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唐湘辉(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湖南,长沙410205)前言旅游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包括旅游高等教育、旅游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旅游院校和旅游行业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而开展的各种岗位培训。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开放,外国旅行社将被允许在我国设立独资子公司。因此,旅游教育的发展模式及旅游教育研究的重点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今后的旅游教育面临的不仅仅是如何培养满足国内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且必须考虑如何面对国际竞争,培养满足国际旅游市场经营与管理需要的专门人才。旅游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基地、旅游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中心、高素质“四有”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迎接挑战,借鉴旅游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合理发展我国的旅游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国际旅游教育实践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以知识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受到了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逐渐认识到,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世界旅游教育的总体特征随着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和活动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学术界,旅游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从世界范围看来看,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旅游企业在旅游教育方面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后到重视追赶的过程。特征体现在:第一,政府介入。如澳大利亚在1992年成立高校旅游与接待业教育理事会(简称CAUTHE),其宗旨是在大学和企业界提高旅游教育和研究地位;鼓励大学企业以及大学和企业间的合作;在企业、政府和社区内充分代表旅游教育和研究组织的利益。CAUTHE自成立起一直得到澳大利亚旅游部和澳大利亚研究局的支持。另外,由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澳大利亚旅游常务理事会”(ASCOT)每年也至少组织一次“澳大利亚旅游研讨会”。第二,建立起了相应的旅游高等教育体系。例如日本2000年全国有10所大学设立了旅游系或学院,美国目前有近280所大学开设了学士学位以上的旅游专业课程,其中提供博士学位的大学包括康奈尔(CornellUniversity)、普渡(PurdgeUnivesity)、密西根州立(MichigannStateUniversity)等大学。第三,旅游职业教育具有法律上的保证。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法国的《职业继续教育法》、美国的《成人教育法案》、英国的《继续教育条例》、瑞士的《职业培训法》,有的国家是在《劳动法》或《普通教育法》中对职业培训进行了规定。这些法律对企业职工在培训中应享受的权利,如时间、经费资助、培训合同的签订,以及培训单位和培训教师的资格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四,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建立起多层次的培训体系。许多国家都把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制度作为有效促进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制度是体现职业准入和资格认可的一种制度,如瑞士澳大利亚的客房服务培训证书、厨房管理证书等。而对于导游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埃及、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对其职业资格十分重视,要求也非常严格。对报考导游的人员,西班牙、新加坡、埃及等国家的要求较高,需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奥地利、丹麦、南非、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对培训更是提出了强制性要求,规定不经过培训,不得参加导游资格认证和考试。第五,旅游企业纷纷与高校联合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或学校。以美国希尔顿饭店管理集团为例,该公司与休斯顿大学合作举办希尔顿饭店管理学院。另外,希尔顿国际饭店公司还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对高级人员进行培训。[作者简介]唐湘辉(1965年—),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与休闲经济。作者联系方式:0731-8689282;13873160780,Email:xianghuitang@sina.com。该文获得2006年湖南省旅游教育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其两大培训机构一个是在蒙特利尔伊丽莎白女王饭店的职业开发学院,一个是瑞士巴塞尔的欧洲培训中心。再如,假日饭店公司早在1968年就在总部所在地孟菲斯建立了“假日旅馆大学”,为假日集团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人员,为保证假日饭店在世界上的声誉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亚洲饭店联号,如泰国的达仕泰尼集团,印度的欧比瑞集团,都遵循欧洲的技术教育模式开设了优秀的饭店培训课程。随着跨国经营的深入开展,他们还十分重视对派出人员从生活、语言到文化的培训。可以说,旅游企业的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培训网络结构。(二)美国的旅游教育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1、旅游高等教育将教学研究与社会紧密结合的美国大学,对旅游教育与研究越来越重视。这一趋势可以从美国大学中饭店和旅游管理(HTM)院系中专业设置的沿革和重点大学对旅游越来越多的关注得以佐证。在一般大学的饭店管理系如普渡大学饭店与旅游管理系,其课程设置和研究重点从原来的RHI,即餐馆饭店和非营利性机构(Restaurant、HotelandInstitutional),演变为RHIT,即在原来的RHI后面加上T(Tourism),最后改名为HTM,可以发现旅游在其中的地位从无到占1/4,后上升为1/2,其重要程度越来越大。旅游及其相关学科在美国大学常见的名称包括休闲研究、饭店管理、餐饮管理、食品服务、资源与公园研究、健康与运动研究、景观规划与设计、人类学等。随着会展业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旅游教育项目也开始将会议管理、节事管理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内华达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休斯敦大学饭店管理学院等都加强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在美国,旅游课程设计和研究重点主要强调饭店管理,但同时呈现出专业分工的特点。其中,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普渡大学饭店与旅游管理系、德州大学娱乐、公园与旅游学系、伊利诺依大学休闲研究系和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饭店管理学院等是最为著名的几个院系。另一方面,曾经轻视休闲旅游和饭店管理的全美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顶级大学,现在也对全球性的旅游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12所执全球大学教育之牛耳的大学,除加州理工和杜克大学暂时没有研究者对旅游现象加以关注外,其余10所大学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始对旅游现象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进行了研究。2、旅游职业教育行业协会在开展职业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美国饭店业协会,其前身为美国旅馆与汽车旅馆协会,一直致力于饭店经理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该协会下属的教育学院从事饭店管理教育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及培训机构之一。教育学院为饭店35个重要岗位颁发资格认证,其证书在饭店业内享有最高的专业等级.此外,学院推出的教材囊括了饭店业中所有的管理、营销和操作领域的知识。目前,有60多个国家引进了其教材,中国旅游出版社已经引进了其中16本教材并翻译成中文。在教育学院的监督下,有数千名饭店管理人员在完成了指定的10门课程后,获得饭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三)瑞士旅游教育1、瑞士旅游教育体系瑞士旅游教育主要为饭店教育,瑞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它传承了欧洲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为世界饭店业培养了大批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士。与其他国家不同,瑞士的饭店管理教育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SHA)成立于1882年,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其宗旨为通过合作努力,提高瑞士饭店业的效率、竞争力和市场形象.协会拥有2700多家会员饭店。自成立以来,瑞士饭店协会始终重视各个层面的培训,1893年,协会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随后,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瑞士饭店教育主要分6个层次:第一,由瑞士饭店协会颁发的饭店管理毕业证书。第二,餐饮运营学位证书。第三,工商管理(饭店)学士学位(BBA)。第四,饭店管理研究生证书。第五,工商管理硕士远程教育。第六,英语强化培训,所有学生在进入正式学位学习之前必须通过大学英语水平测试。2、瑞士旅游教育特点外向型的办学目标。瑞士的办学指导思想是:设校于瑞士,面向国内外,朝着国际旅游的水准发展。以洛桑为代表的瑞士旅馆学校,从师资队伍、办校方针、课程设置和学生来源,都不仅从瑞士一国出发,而是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办出国际水准来,以适应各国旅游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里诺士饭店管理学院,不仅师资从国外聘任,而且多数学生从国外招收。该校529名在校学生中40%来自亚洲,29%来自欧洲,9%来自大洋洲,9%来自北美和南美洲,5%来自非洲,其余为瑞士学生。以店为校育人。店校合一是瑞士办校的一大特点,也是培养高质量的饭店管理人才的需要。课程设置既重视理论,更注重实践。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一定比例的理论课学习后,就在饭店内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理论3课与实践课相比,前者所占的比例较小。注重回炉培训。瑞士旅游饭店的普通教育,可以直接招收15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经过三四年教育后,可以成为一名技工。旅游饭店的中级管理人才,必须是受过技工教育且在实际中工作锻炼过1—2年才有被招收的资格;旅游饭店高级管理人才的招生,生源必须来自经过中级培训并在饭店的中级岗位上从事数年工作的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中高级管理人才,必须脱离实际工作岗位,返回学校进行回炉培训。(四)值得借鉴的经验旅游教育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行业协会、教育机构、旅游企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虽然不同的国家发展水平不一,管理体制各异、教育理念及就业价值取向等存在差异,但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第一,政府重视。一个国家要想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自身的旅游业及旅游教育,仅仅依靠教育机构或企业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政府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仍然十分必要。第二,建立政府、企业、教育研究机构合作体系,共同促进旅游教育研究和培训的发展。第三,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学历教育方面,应该进一步提高旅游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加强多层次的学历教育。与此同时,必须改变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尤其在职业教育方面,必须建立相应的认证制度,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第四,旅游企业必须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第五,旅游教育必须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要求,开展国际范围的合作。世界旅游组织在倡导和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其成员国,它推出的许多项目我们尚未充分利用。二、中国旅游教育的现状众所周知,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初具规模。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完善和丰富了旅游学科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旅游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繁荣。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旅游教育这20多年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主,己很难适应当今旅游业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由此而导致的高素质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国际旅游教育相比,我国的旅游教育存在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及手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一)旅游教育整体规模快速扩张、单体规模发展缓慢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以下称“旅游院校”)数和旅游专业在校生数迅猛发展。据统计,我国2001年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则分别是1990年的5.2倍、8.5倍,而2001年的校均在校生只比1990年增长30%,远远低于旅游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436%。可见,总体规模在快速扩展,但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发展缓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旅游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和规模效益的提高。(二)旅游教育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近年来,由于社会对旅游人才的迅猛需求,我国各类层次的旅游院校数量不断攀升,短期行为、低水平重复、分散办学的现象明显存在;旅游院校封闭办学,没有与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旅游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等社会单元组成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的旅游教育网络体系,也没有与旅游产业在情报信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广收薄种的旅游教育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