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2009-6-18【内容提要】本课题从挖掘和探寻经历百年发展历史征程的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出发,通过教育实践、调查采访、行动研究等多种形式充分开发适合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丰富内容,诸如学校创始人杜少如先生的艰辛创业历程和他的人格魅力及学校近百年来所培养的出色人才的成长过程等,并由此及彼,继续深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德育教育资源,从而给予孩子以成功的启迪、理想的熏陶、人格的感染、进取的勇气和成长的动力,学校通过组织师生进行认真地学习、充分地思辩、反复地实践和不断地总结提升,来缔造新时期堡小师生的形象。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探究设想,并逐步构建该课题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操作框架,从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推进二期课改的进程,培养学生在人格品质、思想修养和实践创新中的自主判断、选择、反思和践行的能力和水平,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成为热爱祖国、立足家乡、服务社会、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建设者。【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德育教育一、问题的提出(一)、理论意义1、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学生整个人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学校德育的升华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认识后,进一步养成其自发性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跨入社会后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但可以弥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而且是一个人一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期。所以,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2、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德”,《三字经》里就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西方先哲但丁也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全的人没办法用知识来弥补。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因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族精神是指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党中央对民族精神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科学的丰富内涵。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国际性大都市,必须要将下一代培养成为既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要在强化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强化德育工作,构建以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学校德育体系已迫在眉睫。因此主动应对时代对德育工作的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二)、实践意义1、当代学生生长在新社会,对中华民族反抗列来侵略的历史缺乏了解,对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缺少体会,因此往往缺乏民族自豪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尤为重要。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而校园文化最能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少如精神”是我们学校文化的标志,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堡小人成为优秀的崇明岛人。2、挖掘校史资源,弘扬校史文化,是校本德育的有力抓手。对于我们这所具有漫漫世纪历程的学校来说,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大力弘扬校史文化,将会极大地增强我们每一个堡小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杜少如先生是崇明岛人的鲜明形象,学校校园内建有杜少如祠堂,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爱国、爱家乡的实业家,可以成为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和开拓、进取、创新等现代精神的生动榜样,在校本德育工作中可起到凝聚、激励、儒化和教化等作用。3、我们学校历经百年沧桑洗礼,一代又一代的堡小人以历史的责任感,推动着百年老校长盛不衰。校园中的杜少如祠堂便是校史的见证,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杜少如先生反帝爱国、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不折不挠,是发展崇明的一代先哲和开拓者,他以睿智和胆略、毅力和勇气,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崇明人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少如先生的品质是学校百年发展的根基。我们摸着这个根基,领略他在推进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探索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学校尽快构建一个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三)、研究价值1、创新之处:二期课改的核心是德育。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弘扬少如精神为抓手,构建德育教育的校本课程和体系,全面推进二期课改,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提高对今后生活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进取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建设崇明生态岛的复合型人才。2、应用价值:虽然关于德育教育的理论较多,但是挖掘学校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在我校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德育教育中寻找到一个结合点,从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二期课改,培养学生在人格品质、思想修养和实践创新中自主判断、选择、反思和践行的能力,成为热爱祖国、立足家乡、服务社会、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建设者。二、研究的概况(一)概念界定1、历史文化是指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等各方面。2、学校历史文化是包括一所学校在创建、形成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具体有形的(包括学校的师生、环境、设施及其变迁、图文记载资料等)和抽象无形的(学校人——创建者、教师、学生的思想、校风、教育教学特色、社会的各方评价等方面)总和。3、堡小历史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我们学校是一所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有着优良的内部人文环境和卓越的教育教学氛围。如今学校已进入百年辉煌的灿烂时刻,我们通过思源进取,认真缅怀过去老一辈堡小人的奋斗历程,找到了学校百年发展历史的根基所在,这个根基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它是我们开拓进取、迎接未来的力量源泉。回顾学校发展的百年历史,有数不尽的堡小人在为祖国的振兴、家乡的发展无怨无悔地贡献着力量,因而,挖掘本校百年来的德育教育资源,调查历史名人少如先生的生平事迹,领略他在推进崇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探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寻健康的人格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有助于学校尽快构建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体系。使学校发展适应崇明经济的飞速发展,顺应当前全社会追求和倡导的和谐、发展的主流。(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围绕本课题的实践研究,逐渐探索堡小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寻求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建立一套相对应的管理监督评价制度和保障机制,从而使教育探索实践活动能真正起到教育人、优化人的良好效果。2、通过研究,探索利用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进一步提升堡小教师和学生的形象,达到提高学校师生整体思想素养、精神面貌和人格品质的目标。3、以杜少如精神为引领,形成一套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教育思想和一系列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覆盖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构建扁平化的德育管理平台。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为重,以生为本”的具体操作策略,从而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学校的声誉,实现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三)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堡镇小学全体学生。(四)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根据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特点,制定出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在少先队、班队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加以实施,根据实施情况的反馈,对这些措施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直至形成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教育调查法调查学校文化资源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主要要素,并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措施提供依据。在实施研究中,调查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过程,收集典型事例,作为修改、补充教育措施的依据。文献资料法收集了解我校历史中的优秀事例,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资料。阅读国内外有关“学校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学习其他德育工作者在开展此类研究时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作为本课题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基础。案例研究法通过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开展德育工作中教师教育、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典型事例的收集,归纳并提炼出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三、研究的实施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我们于2006年3月,对学校三、四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调查对象及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我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B、调查内容及状况报告如下:表一:学生品德行为情况调查表N=100人调查内容品德行为状况调查结果升国旗时庄重严肃,行队礼,能响亮、准确地唱国歌。会唱校歌。完全做到62人62%经常做到28人28%还需改进10人10%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尊敬父母,常为父母做家务。完全做到10人10%经常做到25人25%还需改进65人65%不嘲笑、不挖苦智障伙伴,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们。完全做到12人12%经常做到32人32%还需改进56人56%表二: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调查表N=100人调查内容意识状况调查结果你是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关注8人8%有时关注65人65%不感兴趣27人27%你喜欢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吗?非常喜欢78人78%无所谓16人16%不感兴趣6人6%你知道中国的端午节的历史来历吗?十分明白22人22%了解过71人71%不感兴趣7人7%表三:学生对我校历史文化资源了解状况调查表N=100人调查内容了解状况调查结果你了解校园内的杜少如祠堂吗?非常了解3人3%有所了解20人20%不了解77人77%你了解杜少如的事迹、精神吗?非常了解1人1%了解不多15人15%从没听说过84人84%通过对我校三、四年级100名同学进行思想品德现状的调查之后,我发现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从表一中可知,大多数学生有热爱祖国、尊重国旗国歌、热爱学校的意识,但学生情感比较冷漠,主动招呼老师、体谅家长分担家务活的不多,伙伴间关心帮助不够,以自我为中心的较多。从表二、表三中可知,大多数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三字经》、《弟子规》朗朗上口更受学生喜欢,但对学校历史文化资源(杜少如祠堂、杜少如的事迹、精神)了解的学生很少,可能是因为我们之前从没有对学生作过相关的介绍。2、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A、教师方面:由于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重智轻德现象依然较为严重。教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不少教师忙于抓学生成绩,缺乏对新时期小学生心理特点、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德育规律的研究,学校德育工作观念滞后,方法陈旧单一,说教偏多,互动不够,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为学生喜闻乐做,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B、学生方面: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全家人关注的焦点,由于家庭娇生惯养,他们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从小养成自私、斤斤计较、不懂宽容谦让的个性特点以及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家长正因为宝贝子女,事事只知道自己付出,不对孩子要求,造成了孩子在家不尊重父母和长辈,对父母和长辈缺乏关爱之心。C、家庭原因: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知识少,方法简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当今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也缺乏正确的引导,这对孩子潜移默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D、社会原因: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良莠混杂。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有悖社会公德的种种丑恶行为;媒体上各种暴力、色情内容的画面;迅速发展的网吧,都给学生以负面影响,严重地冲击着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