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章远,ZhangYuan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100101刊名:中外能源英文刊名:CHINAFOREIGNENERGY年,卷(期):2009,14(7)被引用次数:1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刚强.余瑞祥.贾凤珍内蒙古能源战略与经济发展-中国能源2006,28(10)进入21世纪,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日显突出,作为能源大省的内蒙古自治区,在未来能源战略格局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角度,阐述了内蒙古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实现内蒙古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变.2.学位论文刘印铁冷战后韩国的能源战略及其绩效2008能源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在当代,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能源要素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乃至外交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韩国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到90年代加入富国俱乐部,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作为一个资源极度贫乏国,韩国保障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的伟大壮举更是令世界慨叹。然而,这其中功不可没的当属它的能源战略。新世纪,面临世界能源的紧张局势,能源战略的地位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能源战略、制定一个更完美的能源战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本文以冷战后韩国的能源战略为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韩国的能源战略进行全面的分析,一方面对能源领域的研究增加一个砝码,另一方面期待拙著能对包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制定能源战略时起到微薄的作用。首先,在详细了解能源战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索韩国制定能源战略的背景依据,从而揭示其制定能源战略的“秘密”。其次,在分析韩国能源战略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韩国和其他各国在制定能源战略时提出一个警示。最后,在分析其能源战略走向的基础上,综合前文,指出其可借鉴之处,这里主要以中国为例,指出其在制定能源战略方面如何学习韩国,借鉴韩国。在进行上述研究时,总体上采用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还采取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全面以重点相统一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得当的。3.期刊论文杨刚强.余瑞祥.贾凤珍内蒙古能源战略与经济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6,25(6)进入21世纪,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日显突出,作为能源大省的内蒙古自治区,在未来能源战略格局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角度,阐述内蒙古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实现内蒙古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变.4.学位论文钱淑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财税政策研究200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在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09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地区结构;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正在深化,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给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不利影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中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不协调,收入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已经显现。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速度型向集约化、效益型的转变,特别需要政府从国际竞争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适时地制定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而在政府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与税收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提高和扩大,其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探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制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和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现阶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首先分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包括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接着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然后说明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过程,探讨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及启示,并着重分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又不同于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增长”变为“发展”具有三大意义: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全面。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地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党和政府则要积极的引导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作为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政府投资、进行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要求。就转变增长方式而抓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后阐述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2)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部分主要分析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能源消耗过大,增长方式粗放,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没有把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长期不足,投资消费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本资源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品牌缺失严重;企业海外投资困难重重等等。(3)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本部分首先提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入手,其中最重要的推进路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能源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政等。接着着重阐述了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每一路径具体采取的措施。最后对上海市环境保护、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理论,采用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和环境质量指标三方面的数据,分析了上海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初步结论:1992年以后,上海经济和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绝大多数的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环境基础设施大大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上海大致在1993—2001年间已经走出“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拐点,人均生产总值约在2000~5000美元之间,实现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对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1978—2004年上海市能源消耗与GDP的历史数据对该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理论的推论,并利用模型对上海市“十一五”时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预测:预计“十一五”期间,上海市能源消费仍会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上海市能源消费将达到1亿吨标准煤。(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选择的国际经验。本部分首先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其他OECD成员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环境、能源、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中采取的财税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了分析,然后归纳得出我国在制定能源和环境财税政策中的启示:政府应给予能源财税政策高度重视;形成能源财税政策体系,为我国能源战略提供保障;加强法规建设,鼓励能效提高;建立专项基金,为能效提高提供资金保障;应尽可能取消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同时寻求其它政策措施来解决补贴支持的社会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进行更好的定价措施,通过其他政策方法,解决随后的社会和分配问题等等。(5)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下的财税政策选择。本部分首先阐述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因此提出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在刺激经济、提高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支持和鼓励节能、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调节收入水平、推动企业“走出去”和构建节约型政府方面采取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5.学位论文余达文基于弹性系数法的能源发展模型与决策研究2007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能源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科学的能源战略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能源是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领域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会不断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为了实现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必须站在能源战略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了自然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能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经济学角度,研究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问题,为能源战略的制定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结合重庆市能源资源状况,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