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研究与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资阳市“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申请·审批书一、课题基本信息申报年度:2014--2015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研究与策略申报级别:市级课题□省级课题课题类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学与教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学环境资源建设研究□区域信息化发展研究□其他课题负责人:彭晓晴负责人所在单位:东方红小学填表日期:2014.10.25预计完成时间:2016.12.20预期最终成果: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其他二、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基本情况1、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负责人姓名:彭晓晴出生年月:1984.01工作单位:东方红小学职称:中二职务:教师联系电话:157600200422、课题联系人基本情况联系人姓名:彭晓晴出生年月:1984.01学历:本科研究专长: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2职务:教师职称:中二单位编码:45142523-5教师证编号:20084200142008037电子邮箱:zjring@126.com联系电话:15760020042三、主要参加人员(含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注:最多添加7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1彭晓晴1984.01教师信息科课堂教学本科学士东方红小学2唐朝兵1974.10教师信息科课堂教学本科东方红小学3黄钰涵1985..03教师信息科课堂教学本科东方红小学4刘莉1980.10教师思品课程教学本科东方红小学5李君锋1983.06教师教学信息化专科岳阳镇小学6丁凤琼1966.10教师教学信息化本科东方红小学7杨林森1971.03教师教学信息化本科东方红小学3四、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1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次发展策略普通2007.11资阳市教科所已经获市级科研一等奖2班科基础位次评估法普通2008.11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三等奖3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普通2010.11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三等奖4Self-regulateEnglishLearningandItsDevelopmentinHighSchools普通2010.3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三等奖5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普通2010.3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二等奖4五、主要预期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等,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序号完成年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12014.11中小学教学信息化调查报告试验报告彭晓晴22016.12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结果结题报告杨林森5六、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内)·为什么研究:问题的提出(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研究它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关键词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怎么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改变从教育开始,教育使人成为他自己。传统的教育使一个个孩子成为教育工厂流水线下的复制品,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学生的特性无法展现,现代化的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让学学生能合理地张扬自己的个个性,让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个自信、健康、有担当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使教学朝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转变课堂整合自主学习网络2000年10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设立了“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化平台及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今天的教师,面对的是“千姿百态”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课堂,所以,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研究在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系统地进行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探索全面实现课堂教育信息化的最佳途径。一、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一)研究目标1.调查分析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规律,构建信息技6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模式。2.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源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方法。3.提炼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寻找支撑与依据。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讨个性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支持环境和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学习风格。5.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主要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与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重视个性化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为此我们着重研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习作、数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结构。2.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呈现7出自主、活跃、有序、有效的发展态势,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及其意义,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能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3.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模式。个性化学习需要一种能导向、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我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中要构建相关的评价模式,对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态度、水平和能力、效果等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有个性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创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在研究中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制作课件,探索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资源整合的最佳途径,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软件环境支持。坚持在研究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不断循环使用,丰富学校的信息资源库,促使学校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学校整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三、课题研究对策(一)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1.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融“自主”与“创新”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定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的一种课堂教学操作样式,达到知识及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步增长。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们构建了“媒体搭桥——情境驱动——自主学习——信息延伸”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创设情景——任务呈现——启发指导——激励求新;学生是:进入情景——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反馈。在这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学习模式以多媒体情境创设和层次丰富的“任务呈现”为基础,学生在情境中8学习,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这样更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表现在学习环境与资源的构建和学习内容任务的设计上,我们充分运用交互式电子技术,进行电子白板观摩研讨课,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中青年教师充分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并且把它运用到教学,是教学更形象,内容更丰富,课堂容量更大,课堂效率更高,而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和理解课文内容上。2.信息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构极其重要。它主要通过协商与会话的形式,使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促进此学习群体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从而达到真正的意义建构。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竞争、辩论、伙伴等。①竞争。竞争是指教师首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是小组)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②辩论。辩论是指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询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使学习者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摆脱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朝外向型的创新方向发展,也许没有唯一既定的答案,但绝对是百花齐放的。③伙伴。伙伴是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促进问题的解决。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友好合作,能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等,得出了一定的学习结果,创造性潜能也获得了充分的开发。3.数字化情景中的创造性学习学生在研究小课题的过程中,一般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开展研究、交流成果9这几个步骤,如何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外化呢?这就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常用的软件工具有:①文字处理工具,如Word、WPS等——适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意义建构能力。②绘画、作曲工具——适合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能力。③信息浏览、搜索工具(如InternetExplorer)——适合培养学生搜索、甄别、获取信息的能力。④信息集成工具(如PowerPoint、FrontPage)——适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表达能力与品质。(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模式。个性化学习需要一种能导向、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因此,我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中构建了“一个准则,一个形式,多项内容,多种手段”的评价模式。一个准则:学生发展准则个性化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体验,学习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的评价也应注重学生的发展。评价时,不是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最根本的是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发展。一个形式:发展性描述评价发展性描述评价指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学习目标的叙述式评定。在个性化学习时进行发展性描述应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肯定学生可能出现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出需要努力的目标。其基本体系是:尽可能地发现并描述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个性化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成绩;描述学生的成绩所带给你(老师)的感受;指出需要努力的目标。多项内容:信息能力、问题能力、非智力发展、知识获得等四个方面。信息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浏览信息(阅读)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版面设计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等。问题能力,即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包括10了学生个体的疑问意识、小组的辨疑意识。非智力发展,包括情感投入(指学生参与的热情)、情感获得(指学生参与后对自身的认同及与同伴相处的情绪反应)、协作性(指学生能否主动协助同伴或向同伴寻求帮助)、联想意识(指学生在能否在头脑里形成丰富的联想)、品德发展等。知识获得,即学生了解或理解部分领域的知识,重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多种手段:手段一: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社区(家长、相关的机构),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