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刘宇鹏Tel:7528675Email:lewispeng2002@126.com2农业、农村、农民22.1农业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农业的内涵与外延2.掌握农业的特征。3.掌握农业的地位与作用。32.1农业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业的特征农业的地位与作用4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2.1农业农业生产过程是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①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②自然环境,如土、水、光、热等;③人类借助劳动手段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5农业的内涵一般说来,农业部门是指那些从事与动植物生命活动直接有关的生产部门,包括植物栽培(种植业和林业)与动物饲养(畜牧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由于种植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因此,通常狭义的农业专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农(种植)、林、牧、渔——“大农业”。2.1农业6•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同与之有关的工商业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农业演化为现代产业系统,不仅包括产中部门,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农业产前部门,以及从事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活动的农业产后部门。2.1农业农业的外延7农业的外延2.1农业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农产品的储运、加工和营销8农业的特征农业的本质特征农业再生产过程包括两类再生产即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经济再生产是指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本质特征农业生产受客观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制约91.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2.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4.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5.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的一般特征农业的特征10“配第—克拉克定理”用劳动份额的变化揭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该定理在对劳动力在各部门中占有份额的变化进行研究后指出,随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会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会有所增加。库兹涅茨就国民收入份额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则趋于上升。这一结论与劳动力份额的变化是一致的。农业的特征农业的产业特征11农业的产业特征中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27.947.924.214.845.939.312.647.539.311.848.739.50%20%40%60%80%100%197820002005200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2农业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下降(贡献率=产值增加值与GDP增量之比)农业的产业特征41.94117.14.460.834.76.354.7390%20%40%60%80%100%19902000200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3农业的产业特征中国农业就业在全国就业的比重下降70.517.312.25022.527.544.823.831.40%20%40%60%80%100%19782000200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4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5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食品贡献,原料贡献市场贡献:农产品市场,工业品购买者要素贡献:土地,劳动力,资金外汇贡献: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农业的社会稳定功能农业的生态环境功能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16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年份农业增加值粮食产量水果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农机总动力亿元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亿瓦1952342.916392244.3166.61957430.019505324.7311.612.11962453.115441271.2228.375.71965651.119453323.9294.8109.91970793.323996374.5318.5216.51975971.128452538.1441.2747.919781018.430477657.0465.31174.219801359.432056679.3449.71474.619852541.6379111163.91926.5705.22091.319905017.0446241874.42857.01230.72870.8199511993.0466624214.35260.12517.23166.8200014628.6462186225.16124.64278.55257.4200527218.04840216120.17741.35017.66839.8172.2农村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农村的含义2.掌握农村的特征18农村的含义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泛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空间。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合系统,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极其丰富的内容,而每一个方面又包含各种不同的层次和众多的因素。2.2农村19我国农村的特征血缘关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就业任务繁重农业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2.2农村20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相对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相对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两个部门同时存在。在现代工业部门中,资本相对较充足,技术比较先进,实行竞争,生产效率比较高,工人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而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资本相对稀缺,技术落后,竞争不强,生产效率低,工人得到的劳动产出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2.2农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21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两者同时并存。农业生产落后,在农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很低;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很低;在生产工具上表现为农村的农业手工劳动和城市的机械化工厂生产并存。在政治上,农村居民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2.2农村22①农村落后于城市阻碍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农村的落后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不利于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②农村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处于较低的水平,人口素质很难提高,阻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③农村较低素质的人口即使流入城市,也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从事工业生产,在城市中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④农村和城市不协调发展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农村的落后和贫穷,常常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局和社会动荡。2.2农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23鸦片战争前,中国自发的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较少,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被迫对外开放,外国资本主义进入我国,清政府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开展了洋务运动,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外来的现代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我国经济初步出现了二元化结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我国的现代工业发展缓慢。2.2农村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24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当时国际和国内的情况,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中央政府做出了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方针。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各级政府制定严格的经济发展计划来配置资源。2.2农村25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体制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2.2农村26能否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尽快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关系国家和政权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从当时的发展阶段和认识水平看,实现国家工业化,几乎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同义语。2.2农村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27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霍夫曼定律:消费资料工业(轻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重工业)的比值(霍夫曼系数)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国家重工业的比重就越高。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朝鲜战争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以轻工业或消费品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会遇到市场狭小、需求不足,从而无法取得工业化所必需的资本积累。重工业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发展重工业可以克服当时农民占人口绝对优势比重,极度的贫困使他们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这一条件的约束,从而超阶段地实行工业化建设。2.2农村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8•重工业的三个基本特征1.建设周期长2.在发展的早期,大部分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3.初始投资规模大•整个经济的特征1.资金短缺,资金的价格(利率)高昂2.可供出口的产品少,外汇短缺,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高3.经济剩余少,资金动员能力弱2.2农村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291.重工业建设周期与资本禀赋2.重工业设备来源与外汇支付能力3.重工业投资规模与资金动员能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供给严重不足,由市场形成的资本价格(利率)必然相当高,而劳动力极为丰富,相当便宜。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部门成本高昂,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可能把投入导向重工业部门。2.2农村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30这种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宏观政策取向。其核心是全面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人为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低利率政策低汇率政策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低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政策2.2农村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31当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价格被人为固定在低于均衡价格的水平时,会同时产生两种效果:刺激需求和抑制供给,这时产品需求和供给的数量偏离均衡,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缺口。2.2农村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32•旨在压低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投入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政策环境下,低利率一方面降低了储蓄意愿,减少了可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却提高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低汇率抑制出口积极性,鼓励进口冲动;低能源、原材料价格也造成原材料供给不足和需求过旺。这些情况形成资金、外汇、能源、原材料供求之间的巨大缺口。2.2农村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33金融管理体制的形成外贸外汇管理体制的形成物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2.2农村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34工业化需要巨额资金的积累,在落后的农业国,积累的主要来源只能是农民的“贡赋”。“贡赋”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如价格“剪刀差”。中国选择的是后一种形式:采用农产品的国家定价形式,从农民手中低价统购,又对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低价统销,用以维持大工业的低工资和低原材料成本,提供不断产生超额利润的条件,最后又通过大工业利税上缴,集中起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基金。统购统销的根本特征是以商品买卖为表,以国民收入的直接分配为里。分配寓于交换之中完成:农民每卖出一份农产品,等于交出一份贡献;工人、企业每买一份农产品,则等于得到一份福利。2.2农村统购统销制度的经济内容35•生产领域,归并农民独立的土地权利,严禁土地流失以抑制地租对农产品价格上升的推动作用;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压低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农产品的低工资成本。•分配领域,对农民一手低价统购,一手低价供应生产资料和无偿投资作为补偿;对城市的居民,则一手配给低价食物和其他福利,一手保持低工资。•在流通领域,实行统销的国家垄断经营,关闭市场、限制区际交易、严禁长途贩运。2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