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文物与旅游第一节文物一、文物的概念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二、文物的属性和特征(一)文物的属性自然属性: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反映各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及内容的实物社会属性:在一定社会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实物(二)文物的特征直观形象性、历史真实性、社会典型性、不可再生性三、文物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活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四、文物的分类1、根据文物的存在形态划分,可以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大类。不可移动文物为文物史迹,包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建筑、纪念地等;依其价值的高低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县(市)文物保护单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馆藏文物、出土文物和流散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瓷器、漆器、工艺品、书画、古文献等等;依其价值的高低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中又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一级文物中最珍贵者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可定为国宝2、根据文物内容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两人类。历史文物包括六部分:(1)古文化遗址;(2)古墓葬;(3)古建筑;(4)石窟寺;(5)石刻;(6)各类遗物革命文物包括四部分:(1)革命遗址;(2)革命文献;(3)革命遗物;(4)反革命罪证3、根据文物产生的时代划分,可以分为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两大类第二节文物的价值和作用一、文物的价值(一)历史价值1、文物是某一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反映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珍贵文物: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编钟;工艺最精的青铜尊盘;容积最大的青铜酒器;先秦时代最大的金制器皿;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天文图像2、文物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中国农业的起源:磁山遗址出土大量粮食堆积,有些窖穴粮食堆积达2米以上,刚出土2时部分颗粒尚清晰可辨,经研究其中有粟;同时出土大批石磨盘、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遗存,经鉴定主要是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中国畜牧业的起源:磁山遗址中发现狗、猪、鸡等家畜、家禽骨骼,其中鸡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鸡;河姆渡遗址出土家畜骨骼主要有猪和狗,也有可能经驯养的水牛骨骼3.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二)艺术价值1.文物从美学的深层次给人以艺术启迪2.文物从观赏角度陶冶人们的情操3.文物从娱乐方面给人以愉悦的享受4.文物为艺术史的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文物中具有艺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和遗物,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实用的遗迹和遗物,当时建造、制作的目的是为人们实用。第二类,作为美术品、工艺品等创作的艺术品。第三类,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明器中的一些器物(三)科学价值1.文物是古代科学技术遗产的宝库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初书写用纸,说明远在公元前2世纪前期,中国的书写材料就已相当成熟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木建筑构件,就把中国应用卯榫的技术提早到7000年以前2.文物为科技史研究提供实物资料3、文物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参考信息与可资借鉴的资料长沙马王堆汉基出土的帛书上有《导引图》与《五十二病方》、武威汉墓出上的《医简》上有许多处方,己为发掘祖国医学遗产,促进我国中医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文物的作用(一)史料作用:证史、正史、补史我国唐律是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古代律文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经》、《阴阳脉死候》,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医学理论著作;《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和《驻军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迄今也是世界上所见最早的地图(二)借鉴作用京津唐地区的许多古建筑具有极好的抗震性能、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的观音阁,经历了多次七级以上的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也未震垮它,说明它的结构很科学,这对于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是极有参考价值的借鉴资料(三)教育作用1、文物教育的特点首先,文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遗存,是历史的见证,真实性强,具有说服力其次,文物是直观的、形象的物质遗存,具有极大的感染力。2、文物教育的场所与形式文物教育的场所:博物馆和纪念馆(目前我国有博物馆和纪念馆7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500处)文物进行教育的形式:供人们参观;出版文物书刊、拍摄文物影(视)录像片;制作模型与仿制、复制文物3第三节文物与旅游的关系文物与旅游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遗存:文物为旅游发展提供珍贵的资源;文物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高层次的审美享受;保护文物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相互矛盾:旅游开发对文物的破坏第二章古代陶瓷陶与瓷的区别(1)用料:陶器一般是由易焙黏土烧制的,瓷器则是由瓷土作原料(2)釉质:陶器表面一般不上釉或者只上低温釉,瓷器表面一般都上高温琉璃釉(3)烧制的温度: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800℃,瓷器则必须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焙烧(4)物理性能:陶器胎质粗松,故有吸水性,敲击时声音不脆,发“扑扑”声;瓷器的胎质结实,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小,敲击时可以发出金属般清脆的声音(5)透光性:陶器不透光;瓷器具有透光性。第一节古代陶器一、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一)陶器的产生陶器在中国约出现在距今1万年前,目的是制造容器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的一件复原陶罐,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可整体复原陶器烧造陶器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特征(二)陶器的发展原始制陶的初期阶段,人们只关注陶器的实用功效彩陶是史前文物中实用与美相结合的最初作品,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兴盛期,多为日常生活使用的实用器皿,表面绘有彩色纹饰和简约的动物形象。彩陶上的装饰花纹带都被安排在席地而坐的人容易看到的部位二、陶器的制作方法陶器的制作过程:制坯——干燥——焙烧(一)古代陶器的制作方法1、手制法:捏塑法、泥条盘筑法、模制法2、轮制法(二)古陶器上纹饰的制作彩绘、拍印、压印(主要用于做绳纹)、刻画、附加纹饰、镂孔三、陶器的种类1、红陶在新时期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中发现较多,以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为代表一般以手制成形,外形粗糙,烧成温度低,呈红色或红褐色,是最原始的陶器2、彩陶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是河姆渡文化遗址彩陶按纹饰的风格可以分成三个类型:(1)中原地区彩陶纹饰有鱼、鹿、鸟等动物纹,4以旋花纹和对称的连叶纹图案为代表。(2)西北地区彩陶纹饰除变形的人纹、蛙纹外,以平行波浪纹、水草纹、螺旋纹、同心圆纹和网状纹为代表。(3)东南沿海地区彩陶纹饰很少具形的动植物纹,一般为点、线、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经组合成各种对称的有规律的图案3、灰陶灰陶烧制时必须适当控制进入窑内空气的流量,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才占主要地位。作为建筑材料,灰陶的生产一直延续到现在4、黑陶黑陶直至新时期时代晚期才出现。黑陶的烧制成功,标志着陶器烧制技术的成熟黑陶分两类:一类胎骨和胎表均为黑色,以山东龙山文化为典型,有“蛋壳黑陶”之称;一类胎表为黑色,胎骨为红色或灰色,又称“黑皮陶”或“黑衣陶”,良渚文化中多见5、白陶胎骨和器表均为白色,以瓷土和高岭土为原料,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夏、商时代发展至鼎盛,商以后渐少见最早的白陶制品是在浙江桐乡罗加角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左右四、著名传统陶器(一)仰韶彩陶中国史前彩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彩陶。仰韶彩陶纹饰:红底黑彩仰韶彩陶主题图案:鱼、鸟、蛙;玫瑰花;巫术和图腾河南临汝县出土的用作成人葬具的大型彩绘陶缸《鹳鱼石斧图》,高37厘米,展开宽44厘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二)唐三彩以黄、绿、褐三种颜色为主,用白色黏土做胎,施以含铅的低温釉,釉中使用铁、铜、锰、钴等多种金属做呈色剂,在750℃~850℃低温下焙烧而成制品主要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类。器皿有水具、酒具、食具、建筑模型等;人物如天王、武士、文吏、贵妇等;动物有马和骆驼制品唐三彩主要是随葬的明器,许多作品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深目高鼻的西域乐师和载歌载舞的西域舞乐是大量采用的题材,反映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融辉映的景象(三)紫砂陶产于江苏宜兴,创始于宋代,明代中叶开始盛行,用含铁量较高的特殊天然陶土制成,泥色有紫泥、红泥、淡黄色泥,被誉为“红而不艳,紫而不姹,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紫砂泥最适合于用来塑造茶壶。紫砂壶有五大优点:(1)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2)经久耐用。多孔性的壶必能吸收茶汁,即使不放茶叶,空壶注入沸水,也会发出馥郁芬芳的茶香,且有茶味。(3)茶汁不易霉馊变质。(4)使用时间越久,茶壶越发光泽,“包浆越足”。(5)有耐冷热急变和传热缓慢的特点,沸水注入不开裂,使用提携不烫手,保温程度好制壶名家:明代的龚春(“龚春之壶,胜于金玉”);明万历年间董翰、赵良、元畅、时朋“四大家”;“壶家妙手称三大”,即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清代的杨彭年、陈曼生第二节古代瓷器一、瓷器的釉色(一)釉色釉,是瓷器表面的涂料,主要由长石、石灰石、黏土、草木灰等调配而成,经一定的5温度烧制后,便与坯体结合成一体色釉,是利用铁、铜、钴、锰的氧化物的呈色作用进行着色的,青釉以铁为着色剂,黑釉主要以氧化铁为着色剂,黄釉以铁、锑元素为着色剂,红釉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二)瓷彩釉下彩:制坯——彩绘——挂釉(无色透明釉)——焙烧釉上彩:制坯——挂釉——焙烧——彩绘(釉面上)——加温焙烧二、瓷器的装饰方法(一)装饰方法开片、画花、刻花、剔花、印花、贴花、镂雕、彩绘(二)纹饰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山水类、边饰类、吉祥寓意类、诗句文字类(三)款识位于瓷器底部或其他部位,内容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或某种识别性图案第三节中国瓷器的发展一、原始瓷器原始瓷器多为豆、罐等容器,表面粗糙欠规整,釉色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由于瓷器较陶器有着更高的隔水性能,因此首先被人们用作水器二、六朝青瓷青瓷:在坯体上施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瓷器中国学术界将瓷器出现的时间定在东汉(约公元200年前后)六朝:指建都于今江苏南京的6个王朝替,三国时期的吴、两晋时期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青瓷的品种仍是大量日用器和少量明器,造型出现了大批以动物形象为外轮廓或局部装饰的瓷塑制品,如浙江出土的青瓷鸟形杯、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羊三、隋唐白瓷和釉下彩瓷唐和五代,是中国瓷器的第一次发展高峰,出现了著名的北方白瓷和南方釉下彩瓷(一)白瓷白瓷:在含铁量低的瓷坯上施以纯净透明或乳浊高温釉的白色瓷器,胎和釉都呈纯净洁白色中国最早的白瓷出现于北朝北齐,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色调日趋稳定,器形更加精巧秀丽,成为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日用品。如陕西西安郊区隋宗室贵族少女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龙柄鸡首壶唐代白瓷窑址和瓷器多发现与北方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及安徽地区,典型代表为邢窑;长江以南则很少见,因此素有“南青北白”之说,即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南方仍以生产青瓷为主(二)青瓷南方青瓷以浙江越窑知名度最高,越窑曾一度专为皇室烧制高级青瓷“秘色”瓷器型增加了仿植物花卉的造型(三)釉下彩瓷6湖北长沙窑在中晚唐和五代时烧制出釉下彩瓷器,色调主要有褐、褐绿两种,开文字装饰之先河四、宋代瓷器两宋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全国瓷窑林立,现存宋代瓷器窑址占历代窑址总数的75%宋瓷造型艺术水平极为高超,实现了造型美和实用性达到了合谐的统一,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定窑白瓷孩儿枕宋代瓷器分为官窑系统(五大名窑)和民窑系统(八大窑系)(一)官窑体系1、汝窑瓷宋代五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