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国2008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行政主体根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法律规范的权力是(A)A.行政立法权B.行政决定权C.行政执行权D.行政制裁权2.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该行政行为应属于(B)A.可撤销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有效行政行为D.应废止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1、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行政行为具有如下情形的,或视为无效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可以以其无效为由拒绝执行,有权国家机关也可宣布该行为无效:(1)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行政主体明显超越职权而作出的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有特别重大或明显违法情形。(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也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行政行为没有可能实施的。3.下列不.属于我国行政立法主体的是(C)A.国务院B.国务院公安部C.S省P县人民政府D.G省人民政府4.下列关于行政确认的表述,错误..的是(D)A.行政确认是要式的行政行为B.行政确认是羁束的行政行为C.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有时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D.行政确认只创设权利不增加义务(一)概念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与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二)特征1、行政确认是要式的行政行为:书面形式,并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参加人员签名并由确认的行政主体加盖公章;2、行政确认是羁束的行政行为;3、行政确认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序上受技术规范的制约,并由此决定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5.根据合同的内容,行政合同可以分为(B)A.内部合同和外部合同B.承包合同、转让合同、委托合同等C.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合同和无金钱给付内容的合同D.工业领域合同、农业领域合同、科技领域合同等1、根据合同所基于的行政关系的范围,分为:内部合同和外部合同。2、根据合同的内容,分为:承包合同和委托合同。3、根据合同是否涉及金钱给付,分为: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合同和无金钱给付内容的合同。4、根据合同内容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领域,分为工业、交通、农业、科技、教育等不同领域的专业合同。在我国,关于行政合同的种类,无论是实际部门还是理论界,都不存在一致的见解。这里介绍行政实践中的几种常见的合同形式:1、政府采购合同;2、科研合同;3、国家订购合同;4、公用征收合同;5、公益事业政府特许经营合同;6、土地等国有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利用合同;7、企业承包管理合同。此外,行政合同还有:行政委托合同、计划生育合同、交通安全保障合同、资源环境保护合同、人事合同等。6.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行政组织法或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不是必须与行政相对方协商并征得对方的同意,行政行为的这种特征就是行政行为的(C)A.裁量性B.公共服务性C.单方意志性D.强制性二、行政行为的特征(一)公共服务性;(二)从属法律性;(三)裁量性;(四)单方意志性;(五)效力先定性;(六)强制性。7.下列关于行政指导表述,错误..的是(D)A.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法治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B.行政指导是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模式的要求C.行政指导是社会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D.行政指导是一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8.行政程序以法律是否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标准可分为(D)A.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B.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C.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行政裁判程序D.自由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1、以行政事务的法律目的和行政程序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可分为: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2、以行政事务处理的适用频度、范围、时限和行政程序的适用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3、以法律是否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为标准,可分为:自由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4、以行政事务的法律关系特点为标准,可分为: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裁判程序。5、以行政手段的法律性质为标准,可分为:国家机关相互之间的程序、行政立法程序、行政计划决定程序、具体行政行为程序、无权力性的行政决定程序、行政强制程序、对于请求权的支付、交付和提供的程序、非权力性行政手段的程序等。6、以行政过程的法律功能为标准,可分为:立案程序、调查程序、主张和立证程序、笔录或者调查书的制作程序等。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C)A.行政职权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D.行政权限10.行政行为以行政职权的来源为标准可分为自为的行为、授权的行为和(A)A.委托的行政行为B.作为的行政行为C.不作为的行政行为D.要式行政行为11.公安机关把违法扰乱公共秩序的相对人强制带离现场的行为属于(C)A.执行罚B.执行性强制措施C.即时性强制措施D.间接强制执行措施12.下列关于行政主体及公务员行政责任构成要件的表述,错误..的是(C)A.存在违法行政或者行政不当B.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C.行政责任的成立,以损害的存在和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为普遍要件D.只有发生在行政公务行为中的行为才能引起行政责任一、行政责任: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二、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行政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1、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2、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根据;3、主观过错的要件性问题。(二)行政主体及公务员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1、违法行政或者不当行政,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2、行政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3、只有发生在行政公务行为中的行为才能引起行政责任;4、行政责任的追究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5、行政责任的成立,并不以损害的存在和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为普遍要件。13.《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每日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C)A.国家本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B.国家本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的2倍C.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D.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的2倍14.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A)A.委托的行政机关B.委托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行政复议机关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组织的主管机关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受委托组织15.行政指导以其作用性质为标准可分为(C)A.普遍行政指导和个别行政指导B.管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促进性行政指导C.促进性指导和限制性指导D.教育、科技、商业等行政指导1、以有无法律根据为标准,分为:有法律根据的行政指导和无法律根据的行政指导。2、以指导层次为标准,分为:宏观行政指导和个别行政指导。3、以其作用的性质为标准,分为:促进性指导、限制性指导。4、以行业或部门管理领域为标准,分为:教育、科技、商业、对外贸易等若干类型的行政指导。5、以行政指导功能为标准,分为:管制性(抑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调停性)行政指导、促进性(辅助性)行政指导、。16.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分为(C)A.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C.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D.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17.下列制裁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D)A.罚款B.拘留C.吊销执照D.开除18.人民法院在司法审查过程中,针对管辖权异议而作出的法律文书是(B)A.判决书对争议双方的实体权利义务问题B.裁定书解决程序性问题C.决定书对争议双方的实体权利义务问题D.鉴定书19.下列关于行政不当的说法,正确的是(B)A.行政不当不仅基于裁量行为,还针对羁束行为B.行政不当一般只限于引起补救性行政责任C.行政不当一旦被确认,一般溯及其发生时即无效D.行政不当不以合法性为前提,也是一种行政违法与行政违法相比较,行政不当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不当不构成行政违法,它以合法为前提,是合法幅度内的失当,表现为畸轻畸重,显失公正等。(2)行政不当只基于裁量行为,而行政违法则是针对羁束行为和裁量行为的。(3)行政违法必然引起行政责任,可以引起惩罚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而行政不当一般只限于补救性行政责任。(4)行政违法一旦被确认,一般可溯及其发生时无效,而行政不当既可只部分影响其效力,也可全部影响其效力。20.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这是指行政行为的(B)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21.1889年,哪个国家颁布的《行政程序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出现的《行政程序法》?(B)A.美国B.西班牙C.奥地利D.法国22.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作出终审判决的法定期限是(B)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23.下列关于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A.行政赔偿请求人提起请求的目的仅仅是要求对其已有的损害予以补救和恢复B.行政机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成为行政赔偿请求人C.具有行政赔偿请求人资格的公民死亡的,请求人资格不发生转移D.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一般小于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1、行政赔偿请求人只能是和政法律关系中的相对人,而不能是行政主体。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以行政主体身份出现,它不具备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但它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相对人出现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即可成为行政赔偿请求权人。2、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行政诉讼的原告是重合的,但总体来说两者的范围不同。行政诉讼的原告是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的人,而行政赔偿请求人则不限于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人,受行政管理中的事实行为、内部管理行为等侵害的人都可能成为行政赔偿请求人,它的范围要比行政诉讼的原告范围大。24.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中以权谋私,这种行为属于(B)A.违法行使职权B.滥用职权C.超越职权D.违反法定程序25.《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对行政赔偿案件处理的法定期间是(B)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6.下列哪种行政行为应该免除其行政责任的追究?(C)A.行政不当B.滥用职权C.紧急避险D.行政违法27.婚姻登记行为是(A)A.行政确认行为B.行政认可行为C.行政给付行为D.行政裁决行为28.下列关于行政合同的表述,错误..的是(B)A.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B.行政合同的成立以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为前提C.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中均享有行政优益权D.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一、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书面协议。二、行政合同的特征与一般民事合同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合同的一方主体为行政主体。2、行政合同是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目标。3、行政合同是基于当事人意思一致而成立的合同。4、行政合同在其缔结、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5、行政合同纠纷通过行政法上的救济途径解决。29.行政行为以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作出为标准可分为(D)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对象是否特定B.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C.要式行政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