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通货膨胀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分析08级法学0804044李传玲关键字:通货膨胀原因宏观政策对宏观政策的评价摘要:2010我国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即物价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决定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推高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淡化之后各类大宗商品价格重回长周期的上升通道,CPI也重回上升轨道。一、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首先,自然灾害多发,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从年初的西南特大干旱,青海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2010年中国发生多起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2007年前中国经济一直过热、流动性过剩,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市场流动的货币偏大,货币供应偏多,物价自然要上涨。第三,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第四,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即所谓“热钱”)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第五,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第六,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七,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释放的流动性使得中国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如原油)价格上涨,并传到中国国内,使2010年10月CPI增速超预期。第八,发达国家物质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长期内丧失,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持续拉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全球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产业转移出现了加快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转移的加速,发达国家对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对中国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由外部需求拉动导致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水平的通货膨胀二、抑制我国通货膨胀的措施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美欧日仍然在实施量化宽松和经济刺激的背景下,反通货膨胀应采取以下非常规对策:首先,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形成产业链,保持或加快原有经济发展速度,使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得到满足,人为地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可能反而加剧通货膨胀。第二,继续推进人民币缓慢地升值,形成合理的汇率波动空间,加大加快对外投资。第三,行业投资、重大项目继续采取区别对待政策,对老百姓重要消费商品、紧缺领域,运用政策支持扩大投资,如农产品、房地产等方面。继续有选择性地扩大投资。第四,提高资源价格,提高劳动力价格,扩大内需应对外需疲弱,收紧外资在国内的资产收购及一般性投资,收紧外资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投机活动,继续严格严控资本项下外汇投机资金的进出。第五,因通货膨胀已使部分工薪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下降,加大补贴力度,强制推高工薪阶层工资的增速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高于通胀水平。第六,动用中央储备,确保市场供应;改善价格环境,促进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第七,推进股市繁荣,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构筑资金池以便吸纳房地产市场退出来的资金和外来热钱,使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得到满足,也有利于推进金融快速发展,使股市、创业板和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能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的储金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性。三、货币政策具体分析2010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信贷调节方面。当企业紧缩投资,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时,政府应采取放宽贷款的措施;而当企业投资过热,增长速度可能超过国力,当供给过多时,政府则应压缩投资信贷额来抑制投资2010年央行分别四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到2010年10月底,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上一次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上一次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通过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造成的影响有:第一,在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信贷增量应该会有所减少,而对实体经济也有一定冲击,经济或会略有降温。第二,对于股票市场来说,还是存在负面影响的。大成基金称,也许短期股指还可能会上涨,但是略微放长一点,这样频繁的调整货币政策应该会影响到市场。首先,从存款利率上调分析,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将令存款收益有所增加,以1万元为例,存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可以提高25元,存5年期定期存款,则5年利息收益累计可以增加300元。不过,由于目前通胀水平高达3.5%,而且存在继续上行的压力,目前负利率水平已经高达1个百分点,还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明年下半年,通胀可能超过4%,这意味着目前将钱存在银行,到明年这个时候取出来时,资金的实际购买力将缩水1.5%左右,将钱存在银行,仍然不划算。第二,从贷款利率分析,贷款利率上调,贷款企业和贷款买房买车的市民贷款成本上升。由于银行对首套房贷实行优惠利率,对于能获取下浮利率的首套房贷客户而言,此次加息带来的实际影响将比加息幅度要小。以此前获七折优惠利率的房贷客户为例,打完折后,其承担的实际利率,将由此前的4.158%上调为4.298%,实际上调幅度只有0.14个百分点。因此,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措施对于抑制股市和楼市过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拜托这次通货膨胀,仅仅靠货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体现宏观调控的要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财政政策具体分析财政调节,是指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国民经济,具体地说,就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来调控。但是我国去年使用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但是,我国今年的财政政策已然转型。政府主要通过税制改革和公共投资支出来抑制通货膨胀。税制改革中,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体补助水平。这些措施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进一步保持经济向好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增值税为例,2010年下半年,以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而对农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对于受灾地区的个体户扣减或者一定额度减免增值税等。切实做到税收的公平公正,促进经济良好有序发展和社会公平。公共投资支出方面,在2010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和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等方面。2010年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财税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在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合理把握财政赤字和政府公共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要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和引导居民消费;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又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近些年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比重的基础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充分发挥财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抑制物价上涨,要切实增加教育、就业、住房、医改、文化等方面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五、小结我国目前的市场还是非常不发达的初级市场,也可叫做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宏观调控的手段应适应中国国情,除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财政及信贷等方面的调节外,还应注重必要的法律手段、计划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实现方式除了利用间接方式,即主要是通过计划、利率、价格、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引导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结构,速度等,从而间接作用于和规范微观市场经济各主体的行为,如各种经济引导法法律规则。实现宏观调控的直接方式则是通过以法律形式制定微观市场经济运作中对各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的监管规则而直接作用于微观市场经济关系,比如反垄断法律规则,各专业市场的主体行为规则等。我国现今宏观调控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有必要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国家也依照法律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管理。计划经济里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也有计划,这已是普遍得到认可的观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宏观指导计划,已是我国宏观调控中不能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的运用已逐步减弱。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并非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行政手段的运用并非人们的主观偏好,而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离不开行政手段,但不是无限制的滥用行政手段。是政府凭借政权力量,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