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学习图纸及相关规范,组织图纸预审。(2)根据工程特点做好分项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准备工作。(3)编制详细施工方案2、组织准备工作(1)安排好各参建管理人员根据个人职责做好相关准备工作。(2)落实机械设备、劳动力及材料。3、现场准备工作(1)清理现场,搭好临时设施。(2)施工用水、电引至施工现场,并根据平面布置搭设到位。(3)引入测量控制网点和水准点,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二、施工测量及放线平面定位及其标高的控制1)基点、线交接在现场准备工作期间,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一道共同核对建筑总平面图、定位基准点、水准基点及高程,并逐项交接。2)平面轴线定位及竖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轴线控制网在施工准备阶段,由测量工程师根据总平面图和基准点坐标定出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并绘制单位工程现场轴线控制图及测量定位成果图,在单位工程四周合适的位置埋设控制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妥当地保护。定位过程中,除了依据控制点定位以外,还应将定位结果与已有桩位对应检查,不符要求处应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等有关单位提出,并妥善解决。(2)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测设本建筑物的±0.000,与室外自然地坪相比较,最终确定本建筑物±0.000的标高。(3)测设仪器及方法平面控制网测设采用经纬仪,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仪进行测设。采用常规方法,如: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等。3)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基础施工完回填土结束时,在控制线交叉位置浇筑混凝土墩并在混凝土墩上埋设控制点钢板,待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上人强度时,按照轴线网,并依据该轴线网在控制钢板上刻画出控制点,作为以后上部各楼层施工时的控制依据;当然,为了使该控制点能够逐层向上传递,在每层的该位置相应地留设200×200传递孔。此时,控制点向上传递,采用线锤吊线的方法。4)建筑物的竖向测量及垂直度控制、楼层标高控制(1)轴线网引测(垂直度控制)底层以上各楼层的测量放线,运用经纬仪综合测控技术,完成各控制点的投设工作。首先用经纬仪将控制点投测到楼层,再到楼层根据角度闭合法、距离闭合法检查该控制点的准确性,确定其精度符合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后,才能作为施工层放线的依据。轴线引测的准确性是垂直度控制的基础,由于各控制点的引测,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垂直的,因此每次放完轴线后,即可通过技术复核得出各边沿位置的垂直度偏差,并逐层绘制测量定位(放线)成果图;由于每层引测的基点都相同,因此控制住了每层的偏差,实际上就是控制住了每层的垂直度,乃至整个建筑物的垂直度。(2)高程传递首先用经检定合格的钢尺从基点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各操作层,每个工作段2个,然后在该工作段以该引测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引测至各施工点。为了保证各工作段之间标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除楼层的第一个工作段以外,以后各工作段的控制点引测到操作层之后首先必须水准仪校核本工作段的高程(标高)引测点与前一个工作段的标高引测点之间的吻合性,符合要求之后,方可继续本段的其它标高引测工作。5)沉降观测为了观察本建筑物的沉降程度,设置沉降观测点以观测其是否沉降均匀,沉降观测点的位置,以设计人员指定为准。水准基点设在离开建筑物30米远的合适位置,沉降点埋设后要作好保护,以免在施工中遭受损坏而影响观测成果的连续性,沉降观测的时间和要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点位置图及观测路线图,待与设计人员或现场监理商定之后确定。6)测量成果及精度要求测量基准点是上部结构定位放线的依据,因此各基准点必须精确投设,用经纬仪,2个测回较差应≤2mm,并取中数作为控制值;各控制基准点投出后,应根据图形关系检查角度、距离和方向等相互关系。主楼中凡一条线上有3个控制点时,应3点共线,偏差不大于2mm;距离误差1/15000,标高点校核,采用水准仪观测,其偏差不超过2mm;角度观测,用经纬仪,每个角2测回,其误差不大于±9”~15”三、基础施工方法(一)土方工程1、土方开挖(1)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开挖时注意挖制开挖深度。基坑(槽)按1:0.30系数放坡,每边留工作面300mm。(2)土方开挖时基坑、基槽四周1m范围内严禁超载堆放,开挖应随挖随清,挖至设计标高组织有关单位验槽后进行基础垫层施工。2、土方回填(1)采取人工分层回填,机械打夯,实验选定土壤最佳含水率,分层回填厚度控制为250mm,干密度检测值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打夯机一般选择蛙式打夯机,每层夯打至少三遍,每层夯实时要求一夯压半夯。(2)填土利用挖土,当深浅两坑相连时,应先填夯深的,填至浅标高时,再与浅的一起填夯。如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3)基槽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回填土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打墙挤歪。(二)基础施工1、施工顺序校核轴线并放线→基坑开挖→清理基坑→验槽→垫层砼→基础定位→绑扎钢筋→模板、混凝土→基础柱、连系梁→基础验收→土方回填。2、基坑放线之前根据桩基础平面控制图进行轴线的校核,确定各轴线的位置,再根据设计尺寸,确定基础的位置,基础按1:0.3系数放坡,确定基坑开挖线的尺寸,然后进行放线。3、基础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在钢筋、模板分项完成后,应再次复核各轴线,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做好评细的隐蔽记录。4、柱承台及基础梁模板利用土壁作支撑点,满足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四、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工程为砖混,砌体部份采用页岩砖,因此控制砌体质量至关重要。(1)砌筑的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弹线→排砖→连结门、窗口→清扫→检查→验收。(2)首先根据图纸尺寸弹好轴线和门窗洞口位置,并将砌筑部份清理干净,浇水湿润。(3)砌体采用双面拉线砌筑,以便控制墙体平整度和灰缝平直度。砌筑前在框架柱上立好皮数杆逐皮拉线砌筑,每工作班砌筑高度不大于1.8m。(4)砖要提前2天浇水湿润,砂浆应按施工配合比计量配制,砌筑砂浆必须留置试块。(5)砌筑时控制合筋灰长度不大于500㎜,竖缝宜采用加浆砌筑,再灌浆密实,竖缝应上下垂直无通缝瞎眼现象。所有灰缝勾凹缝处理,以加强墙体观感质量,有利于抹灰面的粘结。(6)电气穿墙管预埋采用弹线切割开槽法施工,不得随意敲打破坏墙体。(7)按设计要求墙长大于5.0m留置构造柱,构造柱处砌筑按马牙槎要求先退后进砌筑,并按要求留置穿墙筋,便于构造柱加固。(8)当填空填砌至梁、板底时留100~180㎜高,待填充墙沉稳后(约5~7天),再用预制C10砼斜边形砖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度左右,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填密实。(9)砼块的品种,强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强度评定必须合格。预埋钢筋的数量、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一皮砖。留置的构造柱位置应准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的砂浆应清理干净。(10)工程质量允许偏差项目控制范围(单位:mm)轴线位移≤8基础、墙体标高≤±10垂直度(层高)≤3垂直度(全高)≤15表面平整度≤6门窗洞口高度≤±10、-4门窗洞口宽度≤±4预留构造柱截面≤±8外墙上下窗口偏移≤102、模板工程(1)模板工程工艺流程绑扎柱钢筋→支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拆模→支梁模及现浇板底模→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拆模(2)柱、梁及现浇楼板的模板按一级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进行制作和安装。均使用竹胶合板加50×100木枋背棱。(3)为保证质量,柱梁交接处、梁板交接处等异形部位给予定型化处理。板缝用高强快干水性腻子填补后,贴胶带纸防止漏浆。(4)水平构件模板支护体系为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跨度大于4米的构件,按规范要求起0.2%的拱。(5)柱及梁侧模配备一层楼,板、梁底模及楼梯配备两层。模板隔离剂使用水性皂类隔离剂,力争一次刷涂成型,以免污染钢筋或影响抹灰质量。(6)本工程模板拆除必须申请办理模板拆除施工令,拆除时间由该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确定拆除时间的原则:底模跨度大于8米的梁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跨度不大于8米的梁和跨度大于2米而小于等于8米的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跨度小于2米的板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后方可拆除。侧模: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面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砼强度由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决定。(7)梁板模板质量要求控制在以下偏差范围内:轴线位移3mm柱面垂直度3mm板面平整度≤2.5mm相邻板面高差3mm截面尺寸偏差≤+2、-4mm3、钢筋工程(1)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按图纸要求编制、审核下料单→钢筋制作→现场绑扎→焊接→垫保护层→成品保护(2)钢筋制作在现场进行,在施工现场设制作间。钢筋的断料、弯曲、调直等加工全部用机械进行。(3)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本工程钢筋接头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接头位置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采用对焊(≥φ12mm)。(4)钢筋全部在施工现场绑扎成型,绑扎前先行试摆,检查箍筋数量、主筋型号、骨架长度、弯起点位移、弯钩朝向等各项指标合格后进行正式绑扎。(5)受力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柱钢筋使用“U”形卡;梁板钢筋使用比结构砼强度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控制。现梁板负筋用铁马凳定位。(6)柱与梁钢筋骨架连接处,增加一个附加箍筋,并与梁、板钢筋进行焊接,以保证定位准确。(7)钢筋绑扎质量要求控制在以下偏差范围内(单位:mm)网的长度、宽度≤±10网眼尺寸≤±20骨架的长度≤±10骨架的宽度、高度≤±5受力钢筋间距≤±10受力钢筋排距≤±5箍筋、构造筋间距≤±20钢筋弯起点位移≤20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移≤5焊接预埋中水平高差≤+3、-0基础钢筋保护层≤±10梁柱钢筋保护层≤±5墙板钢筋保护层≤±34、砼工程(1)投料顺序:石子→水泥→1/3用量水→砂→2/3用量水。(2)砼使用350L型自落式搅拌机,在现场搅拌,搅拌好的成品用斗车运至浇筑现场。(3)柱、梁砼用直径50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现浇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其它小截面零星构件用直径35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4)砼浇筑完毕,待终凝后立即覆盖浇水养护。养护期不低于14天,且保证砼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5)柱砼施工缝留置于梁底20—30mm范围内;梁、板砼沿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置于次梁或受力较小的构件跨中1/3处;楼梯随现浇板现浇,将施工缝留在比工作面高三步左右的地方。(6)砼配比由实验室试配,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并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试块。(7)为避免大面积楼板在施工期间出现收缩裂缝,在砼接近初凝时进行二次振捣和表面抹压,使得收缩裂缝和表面风裂得到有效的控制。(8)砼拆模后,用手提砂轮机将砼表面的接缝、纹理及预埋孔洞周边打磨平整,提高清水砼质量。(9)在砼强度达到1.2N/mm后进行上一层施工,并注意分散施工荷载。(10)砼工程质量允许偏差项目控制在以下范围(单位:mm)轴线位移≤8标高(层高)≤±6标高(全高)≤±25截面尺寸≤+5、-5垂直度(层高)≤3垂直度(全高)≤15表面平整≤55、主体分部工程各分项工程技术保障措施(1)模板工程①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详附图。②模板能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浇砼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产生的负荷,施工时严格按方案图进行拼装、支撑。③模板在木工车间一次制作成型,不允许在安装现场进行加工,以免木屑进入模内,影响工程质量,柱模在底部设20—25cm清扫口,以便清理柱底。④模板支撑必须加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⑤浇捣砼时应有专人护模,发现异常现象及进处理。⑥严格控制结构柱、梁、板的拆模时间,保证拆模时其砼应有足够的强度,模板拆除后即进行板面清理,修整,涂上脱膜剂后再投入使用。(2)钢筋工程①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详图②进场钢筋均核查牌号和出厂合格证,并分规格堆放。③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绑扎(焊接)钢筋,构造柱钢筋在砌墙前先绑扎。现浇板钢筋在受力主筋下方设铁马凳,保证其主筋位置准确。④对所有进场的钢筋均要做力学性能复试,焊接要做焊接试验,钢筋还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单。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