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摘要: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最突出的标志,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在随后把依法治国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写入宪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前行,中国社会在迈向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关键字: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行政德治法治精神司法公正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是历次四中全会中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大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着眼于“全面”二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涵盖了党、国家、社会生活以及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法治的“全覆盖”。对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的深入学习和解读,我体会颇多:一、依法治国应该是执政党的依法执政和政府的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制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各级政府是行政执法主体,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推动法律实施意义重大。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利益纠葛交织、社会矛盾多发。只有因应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确保政府一切活动都在法制框架内开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责任。这几年,中央对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一批大贪小蛀们落马,肃清了党和政府机关内的腐败“毒瘤”,把权力关进了法治的笼子里。中央反腐反贪的举措,正是为了确保党的依法执政和政府的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问题。如果人人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能够更多地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比如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敬老孝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呼唤,也是一个普遍的道德问题。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新增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的法律规定,大大推动了敬老孝老传统美德的弘扬。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才能建设和谐美好的法治中国。三、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推进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深刻内涵。随着法律条文逐渐变为社会行动,对法治的信仰将融入公民的血液中。比如说,信“访”不信“法”,这是很多涉法涉诉信访群众过去对待法律的一个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中央政法机关多措并举,两年来,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上访数量明显减少,政法机关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明显提高,信访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总体来看,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运用法律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本身就是普法效果的具体体现,也是巨大的社会进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说。弘扬法治精神,熔铸法治社会,就必须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在整个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四、提高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司法机关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司法机关负有理所当然的一份责任。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会成为依法治国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清明政治生态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响应党的号召,从自己做起,全力支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战略的实施,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