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终生无怨无悔黄家宁,男,彝族,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龙场乡大桥村支部书记。黄家宁是一位开拓意识强,敢想敢干,脚踏实地的干部。他曾经在乡安监站,计生办,党政办公室工作过,现任龙场乡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兼该乡大桥村村支部书记。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善于团结同志而著称。曾多次受到县乡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2008年7月在普定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中荣获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2月被评为2009年度先进工作者,2010年4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2009年先进个人,2008年和2009年度工作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黄家宁同志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与养育他的这方热土和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参加工作以来把各族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重托化作精神动力,特别是担任龙场乡大桥村村支部书记以来,全身心投入到带领全村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中。土地是农民的第一生命线,不了解土地就等于不了解农民。为此,他每天早出晚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足迹遍及全村农业生产的各个角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遍了家家户户,对全村耕地情况了如指掌,并在农业生产中适时提出农业种植产业化结构合理的可行性计划,为逐年增加全村各族群众收入探索出了一条捷径。每一户农户家留下了他不倦的身影,每一块田留下了他勤奋敬业、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的足迹。他常常放弃了休息日,虽然离家只有十几公里,但他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家中的一切全交给了爱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黄家宁同志不仅掌握了全村农业生产状况,而且与各族农民成了知心朋友,特别是在防洪抢险,兴修水利的工作上为各族农民兄弟所称道。2010年3月,大桥村遇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肆虐的太阳烧烤着大地,丰收在望的庄稼、面临颗粒无收,人畜饮水非常困难,为了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黄家宁同志不分白天黑夜,战斗在抗旱第一线,与大家一起找水源筑堤坝埋管道,全村呈现出上下一致,奋力抗旱的感人场面。干旱过后,庄稼保住了,人畜饮水解决了,他又组织全村人民进行生产自救,及时抢收抢种。夏播结束,他又组织村民进行修复水利设施,完善本村的灌溉系统。预计在入冬前,争取完成本村的各项水利设施。黄家宁同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心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心,他就是用这种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他以村支两委的成员一起经多方考察论证,提出了修建全防渗灌溉引水工程的设想,这一设想如果实现,水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可新增灌溉面积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这项工程需投资数万元。为尽快把这项造福全村各族群众的引水工程付诸实施,一面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一面争取项目、资金,为完成三公里的干渠多方联系,多方求援。在工作中他发现,一些布依族农民在科学种田上总是落后于汉族农民,他就动员汉族农民与布依族农民结成科技互助对子,走共同进步,共同致富的路子,通过一对一互帮互助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也促进了先进种植技术在少数民族农民中推广应用。黄家宁认为在一个多民族的村工作,仅会本民族语言是不够的,掌握多种语言,不仅便于工作,更能与其他民族同志交流感情。为此他在熟练掌握汉语以后,又开始学习布依族语、苗语,在工作中他注意潜心观察布依族、苗族语的发言及语法特点,不懂就向布依族、苗族请教,经过不懈的努力,黄家宁不仅能熟练地与布依族、苗族群众交谈,而且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黄家宁还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开拓者。现在他准备组织和引进日光型冬暖式果菜大棚技术。这项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本村的水土光热资源,成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新型产业,而且是变秋冬为春夏,利用农民冬闲时间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当下,预计投入万元,用近两年时间兴建蔬菜大棚,将成为村级经济增长的新支点,成为各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盒”。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保护生态平衡,植树种草美化家园又成为工作的重点,他在想:怎样才能大面积绿化本村沿河两岸,又加快全村百姓增收致富进程?经过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在2公里沿河两岸开山造林,广植防护林,大规模栽植茶树、李树、桃树等,分片承包给私人管理。如今,这片果树林已发展成为该村的生态经济林基地,不久的将来,它就可以成为本村一项支柱产业。黄家宁同志这种“眼中只有土地,心中只有群众,办事只为大家,不为小家”的无私奉献精神,集中反映了扎根在基层,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基层干部的高贵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范。狠抓民族团结猛促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关系。在三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居住着汉、布依、苗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友邻单位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村里的“一把手”,黄家宁同志始终把团结和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内要抓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外抓社会经济发展,操作中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注重实效,使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近年来,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他多方筹措资金,动员各方力量,兴建乡村文化站室,丰富了全村人民群众的余业文化生活。由于本村人口多,流动人口突出,也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作为主抓稳定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他使出浑身解数,下大力气抓好这两项工作,每逢节假日或日常检查,他常常与其他同志一起检查流动人口,只要是计生对象所提出的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从而保证了经济建设不受影响、不受干扰。几年来,大桥村未发现超计划生育现象和重大扰乱社会治安现象。黄家宁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是促使全村各族人民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可行办法。随着农村奔小康进程的加快,部分少数民族因缺乏劳动力或未成年子女诸多因素,从致富奔小康的队伍中掉队,为使这部分人尽快脱贫致富,他采取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劳动扶贫、建房扶贫、实物扶贫等措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桥村大田组孤儿伍倩,失去双亲后生活无依无靠,连遮风挡雨的住所都没有,黄家宁知道后,很关心她,先拿出自己的工资帮他买来日常生活用品,又安排其直系亲属,把她抚养好,照顾好,并向乡民政办反映了这位孤儿的情况、乡民政办给与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并亲自开导他:要学会自立、自尊、自爱,做社会有用之人。现在伍倩快乐的读着书并表示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社会有用之才。尽管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工作中,该同志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继续努力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民族工作力度,加快全村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