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常规足月新生儿(fullterninfant):是指胎龄满37周~42周(260~293天)出生,体重2500g以上,身长47cm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出生到满28天,此期是由胎儿依赖母体转为独立的适应阶段。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差,特别是新生儿早期(出生一周内),易受外界刺激而致病,死亡率高,故必须加强护理。新生儿护理常规:一、病室要求二、维持体温恒定三、喂养四、五官护理五、皮肤护理六、脐部护理七、观察病情八、沐浴和抚触九、预防院内感染十、安全一、病室要求:1、病室内要阳光充足,室温22-24℃,湿度55-65%为宜。2、有条件应安置空调,以维持室温恒定。3、每日通风2-3次,保持空气清新。二、维持体温恒定1、腋表体温为36~37.2℃,一般控制在36.5~37℃。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根据外界气温变化随时观察体温,体温过低时可裹紧包被,体温过高,可解开包被散热。三、喂养1、母乳含有婴儿出生4-6个月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要坚持4-6个月的母乳喂养。2、母乳喂养可促进乳汁分泌及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3、实施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喂奶的时间、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24小时内健康新生儿一般进行8-12次哺乳,每次吸吮不少于30分钟。四、五官护理1、眼:眼睛红肿、分泌物多时(与产妇阴道炎有关),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眼药水。2、耳:耳部保持干燥,经常更换卧位,防止耳部受压。3、鼻:鼻尖处看到的白色斑点叫栗粒疹,是由于皮脂腺未成熟,皮脂凝聚在皮脂腺内阻塞所致,2周内可消失。4、口:口腔黏膜柔嫩,一般不做常规擦洗,更不能挑破“马牙”或“板牙”,如有鹅口疮,可用1%苏打水清洗或涂抹制霉菌素甘油,每日2次。什么是马牙?宝宝出生后3-5天,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米粒大小的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像小马驹口中牙齿,俗称为“马牙”或“板牙”。新生儿之所以出现马牙,是因为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造成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一般2-3周后会逐渐消失。五、皮肤护理1、新生儿皮肤薄、嫩,皱褶处易糜烂或感染,故应做好皮肤护理,每日沐浴并更换衣被一次。2、新生儿毒性红斑:又名变应性红斑,新生儿荨麻疹,为新生儿常见疾病,约有30%-70%新生儿可发生此病,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短暂性皮肤病。出生2周内发生,全身散发。本病有自限性,且无严重并发症,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涂抹含有氧化锌的护臀膏,对皮疹较重,分布广泛者,遵医嘱给予处理,可外用儿肤康、炉甘石洗剂等,使皮疹较快消退,有利于解除家长紧张心理。室内禁止摆放鲜花以减少过敏原,病室内每天通风换气。3、为新生儿勤翻身、勤换尿布、勤擦洗,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经常更换体位,避免背部及臀部长时间不透气。4、新生儿衣物要选用柔软、棉质的,用温和洗涤剂清洗,且一定要冲洗干净,尿布宜柔软宽松。六、脐部护理1、婴儿出生后要观察脐部有无出血。2、脐部保持清洁、干燥。3、脐带大约3-10天自然脱落,每天用一次性聚维碘酮消毒棉棒或75%酒精从脐带根部呈顺时针消毒脐带及周围皮肤,直到没有渗出物为止。4、脐部如果出现脓性分泌物,发臭,皮肤红肿甚至发热多为脐炎,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七、观察病情1、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哭声、面色及对外反应。2、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40-50次/分,心率120-140次/分,如发现:60次/分<呼吸<20次/分,160次/分<心率<100次/分,应立即通知医生。3、体重:出生后生理学性体重逐渐下降,下降范围一般≤10%,4天后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若下降超过10%或10天未回归到出生时的体重,说明摄入量不足或新生儿有疾病。4、排便:注意尿量及颜色,如尿裤上出现粉红色尿,说明入量不足,要增加哺乳;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会有墨绿色胎便排出,要观察次数、形状及量。5、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红细胞破坏生成胆红素,肝功能不完善,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肠道吸收胆红素增加。早开奶,提供充足奶量,可刺激胃肠蠕动,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肝肠循环,有助于减轻黄疸程度。八、沐浴和抚触沐浴:1、水温:38-40℃,用手腕试水温,或用水温计测量。2、脸部:由内眼角向外眼角清洗眼部,清洗嘴周围及面部。3、头部:用拇指和食指将宝宝耳朵向内盖住,柔和的按摩冲洗。4、身体缓慢入水,由上而下,最后清洗臀部,注意清洁褶皱处。5、脐带护理:出水后尽快擦干身体,用一次性消毒棉棒或75%酒精从脐带根部呈顺时针擦拭。八、沐浴和抚触抚触:1、沐浴后或睡前抚触,抚触时间10-15分钟,每天2次为佳。2、室温最好在28度以上,可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使新生儿保持愉快的心情。3、洗净双手,把婴儿润肤油倒入手中,顺序由面部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九、预防院内感染1、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病床边挂速干手消毒液。3、新生儿使用的一切医疗器具,都应做好使用前的消毒灭菌工作。听诊器、体温计用后消毒,眼药水固定使用,一瓶眼药水使用的时间不超过一周。4、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以及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进行隔离,诊疗用品专用,接触患儿应穿隔离衣,戴帽子、手套、口罩。十、安全1、为确保新生儿的治疗安全,佩戴的腕带住院期间不要摘掉。2、嘱患者和家属看管好宝宝,不要让不熟悉的人抱走。3、在床上喂奶时要加起床档,防止宝宝坠床。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