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及着力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及着力点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在迅速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同时,也在强有力地推进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目前,从世界范围看,战争形态正处在一个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转型期。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是战争史上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无论是处在机械化战争哪个发展阶段的军队,都必须加速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特别是美国为了争夺未来战争的制高点,为迎接信息化战争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准备,紧锣密鼓地组建和实验数字化军队,大力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论述,指明了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时代重任。既要完成机械化建设,又要抓紧信息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军的光荣使命。双重建设任务的关键是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双重使命,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大课题,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适应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和军事变革,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必须与时俱进,采取超常措施,加紧人才培养,争夺信息化战争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一、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五支人才队伍”: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核。在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观念上,要尽快实现从传统模式向适应信息化战争新型军事人才要求和“打赢”要求上的根本性转变。江泽民深刻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指挥军官、参谋、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士官“五支人才队伍”。学习江泽民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正确理解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标准的科学内涵,构建新型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把“五支人才队伍”作为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根本。由于信息化战争集高新技术为一体,涉及武器装备、战场的指挥控制、兵器的操作使用、系统的维护与保障等大量的专业和技术种类,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不可能是某一种类型的人才,而是聚合了不同专业门类人员的一个巨大的人才群体。这个群体包括:集科学文化知识、军事高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于一身,并掌握高超指挥艺术的指挥人才;既知识广博,又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具有与指挥员同步思维甚至超前思维与全向思维能力的参谋人才;信息化战争是科技密型的高技术战争,因此必须有一批能驾驭尖端科技、掌握和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家群体;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很强创新能力,能熟练操纵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的技术专家人才;提供装备维护与保养,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士官人才。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既是知识的较量、技术的较量、更是人才素质的较量,这已是各国军事家和未来学家的共识。美军认为,未来领导信息化部队的应是思路开阔和经验丰富的军官、士官和文职人员,未来操纵信息化武器装备者应是全方位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家,他们是技能高超的复合型人才。从军队战斗力构成来看,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是军队战斗力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军队数字化的目标不但要实现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而且还要实现军队组织编制(军事人员与武器装备及战场的静态结合形式)、军事活动(军事人员与装备在战场上的动态结合)的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的层次结构必须与信息武器装备相适应。面对信息化战争的威胁,谋求信息化作战能力建设的跨越发展,我们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把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建设摆在战略高度予以足够地重视,以“五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的内核,加紧培养和造就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创新能力: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新视点。当前,方兴未艾的世界军事变革,从本质上讲,是以新思维和新观念开创未来的军事创新过程。从新军事变革的内在动因看,信息技术与军事通信的融合,促进了军事通信能力的急剧膨胀,使军事通信系统向军事信息系统不断演变,营造了信息功能拓展的主要路径;信息功能向武器装备的渗透,给武器装上了“思维”的大脑,促使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演进,构建了信息能与物理相结合的契合点;信息认识观与人类战争观的融合,引领人类战争思维走出物理域、走入信息域、走向认知域,由此催生了信息化战争的新机理、新样式、新行动。各国设计未来的军事竞争,是一场军事创新的竞争,谁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不竭的创造力,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军事人才素质的最高要求,是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要按照军委关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培养和造就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专业、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过硬,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信息化战争的较量,促使了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并日益呈现信息化、智能化、网络一体化的趋势。没有军事信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就无法熟练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无法创造和有效运用信息战作战战法,更无法驾驭信息化战争。这就要求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在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具有对知识的分析、加工及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熟练地把握不断创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才能进行军事思想、作战理论等思维形态的创新,才能有战法和指挥谋略的创新。创新是军事发展的灵魂,也是设计未来的根本性要求。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可以暂时技不如人,但不可志不如人;可以缺少一些物质条件,但不可缺乏创新精神。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大力促成新型军事人才的认知优势、知识优势和智能优势,是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视点,也是推进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动力所在。复合型: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新基点。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日益增多,各专业、各领域的互通性日益增强,综合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越来越信息化,作战力量的科技含量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军队的专业技术种类仅有20多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展到160多种,21世纪初已达3000种以上。这对参战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指出:“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如果我们不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就难以建设现代化军队,也就难以战胜拥有高技术优势的敌人。”近年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洪流一浪高过一浪。重大的军事变革往往与军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发生着不可避免的碰撞与冲击,以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现代战争,不仅是对军队作战样式的挑战,也是对军人综合素质的挑战。军事技术的新发展和战争高技术化,要求参战官兵的战争观念、知识结构、战场意识和指挥艺术等方面必须与高技术接轨,决定了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军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较宽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能的结合。在能力上,应该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在意志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结合。在身心素质上,应是强壮的体魄与智勇兼备的结合。即复合型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不但要懂军事理论,精通作战、灵活指挥、善于管理,而且还应该掌握大量的电子信息基础理论和武器装备的技术知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人才知识的综合性、素质结构的多样性,武器装备的系统性,作战指挥合成性,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复杂性,都要求军事人才必须既懂指挥又懂技术,既懂管理又懂保障;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必须融军政文于一体,“指、技、管”相一致,德、智、军、体全面发展。二、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着立点一是强调培养人才的前瞻性。信息化战争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知识为基础的战争,它以种种形式把知识置于军事力量的核心地位。如果说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战争对人的勇敢和体魄要求更为突出的话,那么信息时代的战争,这个突出的位置将被知识素质所取代。在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指挥控制的自动化、作战部队和士兵系统的数字化和作战武器的智能化将使战场成为一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大系统平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综合,知识的更新、装备的换代周期将进一步缩短。这就强调军事人才必须掌握兵器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工程技术等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与积累、智能开发和技术储备。有资料称,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军指挥机关中,程序人员约占30%,作战运筹分析和自动化指挥管理人约占30%。但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设在卡塔尔美军中央总部的联合作战网络中心,其信息处理与分析人员有700多名(约占该中心工作人员的80%)。他们利用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随时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审查和过滤,然后将战场信息报告联合作战中心的指挥官,供其决策指挥。美军指挥机关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作战反应灵敏、兵力调动迅速,成功地实施了“网络中心战”。可见,军事专业结构的动态性,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军兵种和军事专业呼之欲出,均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超前筹划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培养人才的前瞻性,加强那些在人才今后工作、实践中最常用、最具有迁移性和增殖性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基础扎实宽厚、知识面广和适应能力强的人才。二是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也是新型武器装备技术综合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对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必须提高其军事素质。对指挥人才来说,在具备良好军事素质的前提下,必须掌握高新技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日益增多,各专业、各领域的互通性日益增强,综合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军事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强调单一技术、技能为办学特点或特色的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建立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专业过窄、素质单一的现状,使军事人才的素质综合化。按照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确立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拓宽专业领域,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打破指挥院校与技术院校各成体系的办学模式,变单一型院校为综合型院校,把生长干部的培养目标由侧重培养学员第一任职需要,转到超前培养指技合一型人才上来。三是强调培养人才素质的创造性。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变革,往往伴随着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的变革,也伴随着军人素质的跃升。现代战争要求我军战斗力建设以数字化电子信息装备、智能化主战武器装备与高素质人才相结合为主体,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和电子对抗、火力攻击一体化。这一本质特征,赋予未来军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以新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具有现代战争观念和先进的军事理论水平,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运用新型武器装备能力及对瞬息万变的战场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各种知识的更新周期大为缩短,老的技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淘汰。面对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未来军事斗争,要求人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即应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未来军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为此,我们要改革那些只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特别是轻视学员创造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体系,构建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中有利于学员创新、创造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的军事教育新体系。此外,应发挥院校、技术单位、部队的培训基地作用,组织好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的交叉培养,安排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到对方单位任职、代职或进修,促进指挥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快速融合。四是努力提升人才的信息化科学素质。信息化建设既包括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