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时间:2011年1月25日学时:8学时课程内容:1、绘画构图慨述;(1学时)2、研究绘画构图的重要性;(1学时)3、常用的构图形式;(2学时)4、黄金分割;(1学时)5、如何在艺术创作中更好的运用构图形式语言;(1学时)6、国画的构图原则;(1学时)7、儿童画中常见的构图方法。(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绘画构图的慨念及重要性,基本构图原则的运用;2、培养形式美的审美意识;重点难点:构图基本形式的理解与掌握教学环节:上节课讲授了结构素描的基本慨念,功能,及训练方法。本节课引入绘画构图的慨念,讲述如何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将所要表达的物像组合,排例,运用合适的法则使画面呈现美感,培养学生懂得协调画面物像,主次关系,平衡美感等,为下一阶段的创作课程作准备。引言:白纸上第一笔就是构图的开始。绘画是一种形象语言,表述形象语言的过程可归结于构图。构图体现构思,构思决定构图,不断转换,完善视觉效果。任务是研究绘画的形式语言和表现内容、画家情感传达与方法手段的实现及其形式美的规律。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前辈大师们都很重视对构图的研究。塞尚在艺术构思中十分重视形状、线条、色彩、体积的关系构成,独特的几何化作品构成形式,对现代艺术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九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使原有的构图形式不能满足需要,新的构图形式在艺术家的探索下不断涌现。克利姆特的其作品中采用强烈的花纹平面化处理,是极具装饰性的绘画构图形式;现代画家毕加索的《镜前少女》的作品中,融入了各种不同的圆形、方形、圆弧线,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节奏;莫兰迪的大量作品中充分的运用了对象的内形和外形所构成的不同的几何关系达到的画面的高度和谐,从而产生了宁静而略带有忧郁的美。中国画同样很重视构图的研究,古代的绘画理论中构图又被称作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提出了“置阵布势”,要求密于精思,临见妙裁。不是见什么画什么,而是要求画家根据布势的需要有所选择,中国画十分重视气势和神韵,潘天寿的构图喜欢作方形结构,常常创作奇险的境界,用以表现他雄阔、霸悍、质朴的艺术风格。一、构图的定义1、名词解释:构图(COMPOSITION):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辞海》中,“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的手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或“经营位置”。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艺术家的表现意图。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2、绘画语言:概括地说,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根据作画者的意图,对画面的各种形式语言即布局、形态、比例、空间、色块、体积、线条等在有限的平面上进行结构经营的技巧。包含范围、位置、骨架三大要素。二、研究绘画构图的目的、意义:1、研究构图的目的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构图最根本的目的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2、研究构图的意义构图是绘画作品中各种艺术语言整体的组织方式(把自然界具体形态和形象,提炼、加工,组织、安排在画幅中),是形象相互联结关系及形式的总体结构,是揭示形象典型特征的方法,是表现思想与意境的手段,是形式美的集中体现,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果,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通过运用各种造型手艺术创作,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物像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视觉美点。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三、构图方法与基本形式1、构图的两种方法:①.将实景进行变形(变形就是:强调,省略和移动)②.先进行构思再选取相应主题2、构图中的线条在构图中,虽然不一定有明显的连续不断的线条,但是构图中主要的线条是,或者应当是由一些重点或有吸引力的点所构成的。这些由重点或有吸引力的点构成的线条,会使观者的视线跟着它们移动,而忽略了那些空白的地方。为了增加画面的变化与趣味,这些空白的地方是必需的,恰当的。我们知道,构图中色调的安排,可以不管画题的意义而单纯地予以考虑。线条也是如此。所以,正如在一幅色调明确而完善的绘画中只有一种明显的色调一样,绘画中也需要有一些明显的线条与轮廓,以便在观看时视线能随着这些线条或轮廓而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线条是构图产生动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在一幅充满动感的构图中,正是由于整幅画的主要线条使整个图形具有方向性。其中的每一根具体的线条都展示出一种向这个主要方向的运动倾向,才使作品感人。实际上,这是所有以线条为主的绘画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动力特征。▲A、各种线条的特征水平线:表现空间的广阔,时间的静止垂直线:紧张感强,力度大。如果在画面上使用垂线,不仅会使画面紧绷,而且会孤立于其他形状之外。所以就要像树的形状那样,用枝叶将垂线弱化,将建筑物稍稍倾斜。垂直线并列起来会产生有节奏的动感。背景使用垂直线能烘托前面的人物。垂直线与水平线的组合:垂线表示深度,水平线表现广阔。垂直线有力伸向天空而水平线将其压制,使其变得柔和,表现大地的广阔。只用水平线和垂线的画面可给人理性,平静的稳定感。能变现出寂寞和时间的静止。斜线:表现出强烈动感。如果只用斜线构图就会表现欢快华丽的动态效果。斜线量越多,动势越强烈,量越少,动势越柔和。通过斜线产生的动势虽然很生动,当也很难控制。在以斜线为主题的画面中,必须明确设定引导线和保持平衡的方法(如对面积比进行整理)。曲线:表现柔和的圆滑感。在表现裸女时,曲线是必不可少的。B、线条的分类①、线条的第一种分类是曲线和直线之分。在视觉中认为最美的线条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不是膨胀弯曲得太过分,也不是平直得令人产生一种呆板生硬的感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认为,最美的线条是与妇人背部的线条相似的曲线。在构图中巧妙地运用物体和人物外轮廓曲线,可避免一群物体平坦而单调地排列,使画面有变化而又优美。有时曲线作为垂直用时,可以与火焰相比,“一幅绘画的最高度的美,在于像火焰一样,把生命和动态表现出来”。(安多罗)如果我们把构图中主要线条能保持一种像建筑物一样的性质,针对就静而稳这一点来说,已经足够了。把曲线推荐为美的艺术结构的基础,理由也许是由于曲线是一个容易产生效果的简便工具。但是,观者的视线如果跟着曲线而移动是有困难的。比如:当曲线达到尽头时,我们的视线不再前进,而且很容易离开原来的路线,往其他处移动,因而削弱视觉对形象的整体认识。为此,我们必须避免弯曲太多的构图,而应把曲线建立在直线之上,至少要建立在含蓄的直线之上,这种隐含的直线应该是由构图中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点暗示出来的。一般来讲,直线象征着力量,稳定,生气,刚强,但是,如果用得过分则显得生硬;曲线象征优美,柔和,但是使用过分,则显得不安定,软弱,不平衡或者太柔和。②、线条的第二种分类是依方向而分类的Ⅰ垂直的;Ⅱ水平的;Ⅲ倾斜的。当我们估计一组互有关系的线条的方向时,只能取其平均方向,或是联合方向。了解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大部分构图中,各种物体的排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排列(即只有一个单独线条方向)。如移动中的人物,树木等,都是由一组一组不同方向的线条而形成的。这样便形成动态趋势,以此产生画面动感。但是,各组线条都是有它平均方向的,这才是在构图中发生作用的线条方向。垂直线条;垂直线条在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人类喜欢稳定与均衡的天性有关。垂直线条可以在构图中单独存在,不必像倾斜线条一样,要有一个支持体。用垂直线条来取得画面稳定的方法,我们在某些装饰画和人像佳作中都可看到。有时,我们会发现和意识到,即便在画面的背景上一小块垂直色调,也可产生稳定的效果。垂直线条象征严肃、庄重、和平和希望。水平线条:水平线条在绘画中具有许多垂直线条的基本性质,不过,在力度上较弱一些。在风景画中,它一般象征地面。因此,它有稳定的感觉。特别是水平线与画面的地边平行时,在这个位置上,水平线或是地平线,在我们的意识中是与横卧这个感觉联系着。因此,在画面中则显得有稳定感。如果单纯地用垂直线和水平线来构图,会缺乏在色调配合中应有的活力(即运动感)。一般垂直线条为人物画和肖像画常用;水平线则在风景画中用得较多,水平线表示稳定、静穆、安定与平衡。呈水平状的曲线可以表达出优美及缓慢的运动。倾斜线条:倾斜线条主要是表示动态,具有较强的运动感。当倾斜线条是单独存在而没有支持物支持时,它与垂直线条或水平线条不一样,它会破坏我们稳定的感觉,而给人以下坠之感。所以它具有“动”的意味。当线条的倾斜度在与垂直夹角45º之间时,是表示较慢的运动,它的方向力度“向下”,甚于向前的力度。无论是儿童和原始人类,一旦掌握了绘制倾斜定向线条的技巧,也就等于是掌握了区别静止和运动的技巧。举例说,也就是掌握了区别一个正在行走的人和静静站立的人的技巧。罗丹说过,为了在一尊半身雕像中暗示出运动,它经常赋予雕像“某种倾斜性,某种具有表现性的方向,借以加强外貌的含义”。在许多油画和线条画中,作品中通过笔触和线条的倾斜,作为加强运动感的因素。由倾斜造成的运动感的强度,是取决于它偏离正常位置的角度。举例说:在表现某个人正在走路的情景时,要想看上去好像正在快速前进,就必须使他的腿大大地偏离正常位置。倾斜线条表示兴奋,迅速的或剧烈的运动,骚乱,不稳定。③、线条的第三种分类Ⅰ结构线条;Ⅱ连续线条;Ⅲ对立线条;Ⅳ过渡线条。结构线条:在构图中用作实际的结构。连续线条:则是用来连接构图中主要线条相反,相交叉或是相对立的线条。对立线条:是与构图中的主要线条相反,交叉或是相对立的线条。另外由一些小黑点或色调的重点所形成的不显著的线条,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对立线条表示力量,并有结构的意味。对立线条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体构图产生运动感,增强整体构图的活力,使用时要恰如其分,过分则喧宾夺主。过渡线条:是在主要线条之间或主要线条与画框之间起连接作用的线条,这种线条能产生连续作用。过渡线条对构图极为重要,当对立线条造成不协调与不和谐的现象时过渡线条常被用来削弱对立线条的效果。C、线条在构图中的用法和规律以下谈谈线条在表现情感方面的用法。现在我们用对立的方法来说明由不同的线条所得到的不同的效果。Ⅰ、为了得到平衡稳定或和缓等效果,用水平线或者垂直线条以及大角度,阔曲线。Ⅱ、为了表现兴奋,迅速或剧烈的运动,应当用倾斜线条,小角度,狭曲线。▲线条的规律:①、正如我们分析色调一样,在分析画面中的种种线条时,必须将它当作画面上一条单独的线条来看待。②、构图中重复的倾斜物体的轮廓,并不能增加运动感,它只是强调这种感觉而已。然而,只有在与垂直线条或平行线条的对比之下,才能起增加运动感的效果。③、在考虑构图时,如果对象的本身是由垂直线条或水平线条构成时,为了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俯视角度。因为,这样可使画面结构透视更加明显,并使一些垂直线条或水平线条变为倾斜线条。④、如果你要某线条不太突出,或要某线条显得较弱时,可用边缘模糊的办法,把线条或轮廓融汇入背景的色调之中;不然,可投上一些阴影或者改变背景色调,使线条或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