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江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姓名:邹如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柏培文20090401江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作者:邹如意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孙建卫.黄贤金.马其芳.SUNJian-wei.HUANGXian-jin.MAQi-fang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南京市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3)构建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对南京市1985年~200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具有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发展快速下滑阶段(1985年~1988年)、发展缓慢下滑阶段(1989年~1999年)和发展快速上升阶段(2000年~2005年).根据各类指标灰色关联度数值结果的变化形式,可将其划分为2种类型:第1种类型,包括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出2个类指标,其关联度数值都呈快速增长态势;第2种类型,包括了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这3项类指标,它们历年灰色关联度数值变化均具有先减小再增大的特点.2.学位论文张红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陕北米脂县高西沟为例2007陕北米脂县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被誉为“陕北高原上的明星”,有“塞上江南”之称,生态治理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典型性、先进性和普遍性。本文以高西沟为研究对象,证实研究高西沟是否确实解决了农民要“票子”和国家要“被子”的矛盾,是否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双赢”的目的?本文在比较今昔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西沟生态环境治理历程的回顾,及对生态与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总结,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高西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为促进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双赢”发展,提出了高西沟模式,并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如下:(1)从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实践效果出发,分析总结了生态环境建设经历了5个阶段的历程,并指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针对高西沟生态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为了找出问题之“症结”,根据高西沟实际情况,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手,选择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并分别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论证。(3)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年至2005年以来,高西沟生态效益变化趋势线性方程为Y,1=0.5964x+50.144,生态效益总体一般;经济效益变化趋势线方程为Y,2=3.6454x+22.313,经济效益呈现从差——较差——一般的趋势缓慢进度;社会效益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0.7121x+45.977,社会效益多数年份较差;综合效益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1.4011x+40.853,综合效益总体呈差——较差——一般的发展趋势。总之,高西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近几年的发展彼此并没有形成互动“双赢”发展步调。(4)根据评价结果,结合高西沟的客观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发展模式,即:高西沟模式,它包含了区域开发模式、层次开发模式、立体开发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四方面,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说明。最后,以促进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双赢”发展为宗旨,结合高西沟实际情况,分别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5)创新点:第一次定性构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评价模型;提出了高西沟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即高西沟模式。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a709c31-9051-49f4-b6a2-9dcc01606cf3下载时间:201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