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职业(工种):心理咨询师题目:一例汽车兵战士行车焦虑的案例分析姓名:何谐身份证号码:500109198404050029等级:二级日期:2014年4月28日一例汽车兵战士行车焦虑的案例分析姓名:何谐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行为医学教研室摘要:本案例中一名三年兵战士由于在执行行车任务时的一起翻车事故,从而出现的在接到新的行车任务后,会产生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最终导致一般心理问题,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咨询阶段,咨询师首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根据求助者反应的情况,对其施测SDS、SAS、EPQ三种心理问卷,发现求助者中等程度焦虑,性格偏内向。综合求助者的一般情况和测验结果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进行咨询治疗,经过六次心理咨询后焦虑情绪缓解,行车能力恢复。关键词:行车焦虑,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王某,男,22岁,汉族,某汽车团三年兵战士。求助者身体状况良好,体态正常,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重大疾病史,其父母身体健康,有一姐姐25岁。服役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求助者来自农村,父母都身体健康,以务农维持生计,基本没有太多经济负担,王某从小到大,上进心特别强,自入伍以来,一直勤奋学习开车技术,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在部队做出一番事业来,行车技能在连队里面也一直名列前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除了开车之外,也没什么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因为部队较压抑的管理环境,要好战士朋友较少。心理测验结果:(1)SAS测验结果:65分,中度焦虑(2)SDS测验结果:55分,接近临界值53分。(3)EPQ测验结果:E=35,N=60,P=50。性格内向,偏抑郁质。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害怕开车、对开车焦虑,担心在行车过程中出错,想要回避行车任务,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烦躁,症状持续近两个月。个人陈述:我是一名三年兵战士,有一个姐姐,比我大三岁,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收入一般。我从小就很有志气,也有军人情结,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在部队里面做出一番事业来。父母也都希望我能在部队里面好好表现,建功立业,将来能过上好生活。来到部队我是很自豪的,我们部队所在的环境比较恶劣,我克服了这些困难,部队管理也很严格,战友们心理上都比较压抑,平时交往都少,平时训练也很辛苦,但是由于我喜欢开车,所以慢慢的调整心态去克服环境里面的不愉快,也就习惯了新的生活环境。我发现我在开车这个方面是很有天赋的,教我们开车的教官也很喜欢我,经常鼓励我,我的开车技术在整个连队都算数一数二的,所以也有些骄傲,觉得自己想做的总是对的,有时候还会觉得连教官都不如我。直到一个多月以前执行一次任务时因为我的操作失误,汽车翻车了。当时教官坐在我身边,情况很紧急,告诉我不能踩刹车,但我认为应该踩,当我一脚踏下去的时候,车就翻了。所幸我和教官都没有受伤。但是因为这次事故,部队里面给了我很严厉的惩罚,教官、我们连队都被连累了。教官的全年奖金没有了,连队的优秀也不能参评了。我觉得很愧疚,但最严重的是压力也特别大,平时更不爱说话了,觉得战友他们都看不起我,讨厌我。而且特别是有行车任务下来的时候,我就特别担心,担心又出什么差错,担心我没能力开车,我觉得我对不起战友,对不起教官,对不起家里人,开不了车,不能好好执行任务,我这辈子都毁了。行车任务一下来,出车前一天心里都会特别着急,烦躁,有时候觉得失眠、焦虑,希望能够通过咨询能改变现在这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求助者穿着军装、整洁,体型适中。在与咨询师谈话过程中思维清晰,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精神状态较差,清楚认识自己的问题,在叙述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但语速平缓。主动反应自身问题,有明确的求助要求。教官反映:王某训练勤奋刻苦上进、做事认真负责,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自车祸发生以来有回避开车的念头。同班战友反映:王某平时训练特别用功,有些好胜,性格较内向,最近比较焦虑,比以前更喜欢独处,休息不好,人也憔悴了很多。四、评估与诊断诊断:行车焦虑,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心理活动属正常范围,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强,反应也只局限在有行车任务下达后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近两月。因此,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3)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原因分析:(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男性,22岁,已经进入青年期。(2)社会原因: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他期望较高;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他本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大有作为;在部队环境中,由于管理严格,交流甚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心理原因:存在明显认知错误,认为因为翻车事故连累战友和教官,因此会被战友教官轻视、厌恶;认为一次翻车事故说明他不具有开车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他整个人生前途毁坏。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人际上与教员战友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个性特征:性格内向,争强好胜。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评估、诊断和心理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同来访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王某对行车的焦虑心理。应用放松训练,引导其倾诉,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其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模式,从而使王某正常训练行车执行任务。2、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格完善,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与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及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本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翻车事故引起的焦虑紧张情绪,其核心是因为我一次翻车事故,连累教员战友,所以他们会厌恶我,轻视我,而我也没有能力开车,这一辈子就毁了。因而需要对求助者的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观念进行校正。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原因。因此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的情绪困扰。“产婆术”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首先由求助者说出不合理观点,然后咨询师沿其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的一种,是通过一定的程式训练学会精神上及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其核心理论认为放松所导致的心理改变的维持对应激所引起的心理改变是一种对抗力量。放松可阻断焦虑,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3、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并说明保密例外。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4、咨询时间和费用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6次。部队战士不收费。七、咨询过程咨询实施的步骤:第一阶段(第1、2次咨询):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收集资料,评估与诊断,建立咨询关系。第二阶段(第3、4、5次咨询):咨询阶段。识别不合理认知,引导来访者自己发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并进行放松训练。第三阶段(第6次咨询):巩固与结束阶段。巩固咨询效果,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2013年10月28日。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探寻其改变当前状态的意愿,进行心理测量,学习放松技巧。方法:鉴别性会谈。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在会谈过程中收集来访者的背景资料,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引导来访者叙述自己的烦恼,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3)做心理测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4)教授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暂时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情绪。第二次,2013年11月4日目的:加强咨询关系,指出不良的认知模式,和来访者一起商讨,制定咨询方案。方法:治疗性会谈。过程:(1)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2)根据主诉和咨询师观察心理测验结果,制定咨询目标,目的是缓解由不合理信念导致的焦虑情绪,计划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为主,放松行为训练为辅的咨询方法;(3)布置咨询作业:让来访者回忆以往的训练、生活中,有没有不合理的信念,写出这些不合理信念。第三、四次,2013年11月11日至2013年11月18日目的: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识别不合理信念,学会放松技术。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过程:(1)反馈家庭作业,对求助者的思维与行为的模式进行反馈,对求助者的体验进行鼓励。(2)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自己学习的历程,回顾自己学习中的成绩和失误,目的是让求助者细致的体验和反省过去自己的这些不合理信念。通过和求助者探讨不合理信念对他的负面的影响,帮助求助者改变思维方式,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例如:针对“一次翻车事故,就意味着失去未来”这一不合理信念纠正为“一次翻车事故,仅代表这一次我没有处理好,我依然有能力去控制改变今后的生活。”学习建立新的合理信念:“如果这次发生了事故,并不能说明什么,无论如何,我都会更加努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