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提出课程开发的“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4.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坦纳D.斯宾塞6.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A.科技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7.“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A.塔巴B.斯藤豪斯C.皮斯特D.坦纳8.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A.言语表征B.形象表征C.实物表征D.符号表征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A.比较组织者B.陈述性组织者C.说明性组织者D.先行组织者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A.基本性B.预备性C.要素性D.启发性11.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A.机器教学B.程序教学C.强化教学D.编程教学12.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领域”和()A.技能领域B.社会性领域C.情感领域D.语言领域13.当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即是A.永恒主义课程B.知识论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D.学科中心课程14.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A.提示型教学方法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课堂讨论型教学方法15.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泛智论B.经验论C.文化论D.兴趣论16.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与()A.方法B.过程C.学生D.教师17.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A.连续性B.顺序性C.整合性D.螺旋性18.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经验课程D.学科课程19.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可称为()2A.直线式课程B.螺旋式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20.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A.分组学习B.个别学习C.同步学习D.交差学习21.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称为()A.课程计划B.课程变革C.课程实施D.课程采用22.真正的课程是老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这是课程实施的()A.拒绝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忠实取向D.课程创生取向23.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称为()A.目标本位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24.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种评价称为()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质的评价D.量的评价25。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这种课程研究的方法称为()A.量的研究方法B.质的研究方法C.纵向研究方法D.横向研究方法26.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称为()A.科学世界B.儿童世界C.生活世界D.成人世界27.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A.校本课程B.校本课程开发C.国家课程D.国家课程开发28.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被称为()A.实际发展区B.潜在发展区C.过渡发展区D.最近发展区29.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建立建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称为()A.情境教学B.支架式教学C灌输教学D.随机访问教学30.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经验课程论与以派纳、格鲁梅特、格林、阿普尔等为代表的经验课程论,合起来统称为()A.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B.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批判经验课程论D.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泰勒原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P8032.简述表现性目标的涵义及价值取向。P167\16833.简述教学对话的性质。P20334.简述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P22735.简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内涵与特征。P356\357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试分析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答:基本特征P142共4点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p143共3点37.什么是自主性教学,试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性教学方法?运用它有什么积极的作用?P205-207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C2.A3.C4.D5.D6.C7.B8.D9.D10.A11.B12.C13.D14.C15.A16.A17.C18.B19.C20.A21.C22.D23.A24.C25.A26.A27.A28.D29.B30.A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1)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3能及的范围之内。(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产生几种结果。32.涵义: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创造性表现。是由美国课程论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价值取向: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指导向于人的自由与解放。33.教学对话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的。教学对话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对话以学生的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34.(1)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2)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3)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4)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35.内涵: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成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1)他的教学理论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2)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4)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7.定义:自主性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5)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积极作用:(1)可以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2)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3)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四、材料分析题(16分)38.答案要点:哪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2分)特征:(1)学习者中心。(2分)结合材料展开酌情给2分(2)情境中心。(2分)结合材料展开酌情给3分(3)问题中心。(2分)结合材料展开酌情给3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二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A.《怎样编制课程》B.《课程》C.《课程编制》D.《理解课程》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A.《潜在课程论》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现代课程论》D.《实践:课程的语言》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教师B.学生C.教材D.环境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论》D.《教育漫话》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4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A.教学的教育性B.教学的直观性C.教学的循序渐进D.教学的因材施教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A.古德莱德B.艾斯纳C.斯腾豪斯D.奥利瓦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曾对讲解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一般的看法是,课堂教学应以()A.发现式学习B.讲解式教学C.合作学习D.自主式学习11.与传统教学论中那种只注重智力或知识的发展相比,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A.一般发展B.特殊发展C.全面发展D.个性发展12.人本主义教育家在教育目标上为之心仪的目标是()A.创造性发展B.潜能的发挥C.人格的完善D.自我实现13.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实际是追求()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14.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示范B.显示C.展示D.口述15.提出“任何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