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A.纽约大学B.牛津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2.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A.中国社会学社B.西南社会学会C.东南社会学会D.中国社会学会3.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韦伯B.马克思C.布劳D.涂尔干4.结合关系可以表现为()A.强制关系B.反感关系C.竞争关系D.斗争关系5.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被称为()A.人口资源B.人力资源C.人际资源D.劳动资源6.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A.文化特性B.文化功能C.文化集丛D.文化模式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被称为()A.文化排斥B.文化融合C.文化传播D.文化采借8.在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提出的理论被称为()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9.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行为社会化B.规范社会化C.角色社会化D.价值社会化10.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被称为()A.正向社会化B.反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1.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A.社会观察B.社会实践C.社会规范D.社会活动12.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A.戈夫曼B.米德C.库利D.加芬克尔13.家庭、邻里、伙伴群体都属于()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参照群体D.正式群体14.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完全家庭15.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是()A.群体关系B.群体规模C.利益关系D.群体成员交往16.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这种观点来自于()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权变理论D.组织行为理论17.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制度的灵魂是()2A.规范要素B.组织要素C.设备要素D.价值要素18.教育科学制度属于()A.派生制度B.从属制度C.本源制度D.自发制度19.规范社会秩序和管理公共事务这两个方面的功能集中体现于()A.教育制度B.政治制度C.宗教制度D.经济制度20.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对当代社会的城市社区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就是()A.芝加哥学派B.牛津学派C.冲突学派D.功能学派21.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被称为()A.非农社区B.集镇社区C.城市社区D.小城镇22.社区发展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是在()A.一战以前B.一战以后C.二战以前D.二战以后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阶层结构大体分为()A.16个阶层B.17个阶层C.18个阶层D.20个阶层24.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A.社会流动模式B.地位获得模式C.社会分层模式D.社会阶级模式25.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A.偏差行动B.偏差心理C.偏差习惯D.偏差文化26.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A.生理学解释B.生物学解释C.心理学解释D.社会学解释27.把违反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这种观点是()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论28.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这被称为()A.贿赂B.不当得利C.腐败D.恐怖主义29.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A.全球性思想B.全局性思想C.长期性思想D.整体性思想30.就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属于()A.增强阶段B.萌芽阶段C.开始阶段D.起飞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有()A.提供模式B.反馈信息C.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E.建立规范32.文化传播有一个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A.接触与显示阶段B.选择阶段C.采纳融合阶段D.冲突阶段E.扩散阶段33.组织的特征表现为()A.具有偶发性B.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C.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成员的角色化E.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34.据美国学者马列比和杰克林概括,男女在各方面的差别有()A.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男性胜于女性B.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女性胜于男性C.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D.在触觉方面,女性比男性敏感,反应更3快E.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35.社会变迁的特点包括()A.必然性B.前进性C.非直线式D.全面性E.整体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可持续发展37.文化冲突38.合作39.公共部门40.社会控制(广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42.简述文化的反功能。43.简述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44.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45.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做法。47.试述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转型期特征及未来走向。温馨提示:由于很多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开放的,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该鼓励自考生用多样的思路解题。正是因为如此,在评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国家教育考试靠后的评分标准仍然列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网上公布答案,请考生谅解。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2.197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在座谈会上,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的是()A.赵紫阳4B.邓小平C.费孝通D.胡乔木3.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A.冲突理论B.结构理论C.交换理论D.后现代理论4.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空气属于()A.生物资源B.环境资源C.矿产资源D.替代资源5.文化的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A.功能整合B.结构整合C.符号整合D.关系整合6.法律的特征表现在公正性和()A.强制性B.公平性C.公开性D.惩罚性7.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A.国家性B.地域性C.阶层性D.阶级性8.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A.《社会静力学》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研究》D.《伦理学原理》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舒茨的()A.社会批判理论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C.沟通理论D.结构化理论10.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A.继续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次级社会化D.再社会化11.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被称为()5A.反社会化B.文化社会化C.价值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2.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是()A.米德B.布鲁默C.库利D.戈夫曼13.霍尔提出,相距45厘米到约122厘米的距离是()A.亲密距离B.公众距离C.个人距离D.社会距离14.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被称为()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完全家庭15.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之日起到第一个孩子离家之前,被称为()A.家庭建立阶段B.继续抚育阶段C.家庭扩展阶段D.家庭收缩阶段16.利益群体可以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和自组性利益群体三类,这种分类是根据()A.群体目标特点B.群体组成形式C.群体结构D.群体功能17.在组织控制中,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这一过程被称为()A.沟通控制B.预先控制C.反馈控制D.现场控制18.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中,组织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巴纳德B.摩尔斯C.洛斯奇D.法约尔19.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A.价值要素6B.规范要素C.组织要素D.设备要素20.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A.社会调查运动期间B.城市社区运动期间C.乡村建设运动期间D.社会建设运动期间21.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A.城镇社区B.集镇社区C.乡镇社区D.村落社区22.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社区发展的()A.过程目标B.根本目标C.任务目标D.基本目标23.伦斯基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A.进化论B.符号论C.冲突论D.功能论24.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A.自由流动B.垂直流动C.结构流动D.竞争流动25.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A.偏差行动B.偏差习惯C.偏差文化D.偏差心理26.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A.生物学解释B.心理学解释C.社会学解释D.文化学解释2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A.内在控制B.内部控制7C.内化控制D.内心控制28.常见的恐怖活动形式之一是()A.民族主义B.极左翼C.黑社会D.劫持飞机29.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A.长期性思想B.整体性思想C.全球性思想D.全局性思想30.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A.社会改良B.社会革命C.社会进步D.社会改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欧洲社会学在战后的发展表现出来的特点有()A.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趋向数理化B.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元化C.社会学的理论研究趋向多元化D.社会学的制度化取得很大进展E.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32.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A.物质形态要素B.精神形态要素C.意识形态要素D.语言符号要素E.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33.群体的特征表现在()A.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B.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C.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D.有一定的行为准则E.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34.中国目前的家庭制度兼具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主要表现有)A.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过渡性B.家庭关系和分工的过渡性C.家庭问题的复杂性D.家庭规模的小型化E.家庭成员的个性化835.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