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孩子天然自成都创造力改革不仅仅在经济,更在人的思维方式。未来要求今天的孩子拥有更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说到“创造”,人们很容易与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著名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创造发明联系起来。天才自然有天才的创造力。然而,这里所说的“创造”,乃是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在研究创造活动规律中发现的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潜力,这是一种低级的、原始的创造力。它不同于具有社会价值,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创造发明。但人类的创造发明,充满想象、富有创新意义的创造力离不开它。人的创造潜力与生俱来。对孩子来讲,创造潜力人皆有之。日本著名创造学家恩田彰认为,这种幼儿的创造性,对别人未必是新颖的创造,而对他自身却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它虽然没有社会价值,但可以产生独特的个性活动。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这种人皆有之的创造性就会朝特殊才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其中某种低级的、原始的创造力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会走向高级的、有真正创新意义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标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聪明、智商高就一定会有所发明创造,其实不然。有的人智商很高,却没有任何创造性表现,终生平平庸庸。这是因为孩子的创造力的发挥除要求有正常的智力2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即兴趣、意志、性格、动作、情感。如何培养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呢?(1)培养孩子的兴趣,一个孩子对某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会积极地、并且努力地参加这项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开动脑筋,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改进活动的内容和方法。(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许多家长认为;听话、顺从、不调皮捣蛋的孩子是乖孩子、好孩子。还有的家长娇惯、溺爱孩子,怕添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应该相信孩子,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和启发他想办法克服和解决,但不能越俎代疱。(3)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好奇是幼儿的特点之一,是探索知识奥秘的动力。好奇心愈强想象力愈丰富,创造性就愈高。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个明白。如孩子想知追手电筒为何发光、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竞把手电筒和不倒翁拆开。孩子平时捶这打那,全是好奇心所致。好奇是探求、创造的动力源。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到启发,后来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少年时曾为壶盖被水蒸汽顶起而惊奇,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大胆去想,允许他们创造性地尝试。(4)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贡献的、富于创造的人都具有热爱事业、兴趣广泛、情绪乐观、自尊自信,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特点。因此,家长在重视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时,3不能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拆拆”、“装装”、“试试”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因势利导,使他不怕失败,勇于进取。在影片《FindingNeverland》(中译:寻找梦幻岛)里,剧作家詹姆斯•巴里6透过他笔下的“彼得•潘”,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儿童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想像和幻想的美好世界。一天,年轻的巴里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公园的草地上“肆无忌惮”地玩海盗游戏:树枝搭起的棚子在孩子们的眼中幻化成辉煌的宫殿;地上的泥土捏成球形就成为美味的点心;头上扎起一根红布条就成为真正的“海盗”!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一切幻想都可以变成现实。巴里被这群在公园里玩耍的孩子完全吸引住了。透过这个游戏,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群孩子,还包括他自己以及这个世界上所有孩子儿时的幻想、儿时的梦。巴里意识到,童年所独有的想像和创造的力量!在孩子的眼中和手中,一切都可以妙笔生辉。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让木板变成“帆船”;如果他们希望,他们可以把自己变成仙女;如果他们乐意,他们可以将破旧的扫帚变成童话中巫师的飞帚。这些恣意的想像和创造,就是孩子创造力的最初表现。巴里通过奇妙的永无岛和拒绝长大的男孩彼得•潘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时光,童年的想像是每个人一生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那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想像世界;需要认识孩子们的幻想并非仅仅是“好玩”,其中可能蕴含着他们的梦想和创造欲望,而这种最初的梦想和创造则可能成为他4们一生追寻的目标,引领他们创造一个全新的领域。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每个孩子都有想像力的天赋!儿童尤其是早期儿童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像。想像力是儿童智力活动的翅膀,透过儿童的想像力,我们可以洞悉孩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孩子们拿个小棍当马骑;坐在凳子上开火车;拿个小树枝当铲子,在盘子里炒菜;披上妈妈的纱巾当仙女……孩子们这些看似“幼稚”的举动,正是他们日后创造性的表现,是他们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千万别把这些举动看成是孩子的“胡闹”。儿童的思路极其广阔,想象和思维相当活跃,心理学家梅斯基(Meysky)和纽曼(Newman)还专门对儿童的创造力下了定义:创造力是一种能力,它能使一个人以一种让别人听取和欣赏他们的讲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创造力是一种素质,它能使人类发现自然的定义──别人以前未能理解的定义。当幼儿能创造出一种表达自己思维的方式和能发现新问题时,就说明幼儿有创造力,如3岁的南南在画高兴的树时,虽然不会画树,但他会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树干、树叶、花等,还用语言补充说:“当树坐上火箭,就很高兴了。”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创造力是有层次的。根据创造力本身从萌发到形成的动态过程,可以将创造力划分为类创造、潜创造、真创造三种层次。类创造是创造力的雏形,不能产生创造性结果,如儿童的幻5想、青年的憧憬等,这些都是创造力的准备层次。潜创造产生一种对本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但已为人类发现或发明过的成果,这是一种广义上的创造力。真创造指狭义的创造力,它提供的是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成果,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更多属于这一类,如牛顿发现地球的引力、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就是一种真创造。(一)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如何?儿童的智力与创造力发展之间有何关联?这不仅是学者们共同关心的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与智力时,首先要探索的一个实际问题。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综观前人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主要论点:一是认为创造力与智力没有相关或相关很低;二是认为创造力与智力高度相关,高创造力者智力必高,高智力者创造力必高,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三是认为二者关系不能确定,创造力高者智力未必高,智力高者创造力未必高,抑或是认为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高低因测验的性质而变化。在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智力是人的一种偏于认知方面的心理特性或个性特点,而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肯定了创造力是一种高度发展的智力,而不是本质上与智力不同的东西;其二,指明了创造性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智力发达与否的根本标准。6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的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可见,智力是创造力必要的而非充分的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意义上,儿童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检验儿童智力开发程度的基本标准。(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幼儿的绘画、音乐、讲故事、手工以及发散思维等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幻想中创造想象的成分随之增多,精细性也不断提高。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表现在其动作、言语、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例子:有的儿童扮演医生拿小棍给洋娃娃打针,将一块看起来很简单的木块当成小车拉,叫外婆为“妈妈的妈妈”,用积木搭建各式各样的房子,可以将“O”想象为苹果、人脸、气球、太阳、碗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创造力的表现,是真正创造力的雏形。但必须看到的是,幼儿创造力与成人创造力在质、量、目的性、价值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幼儿创造力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1)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3)自发性强,表现相当广泛;(4)主要表现为创造想象。在幼儿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好奇心和创造想象的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表现。幼儿的创造行为和活动主要来自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说好奇心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起点。这种好奇心在幼儿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最早如新生儿的探究反射可视为好奇心的最初表现。到7幼儿期,好奇心便表现在幼儿的各种行为和语言的发展中。在语言发展上,这时候非常喜欢提问题,只要他们不懂的、感兴趣的,他们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提出的问题稀奇古怪、各种各样,如为什么汽车的尾巴会吐气,为什么蜗牛背上有壳等等,并且常常打破沙锅问到底,试图弄个水落石出,在这一时期让父母最困惑、最苦恼的就是回答孩子的问题。在行为上,幼儿经常表现出一种破坏行为,如为了弄清楚钟表为什么要发出嗒嗒的声音,指针是怎样走动的而将家里的闹钟拆得七零八碎,为了了解电视机里是怎样装下那么多人、房子、车而兴奋地去探究。正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才使得幼儿开始了漫长的创造之路。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最主要成分。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同其他心理领域的发展一样,也是随着能力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三)创造型儿童的人格特征创造力是儿童能力的最高表现,而能力作为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和人格的其他部分处于复杂的联系之中,这些人格因素是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殊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追踪研究天才儿童数十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发现,在他研究的天才儿童中,有一部分成年后成就很大,有的则成就一般,经过分析发现,前者具有四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好奇心强。综合国内外迄今为止的大量研究和论述,创造型儿童的一般人格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旺盛的求8知欲属创造型儿童的典型人格特征。第二,情感丰富、富有幽默感。第三,勇敢、甘愿冒险。创造型儿童甘愿标新立异,逾越常规,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框内。第四,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这种人格特征使创造型儿童能够持之以恒地去探索、思考。第五,独立性强。第六,自信、勤奋、进取心强。第七,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一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出现偏高的想象,在智力活动方面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第八,一丝不苟。喜欢刨根问底,不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不罢休。除此以外,不同创造类型的儿童不但具有创造型儿童共同的人格特征,还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人格特征。如艺术类创造型儿童还具有超俗的思想,非常灵敏等;自然科学类创造型儿童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少从众,喜欢作抽象思考等特征。中国的教育对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还是有很大欠缺的,更倾向于将孩子培养成按部就班的样子。你看许多国际上获得大奖的创意性作品,大部分都没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呢。这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教育体制上的差异。如果你想从小培养宝宝的想象力,我建议你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国际品牌的早教班。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早教起源比较晚,国际品牌更具有早教经验,另一方面是国际性的早教品牌会在教育上给孩子更多自由,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像金宝贝、美吉姆这种国际早教品牌就对培养宝宝的想象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老师会通过游戏去激发孩子的探索能力,而不是直接用说教的方式,这样更能促成孩子的想象发挥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