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大作风的历史作用及当代价值摘要:党在七大上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以后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自身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党面临着新世纪新阶段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严峻考验面前,三大作风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妥善解决好这些矛盾、成功经受住这些考验,加强全党的团结,加强党同人民的团结,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其现实意义非同寻常。关键词:三大作风,历史作用,当代价值,执政能力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党在深刻总结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过程中经过实践而总结提出的。一、三大作风的基本内涵和历史作用所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就是要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找出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怎样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党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问题。针对一度出现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倾向,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并把它作为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他说:“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⑴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同一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我们党已有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在他们之中存在着各种不纯正的思想。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⑵所谓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作风方面的体现。“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去争取革命事业的胜利。“总之,应该使每个同志都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⑷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坚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自己和别人的缺点进行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批评,达到澄清思想、分清是非的目的。这是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为了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我们党大力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开展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⑸三大作风是党的工作作风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正确解决了怎么样对待革命理论,在工作中依靠谁,以及怎样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问题。三大作风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革命斗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就没有客观的依据和标准。不贯彻群众路线,不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智慧,不引导群众关心和监督党的工作,实事求是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一句空话。不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脱离,就从根本上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脱离了群众。七大第一次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作了理论上的全面概括,赋予了它完备的形态和深刻的内涵。这既体现了党的成熟与壮大,又反映了当时斗争的迫切需要。历史已经证明,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战胜强大敌人的强有力的精神武器。它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渐渐形成,不仅保证了延安整风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也保证了党的七大的成功召开,使大会成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保证了全党的团结以及党和人民的团结,进而保证了革命的胜利。同时,三大作风成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党的建设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三大作风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发展1、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赋予了党的三大作风以新的内涵。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所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及时提醒全党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防止党执政以后发生腐败现象,“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⑹“两个务必”给全党提出了经受执政考验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对三大作风的丰富发展,赋予了三大作风以新的内涵。2、建立新中国,标志着三大作风建设进入了执政的新时期。1949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央及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全党全军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的指示》,目的在于使党迅速适应执政的地位,适应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的需要,克服党员干部中那些强迫命令、脱离群众的作风以及享乐腐化的思想和行为,克服官僚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在随后开展的“三反”运动中,揭露和处理了震惊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件。“三反”运动结束后,又针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仍存在着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实际,开展了“新三反”斗争。党在作风建设上进入了执政的新时期。3、八大前后,对执政党作风建设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八大高度重视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三坚持三反对”,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八大的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者经验主义的偏向”⑺。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正式写进了“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还提出,为了保持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为了及时地帮助同志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必须大大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鼓励和支持由下而上的批评,禁止压制批评的行为。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阐明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强调必须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团结的目的。这标志着对执政党作风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4、改革开放,使党的作风建设在“文革”后实现了真正的转折。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一再强调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明确指出,党风建设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是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需要,是全社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十三大提出的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路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党的十五大上还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飞跃成果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是党的作风建设在理论上、实践上与时俱进的里程碑。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是“七一”讲话中关于党风建设的延伸与拓展和进一步具体化。《决定》既是80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经验的概括总结,又是当前针对党风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和纪律规范,更是80年来党风建设在理论上、实践上与时俱进的里程碑。《决定》中论述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提出了党风建设中一系列具有政治坚定性、历史延续性、客观必然性、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感的要求和任务。《决定》深刻分析了党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党风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的原因,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所必须坚持和必须反对的东西,提出了保证《决定》贯彻落实、党风建设得以有效地加强和改进的措施。三、三大作风对于执政的共产党的当代价值三大作风指明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指明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关乎到党自身的健康成长、壮大和发展问题。在党面临着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国外党内党外错综复杂的矛盾和考验面前,三大作风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妥善解决好这些矛盾、成功经受住这些考验,其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尤为重要。1、加强三大作风建设是维护党的性质、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三大作风建设是维护党的性质、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加强党的三大作风建设,有利于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有利于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总之,有利于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2、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我们党80年来最基本的经验。针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对中国革命造成严重危害的深刻教训,毛泽东早就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曾把理论联系实际看作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他还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⑼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能不能把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⑽“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⑾。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⑿。这是总结我们党80年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当然也是改革开放20多年最基本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在新世纪里,我们党要实践“三个代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而解决好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则离不开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3、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和鱼水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用小半加步枪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