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余姚市委关于制定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余姚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今后五年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行动纲领。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现实基础“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和“六大行动计划”,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1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继续扩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实现高标准普及,教育网点布局调整成效显著;公共文化网络建设顺利推进,体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平安余姚”建设全面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化率达到55%,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县级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渐趋优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许可、招投标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污水收集、饮用水源保护等环境工程顺利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试点及示范单位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市。(二)发展环境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但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孕育重大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望成为突破口,全球要素流动速度加快,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体转移的趋势明显,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等全球治理问题更为凸显,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转型升级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对外向度极高的余姚经济发展,既带来了调结构、促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也带来了保增长、求变革的普遍性挑战。从国内环境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立足扩大内需成为根本政策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培育,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充足。长三角区域规划深入实施,各地国家战略、各类先行试点相继推进,区域竞争格局更加激烈多变。这对区位条件极好的余姚,既带来了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带来了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压力。从区域环境看,浙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十二五”时期将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大桥经济”效应逐步显现,宁波都市区规划深入实施。这对发展基础较好的余姚,既带来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都市区的难得契机,也带来了要素大集聚、功能大提升的更高要求。(三)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并进,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并重,坚持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并行,坚持“富民”与“强市”并举,深入实施工业振兴、产业提升、需求拉动、城市再造、区块联动、民生关爱行动计划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着力打造综合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人文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安康的幸福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把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突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顺应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趋势,坚持把城市化主导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城市副中心、片区组团、中心镇和一般镇发展,健全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城乡一体、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实现“余姚制造”向“余姚创造”转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等领域的改革,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再创体制机制发展新优势。——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构筑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促进就业工作,更加重视发展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缩小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四)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幸福城市,把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具体目标:——抓住根本,在建设实力余姚上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再造一个余姚。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争取突破1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争取突破1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争取达到40%以上,城市化率争取达到65%,“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争取突破1500亿元。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南部山区加快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激发活力,在建设创新余姚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创新主体快速成长,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15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起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增创优势,在建设生态余姚上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区域生态优势进一步凸现,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挥特色,在建设人文余姚上展示新面貌。人文优势进一步发挥,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为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文化创意等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强化保障,在建设和谐余姚上迈出新步伐。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域公共设施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新型社会管理机制基本确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努力使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15年,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23700元。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以打造集群化大产业、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培育龙头型大企业、建设专业性大市场为重点,整合提升拓展产业集聚平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形成“一核一带三区”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具有余姚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产业间与产业内“双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双提升”。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塑料城、裘皮城、有色金属材料城等为重点,突出市场集群发展,推进实体与虚拟市场同步发展、会展与电子商务协同提升,着力打造以塑料城为核心的中国塑料产业交易中心;加快物流功能区建设,优化提升物流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度挖掘“山、水、城”资源,突出红色、文化、生态特色,打响“河姆渡文化”、“名人故里”、“四明山水”旅游品牌,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和新兴旅游休闲目的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引进知名品牌,积极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商贸集聚和能级提升。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扎实做好金融机构培育和引进工作。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广播影视、文化休闲等娱乐产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医疗健身、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打造杭州湾南翼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深入实施“产业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和上市公司梯度培育等计划,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坚持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强研发、检测、信息、培训等配套服务,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打造特色区域品牌,推进家电、模具、电动工具、灯具、水暖及消防器材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3.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确保粮食种植规模稳定、生产能力提高。深入实施高效农业“万元亩值”和“315”示范工程,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加工物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榨菜、杨梅和茶叶等主导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进程,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合作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农业企业做大做强。(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成长计划”,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低碳生态为取向,加快新兴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