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定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pulmonaryfungalinfections,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原发性继发性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肺孢子菌等诊断标准IPFI的诊断因素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宿主因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10d;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④患有艾滋病;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临床特征主要特征:⑴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⑵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次要特征:⑴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2)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3)持续发热96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微生物学检查:1、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镰刀霉属、接合菌);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4、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检测连续2次阳性,曲霉感染有特异性;5、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试验)连续2次阳性,除隐球菌和接合菌以外真菌感染的筛查;6、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确诊IPFI的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肺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要点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2007,30(11):821-834拟诊IPFI临床诊断IPFI确诊IPFIIPFI防治策略1.一般预防2.靶向预防3.拟诊治疗(经验性治疗)4.临床诊断治疗(先发治疗)5.确诊治疗(靶向治疗)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宿主因素IPFI的诊治流程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类及评估系统临床危险因素计分实验室危险因素计分广谱抗生素治疗(≥4d)5血培养阳性(<48h)5胃肠道手术5血中发现致病菌5中央导管5血培养:4次中至少2次阳性5入住ICU(≥4d)5血培养:4次中1~2次阳性3合理抗生素治疗4d后T>38℃5WBC>10×1093血液系统恶性肿瘤5血培养多次阳性(≥2d)3低血压3尿培养阳性1糖尿病3被污染的血培养阳性1留置导尿3痰中发现真菌寄植1机械通气(>2d)3TPN3*5分危险性最大,1分危险性最小中性粒细胞减少(<1×109)3多次入住ICU3实体瘤3创伤3周围静脉插管1干预阈值医疗行为ICU非ICU立即治疗干预≥40>25加强监测30~3915~25维持和监护<30<15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疗(确诊治疗)。继发性IP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需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行拟诊治疗(经验治疗)或临床诊断治疗。根据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与缓急推荐处理程序见下图。一般预防有宿主因素特别是HSCT者,防止曲霉孢子经呼吸道吸入是预防IPFI的重要环节无发病时应注意保护环境一旦有IPFI发病时应加强监测,评价和改进保护性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壁,清除感染源。除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例,不主张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靶向预防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4+200/µl或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时应用复方磺胺甲唑(SMZ-TMP)预防肺孢子菌肺炎。推荐方案:口服SMZ-TMP2片(每片含SMZ400mg、TMP80mg),1次/d。疗程持续至外周血CD4+200/µl后3个月。当外周血CD4+50/µl时亦可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口服预防隐球菌病。对异体或自体HSCT受者推荐口服SMZ-TMP2片,1次/d,预防性用药。于移植前2~3周开始服药,至植入后6个月;若持续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预防用药应予继续。对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可用氟康唑100mg/d,或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d,预防真菌感染,疗程视病情而定。拟诊治疗即经验性治疗治疗属试验性的,理论上应选择强效、广谱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以便尽快观察治疗反应和避免不良反应,但还应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试验性治疗一般应持续5一7d,必要时可延长至10d,若仍不见效,应停止经验性治疗。临床诊断治疗亦称先发治疗(Pre-emptiveTherapy)在有宿主因素的患者开展系统性连续监测,包括每周2次胸部摄片或CT扫描或真菌培养,或真菌抗原检测。如发现阳性结果,按临床诊断IPFI,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所检测到的真菌种类而定。疗程至少持续达到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空洞闭合。确诊治疗即靶向治疗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要参考药物抗菌谱、药理学特点、真菌种类、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后选定。疗程至少持续达到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空洞闭合。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支气管-肺念珠菌病侵袭性肺曲霉病肺隐球菌病肺毛霉病肺孢子菌肺炎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白念珠菌感染应用氟康唑,参考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剂量。亦可选择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或含脂制剂)、卡泊芬净、伏立康唑。目前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实验室在培养分离出念珠菌后应鉴定出菌种。各种念珠菌感染的推荐治疗用药参见表2。疗程视治疗反应而定,要求肺部病灶基本吸收方能停药。各种念珠菌感染的推荐治疗用药菌种推荐药物白念珠菌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光滑念珠菌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氟康唑*近平滑念珠菌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热带念珠菌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克柔念珠菌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季也蒙念珠菌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葡萄牙念珠菌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侵袭性肺曲霉病传统治疗为两性霉素B(或含脂制剂)。但目前通常选用伊曲康唑治疗,危重患者亦可选择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必要时可联合2种不同类型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肺隐球菌病播散型肺隐球菌病或病变虽然局限,但宿主存在免疫损害时,推荐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治疗疗程8周至6个月,轻症患者可用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400mg,1次/d,持续810周。不伴脑膜炎的非艾滋病患者可选择伊曲康唑口服液400mg/d,疗程视病情适当延长。肺毛霉病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是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控制和治疗基础疾病特别是糖尿病酸中毒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肺毛霉病的治疗十分重要。对于肺部局限性病变者,如能承受手术,可行外科手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急性重症患者(呼吸空气时PaO2≤70mmHg):SMZ-TMP(按SMZ75mg·kg-1·d-1+TMP15mg·kg-1·d-1)静脉滴注,分2次给药,每次滴注6~8h,疗程21d。SMZ-TMP给药前15~30min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口服泼尼松40mg2次/d,连用5d,随后40mg/d连用5d,然后20mg/d连用11d,或等效剂量静脉激素制剂。另选方案为:泼尼松+克林霉素(600mg,每8h静滴1次)+伯氨喹(含基质)30mg/d×21d,口服(注意伯氨喹溶血不良反应);或喷他脒4mg•kg-1•d-1静脉滴注×21d。肺孢子菌肺炎非急性轻中症患者(呼吸空气时PaO270mmHg):SMZ-TMP2片,每8h口服1次,连用21d;或氨苯砜100mg每天一次顿服+TMP15mg/kg分3次口服,连用21d。另选方案为:克林霉素300~450mg、每6h口服1次+伯氨喹(含基质)15mg/d口服,连用21d。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多烯类抗真菌剂,抗真菌谱包括除土曲霉及癣菌外的多数致病真菌。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醇结合,形成一个跨膜通道,迫使细胞漏出和死亡。适应症:可用于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感染。药代动力学:几乎不被肠道吸收,需要静脉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通过胎盘屏障,脑脊液的浓度低,血浆半衰期为24h,肾脏清除很慢。用法用量:静脉给药,0.51mg/kg,开始先以15mg(或0.020.10mg/kg)给药,视耐受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5mg。避光缓慢静滴(不短于6h):因为静脉快速给予两性霉素B可能引发致命的高钾血症和心律失常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注意事项: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尤其是钾和镁)、全血细胞计数以及肝功能,应至少每周监测1次,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甚至应每日监测,应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为减轻因输液引起的发热反应和寒战,可于静滴前给予解热镇痛、抗组胺药和输液中加用小量糖皮质激素。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目前有3种制剂: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LC)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C)[亦称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ABCD)]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因其分布更集中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肝、脾和肺组织,减少了在肾组织的浓度,故肾毒性较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降低。适应症:IFI的经验及确诊治疗。无法耐受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的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不能使用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的患者。对于某些感染,指南规定需给予1.0mg·Kg-1·d-1或更高剂量的两性霉素B,鉴于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要求优先使用含脂制剂。药代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易在肝脏及脾脏中浓集,肾脏中则较少蓄积,清除半衰期为100150h。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用法与用量推荐剂量ABLC为5mg/kg,ABCD为34mg/kg,L-AmB为35mg/kg。亦主张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缓慢滴注,如耐受性良好,滴注时间可缩短至12h。各种制剂的具体使用要求参见说明书。注意事项该药肾毒性显著降低,输液反应也大大减少,但仍需监测肝、肾功能。本品只能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溶解后的溶液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说明书)严重肝病患者禁用。(说明书)伊曲康唑伊曲康唑三唑类抗真菌剂,唑类以14-α脱甲基酶为靶点,14-α脱甲基酶的作用是介导羊毛固醇转化为麦角固醇。(口服制剂)(静脉注射剂和口服液序贯使用)药代动力学采用β-环糊精技术的口服液比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蛋白结合率为99%。血浆半衰期为2030h。在肺、肝脏、肾脏、肌肉及骨骼等组织中的浓度则比血药浓度高23倍,脑脊液中含量很低。经肝P450酶系广泛的代谢,代谢产物经胆汁和尿液排泄,其中羟基伊曲康唑具有与伊曲康唑同等的抗真菌活性。用法与用量IFI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患者的治疗:第12天:200mg,静滴,每天2次;第314天:200mg,静滴,每天1次,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h;之后序贯使用口服液,200mg,每天2次,直至症状改善及影像学上病灶基本吸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