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发展的调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农业发展的调研——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浙台农业经贸合作机制小组资料整理一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旅游之地”之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太湖之南,东海之滨,大陆海岸线1840公里。境内有一条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河曲折,故称浙江。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06%,是面积较少的一个省份。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资源优势:一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大环境下,由于多种自然要素的重新组合。在我省构成海洋、平原和丘陵山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为多目标、多层次地综合开发,提供了自然基础。本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水热资源丰富,高值同季的条件下。由于海陆之间、南北之间、平原与丘陵山地之间,通过光、热、水、土等多种资源要素的自然重组;和生物体的长期演化,在全省形成了三个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即海洋水产生态系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和丘陵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本省海域广阔,又处于我国最大河流长江口之南,也是台湾暖流、北方冷水团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三种水团,入海径流和海洋环流随季节的交互变化。在浙江舟山群岛一带,形成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国内规模最大的浙江渔场,这是我省海洋渔业生产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的自然基础。丘陵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文校。丘陵山地占本省陆域面积的70%以上,由于山体高度不太,临近海洋,山脉走向,多与海岸线斜交,在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过程中,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湿润气流,使季风造成的干湿季变化,在本省得到调和,丘陵山地湿度较大、降水丰富,特别在沿海和山地的迎风坡,而热调匀,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本省丘陵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学产量比同纬度内陆地区要高。在自然状态下,封山育林2~3年,一般就可控制水土流失,有利于山地和平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本省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垦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且水陆交通方便,是我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是一个深受人为影响。生产水平高、应变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较为稳定的生态经济系统。由于这三大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使浙江省农业具有多目标。多层次和综合开发的自然优势。社会环境优势:浙江本身经济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各项基础设施发展完善,为产品市场的开扩创造了有利条件,发达的交通,稠密的人口,为农产品提供了广扩得市场和庞大的消费人群。沿海的区位优势为农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农产品外销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浙江的出口农业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出口主导产品区域特色明显。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如杭州的羽绒羽毛、蜂产品,嘉兴的厂丝、皮革,湖州的竹制品、笋罐头,宁波的蔬菜、蔺草及制品;绍兴的茶叶、珍珠,台州的水果罐头,金华的中药材,舟山的水海产品和丽水的香菇、竹木制品等。不少出口农产品如橘子罐头、茶叶、羽绒羽毛、蜂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二是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产品出口逐年下降,一些营养保健类产品、加工产品的出口明显增加。如畜产品中传统类的供港活猪从40多万头减少到20多万头,冻家禽产品从1000多吨减至50吨左右;蜂蜜从500多吨增加到1万多吨,蜂王浆增加了2.5倍,蜂花粉、蜂蜡从800多吨增加到1500多吨;羽绒从3000多吨增加到1.8万吨,肠衣出口量7300多吨,翻了一番;皮革及毛皮制品出口额达10亿多美元。三是龙头企业逐渐成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据对3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出口创汇4.5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形成了如舟山加藤佳食品有限公司、舟山兴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通集团公司、慈溪徐龙集团公司、浙江黄岩罐头集团公司、浙江华发出口茶厂等一批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的重点出口导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出口农产品基地扩大,质量提高。出口企业注重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破壁攻垒,扩大出口。如浙江华发、绍兴御茶村、武义茶业、三明茶业等四家企业建立茶叶基地12.38万亩,带动农户11.32万户;2002年底,全省有机茶颁证面积4.7万亩,产量3000吨;“江山恒亮”建立了160多个绿色养蜂生产基地,按欧盟2092/91有机蜂产品条例进行规范生产,通过欧盟ecocert认证,有机皇浆每公斤可以增值10多美元。浙江农业的基本概况: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农业生产门类齐全、作物品种繁多的农业综合高产区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之称。多样化的国土资源、多宜性的气候环境、多种类的生物资源、秀丽的山川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使得浙江农业具有广泛的发展领域和发展潜力,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的多种功能的需求,十分适合多种作物的种植,多种畜禽、水产的养殖和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浙江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居全国前列。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农业主要产业有粮油、畜禽、蔬菜、茶叶、果品、茧丝绸、食用菌、花卉等。综合起来,目前浙江农业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其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实现恢复增长,总产保持在160亿斤以上。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高效经济作物开发有力,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蔬菜、肉、蛋等“菜篮子”产品保供有效,粮经作物、种养加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协调呈现新起色,块状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速明显。农业经济总量逐年增长,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产品充裕,经济实力增强,巩固了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其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基本农田管护全面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地力改良进程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有所改善,66.8%的农田能够旱涝保收。规模经营稳步推进,546万亩万亩土地实现流转,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的27.5%,生猪、家禽规模经营比重分别为78.6%、88.7%,居全国领先水平。设施化生产扩大,设施栽培面积达140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53.8%。动植物防疫设施有机改善,农业安全生产、避灾生产体系有序构建。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其三,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信用担保和政策性保险加速推行,新型市场主体加快发育,经营体制机制更为灵活。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企业与农产品基地连接更为紧密。目前,有57个市、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9254家,社员47.6万个,带动全省37.2%的农户。农业功能强势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蓬勃发展,丰富了农业内涵。农产品质量管理全面加强,品牌创建热潮涌动。现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50个,无公害农产品2357个;1050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93个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全省“三品”种植业基地91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38%。认定浙江名牌农产品55个,累计有浙江名牌农产品106个。开放型农业态势良好,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全方位扩大。2008年农副产品出口额达76.8亿美元。其四,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保护性耕作、生态化饲养、清洁化生产越发受到关注,肥药减量控害和畜禽排泄物、生活污水净化治理不断加强。已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800多个,全面完成生猪存栏300头、牛存栏30头(杭嘉湖地区生猪200头、牛20头)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00个;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300万亩;5288个村实行生活污水沼气工程净化处理;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60万平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65%。最后,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普遍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提高,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逐渐养成。累计培训绿色证书学员、新型农民133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学员35.5万名,转移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资产财务管理加强,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75亿元;国有农场生产总值达48.2亿元。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到位,农民政策性负担基本解除,农村“三乱”基本遏制,农民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浙江农业近六十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从发展历程看,实现了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一优两高”农业、效益农业进而向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的历史转变。6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时代脉博,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不断革新农业新的内涵,赋予新的发展活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立足解决温饱,推行种植制度改革,努力多种、多产,198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营,率先在全国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1992年起又率先推进了农业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1998年出现了“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卖难”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了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决定,鼓励农民“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来钱种什么”;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以及农业受到资源环境制约的日益凸显,2004年,又作出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决策部署。综观60年的发展历程,浙江农业在发展理念上经历了立足保障供给向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二、从供给格局看,实现了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进而向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相对于其他省区而言,浙江农业资源禀赋不足,人多地少矛盾比较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全省农产品供给处于长期短缺状态。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农产品供给格局发生深刻变化。60年来,全省人口从1949年的2083万人增加到5120万人,人均耕地却下降了一半,但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长。1949年到2008年,粮食总产从430万吨提高到776万吨(历史最高的1984年为1817万吨),2008年肉类、奶类、茶叶、水果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4.0倍、6.0倍、2.7倍、51.2倍,禽蛋产量达到61.5万吨,蔬菜产量达1725.9万吨。三、从产业结构看,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向多种经营进而向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历史转变。60年来,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49的14亿元(均按当年价计)提高到1780亿元,农林牧渔比重从1949年的81:5:11:2调整为2008年的46:6:24:23,近年来农林牧渔服务业逐步兴起,2008年其产值达到33.3亿元,富有资源特色和比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2008年蔬菜、畜牧、茶叶、果品、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村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77%。茶叶产值、水果产值、花卉苗木面积、蚕茧出口额均居全国第1位。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3419家,实现加工产值1192亿元。四、从生产方式看,实现了从靠天吃饭、依靠人畜劳动力的传统方式向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的历史转变。新中国成立前30年,浙江农业依靠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良种化等技术改进,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60年来,全省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由190元提高到26713元。到2008年底,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机电排灌面积分别是1949年的1.7倍、10.5倍和62.8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2331万千瓦,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8%,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98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407公斤;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0.5万亩,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设施化水平明显提升,有力提高了抵御自然能力和比较效益。五、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