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1页共8页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资料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改变贸易逆差。2为什么英国货物很难卖出:因为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很少需要外来商品。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虎门销烟(广东虎门)1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2地点:广东(州)虎门3领导人:林则徐4措施: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5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勇气和力量,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3、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中,英国强占香港岛,占领广州,其后攻陷厦门、定海、宁波、镇江等地;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3★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③赔款2100万元。④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4★影响:《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烽烟再起1、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2性质:非正义的殖民侵略者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张。3影响:中国半殖民社会进一步加深。4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5国家:英、法挑起战争,美、俄成为它们的帮凶。6结果:签订《北京条约》,规定:开放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司给英国;向英法各赔款白银地方一区万两等。7列强的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8过程:1856年10月,英法挑起战争;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侵入北京,劫掠兵火烧了圆明园,且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2、沙俄趁火打劫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罪行:侵吞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3结论:沙俄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太平天国运动1时间:1851年~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影响: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2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60年8月、1862年击败洋枪队;1864年,运动失败。3开始标志: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4定都: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阶段矛盾。4、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中国边境危机加剧,19世纪60年代,俄、英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2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军入疆;一年多内收复除伊犁外新疆全境;又以武力威慑,迫使沙俄交换伊犁。3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中日战争正式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2页共8页爆发。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日本挑起战争的目的: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发动侵华战争。2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②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③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2、黄海大战的时间:1894年9月17日;英雄人物: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意义:粉碎了日军“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疯狂计划,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3、★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2内容:①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3危害:《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是当时反抗外国侵略的一只重要力量。1兴起(由来):义和团是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组织,是由义和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组织互相渗透,在反教会斗争中发展而成的。2直接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口号:“扶清灭洋”。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3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运动中心:京津地区。主要战役:廊坊战役。4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义和团运动兴起。2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3联军组成:英、俄、德、美、法、日、意、奥八国。人物: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4过程:1900年6月,联军组成,经天津进发北京,在廊坊、杨村遭义和团和清军痛击,逃回天津租界,另一路联军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5列强罪行:1900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并下令剿灭义和团,派大臣与各国议和。侵略者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3、★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美、法、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2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港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必须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开展反对侵略者的活动;④拆除北京至大沽的所哟炮台,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允许外国军队驻守。3危害:《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这个条约,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一步控制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1、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外交困。②西方列强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深深震撼了清朝官员。2目的:增强清朝的实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3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4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等。5内容(了解)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李鸿章和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3页共8页上海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工厂,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②编练新式陆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已创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③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李鸿章在唐山设立的开平矿务局是我国最早采用机器采煤的企业,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另外还有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湖北织布局等。④修建铁路和创办电报业:1880年,李鸿章主持兴建唐胥铁路,中国开始有了自己修建的铁路。1879年,李鸿章在大沽炮台和天津之间试架电报线并试发电报获得成功。次年,他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6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状元办实业1民族工业的诞生:洋务运动中,一部分商人和官僚地主投资近代工业,我国的民族工业诞生了。2“实业救国”思想的出现:《马关条约》签订后,社会各界出现了“实业救国“思潮。3代表人物:清末状元张骞毅然放弃功名,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多家企业,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第7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是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时间:1895年春。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3上书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4意义: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5反对议和:指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请求变法:指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6创办报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7成立团体:他们还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了维新派的政治团体。8影响:“公车上书”虽未达到拒和合即刻变法等目的,但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解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想序幕,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9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想怎样挽救民族危亡?学习西方科技与政治制度。10什么称为“公车上书”?答:1895年春,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康有为、梁启超等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他们联合一起应试的其他举人共同上书光绪皇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背景:1897年,德国和俄国分别占领胶州湾和旅顺港,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异常严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3主要内容:①经济上: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②政治上: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③军事上:编练新式陆海军;④教育上: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4变法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也给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提供了机会。5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政变。6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加以幽禁,并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急忙逃往国外,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外,其余变法令全部被废除。变法运动宣告失败。这次变法共持续了103天,因此历史上也叫它“百日维新”。7影响:①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②它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的觉醒;③维新派积极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3、“戊戌六君”指谭嗣同、杨深秀、林旭、刘光帝、杨锐、康广仁。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4页共8页第8课辛亥革命1、兴中会的成立1时间:1894年11月2地点:檀香山3领导人:孙中山4奋斗目标: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5意义: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同盟会的创建1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2成立时间:1905年8月3地点:日本东京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办民国,平均地权5领导机构: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6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7历史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8后来,孙中山又把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9三民主义的作用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3、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地点:武昌3概况: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并很快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了一夜激战,革命党人占领了武昌。两天后,起义军占领了整个武汉三镇。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4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在一个多月中,全国就有10多个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4、中华民国的成立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