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高职工学结合实践体系的构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农科高职“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郭静2来景辉张堂田(安徽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101)摘要:“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宿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创新提出的培养模式。“二定制”是指学生的先定向后定位培养,三段式是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个阶段。该模式是以企业和学生为主体并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共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让学校得以发展、企业得以人才、学生得以就业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工学结合模式的实现载体,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等。关键词:农科高职;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行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核心和关键。基于农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与企业用人的技术专长性的矛盾,我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重视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企业岗位技能需要,创新性的建立了“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定制”,即在一年级定向培养,在二年级定位培养[1];具体而言,就是学生经过一学年专业基础课学习,对本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后,根据自身条件、能力、兴趣爱好确定一种职业方向(如动物科学专业有养殖技术方向、疾病防治方向、服务与营销方向);在二年级经过一学年的专业课学习和多循环的专业技能训练后,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确定一个具体岗位。“三段式”是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个阶段,即第三、四学期的多循环专业技能训练合作阶段,第五学期的定岗职业能力实训阶段,第六学期的顶岗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预就业阶段(如图1)。1.教育部高职高专动物生产教指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JZW1100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基金支持(20101393)。2.郭静(1972--),女,安徽砀山,农学硕士,副教授,安徽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农艺系副主任,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和作物优质高产栽培。E-mail:1442063944@qq.com2一年级在学校进行。二年级开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阶段以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训练为目的,实习计划和内容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制订,教师和企业的技术员共同指导,企业只提供实习环节,不提供任何报酬。可直接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在企业进行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实行循环轮岗实习,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掌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第二阶段即第五学期以学生、学校、企业为主体,建立校企共管的企业班,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确定和企业工种岗位的需求,校企共同设计教学和实训内容。这一阶段,学生接受双方管理,企业仅提供学生的生活费。学生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定岗实习,实施产学结合,掌握预就业岗位的职业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零距离”对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即第六学期学生以准学员身份与企业签订合同,进行顶岗生产实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企业提供略低于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学校只起到监管、协调的作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农科特色。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实验实训项目的安排上,要根据种植业、养殖业季节性强、周期长特点进行,以做到有的放矢。在实训时间的安排上,可打破学期界限进行[2]。根据畜禽流行病学的特点和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情况,在实训内容的安排和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年际间会有一定差异。二、“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立足之本,其体系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3]。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素质培养定方向专业技能培养第1、2学期第3、4学期校内外基地第5学期校内外基地职业技能训练定岗位第6学期校内外基地职业综合能力实训顶岗实训种子经营种子检验种子繁育种子加工栽培植保图1“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示意图(以种子生产和经营专业为例)定岗训练循环轮岗训练3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构成[4]。(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高职教育应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实践教学体系应突出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上[5]。在探索“二定制、三段式”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真正了解了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而倒逼学校进行深度的教学改革。学校组建了由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与教改指导委员会”,把学校培养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目标定位于行业、企业的需求上,确定了以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中心目标的能力本位专业教学设计方案。这种方案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办学关系,以维护校企双方的办学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安排按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原则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安排各实践环节[6],构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内容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7]。“两定制、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传统的课堂实验、校内外实习、毕业设计的三段式,对课堂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训、职业技能培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配置。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四个结合”,即教学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顶岗劳动与专业学习结合、实际生产与理论学习结合[8]。该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创新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与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是实践教学的保障。1、优化师资结构,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团队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实践教师的正确科学指导,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悉生产领域、实践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障实践教学的必须条件。学校专业教师一般实践经验不足、技能不够全面,而农业企业技工虽技能较强,但一般缺乏专业理论。在“二定制、三段式”的合作模式过程中,根据这些特点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师资力量,汇聚双方师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优势,克服校内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矛盾,有效构建校4内外“双师”结构团队。首先,注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员队伍。注重对其培训,本院涉农类各实验室实验员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技能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其次让学院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或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这样他们在更加了解企业社会所需的同时,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大大提高。三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指导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指导能力和水平。2、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质,而此“三性”的彰显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取决于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良性管理[9]。大力整合各种资源,扎扎实实地建设各专业的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工场(厂),创造模拟的职业岗位训练环境,满足学生各种层次实验实训的需要,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学校投入、结合项目建设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逐步改善提高实验实训环境条件。2006年我院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园艺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动物科学实训中心2009年、农业工程技术实训中心2010年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结合这些建设项目,购置了一定数量的实验、生产实训仪器和设备;和宿州市农委共建了宿州市高科技示范园等实训基地。校企深度合作,依靠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美誉度较高的涉农企业建立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多年来先后与大北农集团、中粮集团、南京雨润公司、宿州市农科院、天益青种业、隆平高科等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共同进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依托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指导力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实用技术,学生的应用技能大大提高。(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管理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员的管理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实践教学的监督和评价等。成立由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负责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保障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实践教学检查和监督有章可循。“两定制、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学院、5系部和实习基地的三级管理机制[10]。三级分别对应了高职实践教学的三个年级,第一级是院级,重点是一年级学生基础理论课的实践锻炼,由学院实训中心负责;第二级是系级,重点是对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习实训,由系部负责,采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外基地进行;第三级是实习基地级,重点是对三年级学生的毕业定岗实习和顶岗锻炼,主要在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由企业和系部共同负责。“两定制、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牵扯到学生、学校和企业,为了创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也为了服务学生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该模式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就业单位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提高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效。三、“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效几年的实践证明,“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树立以企业和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二定制、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以企业和学生为主体,校企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等。在学生的个人发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企业资源供学生、教师实训锻炼,推动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的转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推进专业教学的深度改革;学校把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到企业,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体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主体各方在不同阶段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可操作性强。企业在低成本支出的情况下,获得了满意的人才和社会美誉度,学校也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学生在工学结合期间的工资报酬和生活补贴,可部分解决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同时其职业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对企业及岗位的适应性大大增强。(二)整合校企资源,实践教学条件大幅提高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均具有较大规模,行业影响力大,有着丰富的企业资源、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广阔;这种合作克服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基地建设不足的弊端,利6用企业的设备、技术力量、工作任务、科研项目等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训条件、搭建更广阔的事业平台,也为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条件;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培训员工、开发项目、联合攻关等,合作双方各施所长、各得所需,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提高,真正实现了“双赢”。(三)拓展就业平台,实现学生有效就业在“二定制、三段式”的合作模式中,满足“定位”的定岗、顶岗训练基地一般由区域行业若干家企业组成,可提供相对丰富的岗位群及岗位数,在满足学生定岗、顶岗实训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二定制、三段式”工学结合模式是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农业行业特点和我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再实践、再探索逐步积累而形成的,“二定制、三段式”培养模式让学校得以发展、企业得以人才、学生得以培养,校企合作实现了“三赢”。参考文献:[1]张堂田,来景辉,朱丽君.高职院校“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