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①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注释】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zò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②亭亭:高耸的样子。③瑟瑟:形容风声。④一何:多么。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作者简介刘桢(?~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父刘梁,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与陈琳、徐瑀、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刘桢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曹丕就曾说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其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他与王粲合称刘王。清代刘熙载说公□气胜,仲宣情胜(《艺概·诗概》),这是从对比中揭示了二人各自的长处。还有人把他同曹植合称曹刘,也是从气格方面着眼的。集中体现其风格的是《赠从弟》三首,抒写诗人的胸怀志节,具有悲凉慷慨、高风跨俗的气概。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尤为人所称道。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采不够丰富,所以钟嵘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品》上)。他与王粲各有一篇《大暑赋》,在文采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刘桢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特色探究】这是一首咏物诗。【名句研读】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篇名。唐代王勃作。杜少府为作者友人。诗中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送别的诗,绝大部分是诉说难分难舍的心情,是忧愁悲苦的。“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②可以代表这类诗的基调。有没有人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豪迈的歌声呢?有,不多。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其中很出色的一首。【作者介绍】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一带)人,初唐四杰之一。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他做过几任小官,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长安。他曾几次到过长安。这首诗有少年进取的精神,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蜀州”,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一作“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带。【诗句分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应该指出,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④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从诗的诞生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漫长的年代已经抹去了许多王朝,却没有能够使这两句诗丧失活力,它至今还广泛流传,使读者为之拍案叫绝。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我们欣赏古代的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曹诗是这样的:“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脱化而来的,但两者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⑤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有人讲,王诗胜过曹诗,我看倒也不见得。但王诗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自有独到之处,所以同样应当受到称赞。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⑧,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⑦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拿五言律诗来说,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我们不妨把王勃的这首诗看成黎明女神项链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看,会更能领受它的迷人的魅力。“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①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他们那样重视离别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诗外话】王勃供职长安的时候,一天,朋友杜少府要到蜀地就任县尉,王勃亲自为他送行。两人走出长安城宏伟的城垣和宫阙,还是不忍分别。从长安到巴蜀,风烟万里,山长水阔,而此地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情此景,激发了王勃的才思,写下了这首诗送别友人。【古诗今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诗中的一句“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陈子昂唐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