镇压、推诿逃匿、甚至利用黑恶势力威胁殴打等恶性行为已超出了劳动部门的执法范围,也超出了善良本分的农民工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线。“跳楼讨薪”、“堵路讨薪”、“卖儿讨薪”等字眼一次次考量着社会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考。如何能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上迈出建设性的一步,挡住负面现象导致的农村劳动者向外转移就业意愿受挫甚至是因此步入歧途、报复社会等恶果的发生,不仅是劳动部门应深思的,更是政府各部门应共同研究探讨、及时加以解决的问题。此外,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让农民工在住房、子女上学、看病、养老等方面与城市脱轨,农民工在城市被边缘化,“人在心不在”成了农民工普遍的心理状态,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导致农民工常年处于候鸟式的生活状态,这既阻碍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果的巩固和继续推进,也严重制约了我市依托劳务经济加8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动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呈现出市外转移规模趋缓,返乡创业就业递增,政府有组织输出下降等变化。(一)市外转移就业规模趋缓在市内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幅将逐步趋于平缓。据人社部门初步统计,我市近年来在外就业人数2010年有130万人,同比增长32.6%;2011年有146万人,同比增长12.3%;2012年有170万人,同比增长16.4%。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我市市内农村劳动力资源因长期向外输出而大幅减少。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劳务输出工作至今已开展了近25年,我市在外就业人数已达170万,全市劳动力转移已由起初的无限供给转移阶段步入到现今的有限剩余转移阶段,大多数农村劳动者选择长期在外就业,过着近似于城郊居民的生活,有的甚至在外购置了房产,全家定居于所就业的城市,这造成每年可向外转移的劳动力资源逐年减少;二是市内大量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发2号文件的大力助推,我市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设施、新城区扩建等工程全面上马,催生了大量9就业岗位,大量农民工守在家门口便可实现就业,外出就业的意愿有所下降;三是市内工资待遇、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市外的差距明显缩小,吸引了本地劳动力就地就业。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市内平均工资待遇与沿海、江浙一带务工地的差距逐年缩小,市内工作环境和生活娱乐设施也有明显改善,出于生活成本、子女入学、照顾父母等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倾向于选择在市内就近就业。(二)返乡创业就业人数递增2011年,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达13799人,较2010年10863人增加了27%,2012年达18590人,较2011年增加了34.7%。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占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2010年为0.87%,2011年为1.04%,2012年为1.11%。今后几年,返乡就业和创业将逐步成为在外农民工的一大流动趋势。这一趋势与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城镇化带动”发展战略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之下,我市机场、高速公路、水利基础设施、旅游和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全面铺开,为本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重新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同时,在政府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的吸引,以及全市12个产业园区、100个小微企业创业园、24个特色小城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辐射带动之下,我市农民工10返乡创业人数呈逐年递增之势,返乡创业人数占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7月,全市返乡农民工已达20万人,其中6万余人成功实现了创业,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29万多人。(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渐以自发性为主近年来,我市各级就业服务部门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人数逐年递减,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劳动力通过自发联络外出就业。实际上,之所以形成这种现状,除政府部门服务功能不完善的原因外,更有着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