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网络资源利用》检索报告课题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邢廷栋完成日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一.检索报告概况1.课题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2.涉及的学科及中图分类号:工程科技石油天然气工业石油勘探与开采中图分类号:P631.43.检索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及文献类型:1990至今;地域范围:国内与国外文献类型:期刊,会议论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4.反映课题内容的检索词及扩展词:中文检索词: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技术,科技,进展,进度,英文检索词:petroleum;oil;geophysicalinvestigation;geophysicalprospecting;Geophysics;technique;technology;evolve;develop.5.简要的课题内容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将对进年来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石油行业中的发展进度以及了解一些新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技术。二.检索过程三.1.选择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EIvillage2、实施检索及筛选检索结果例如:2.1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检索过程次数检索式检索时间检索结果数检索结果评价1检索式:全文=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1990—99检索结果较精确,比较容易找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的文献2检索式:主题=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1990—47检索结果精确,更容易找到所学要的文献(3)从检索结果中找到代表性文献20篇,列出最相关的3篇(作者、题名、出处、文摘)。[1]张玮,詹仕凡,张少华,李培明,王克斌,冯许魁,何展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工程科学,2010,05:97-101+112.【摘要】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向复杂地表、面向多类型地质目标、面向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的地球物理技术正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高精度要求,理清需要我们突破的关键技术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地球物理服务公司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求。[2]张军华.凝集最新科研成果,推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发展——2009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05:778-789+792+624.【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五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高陡构造、碳酸盐岩、低渗透油气藏和火山岩等复杂勘探对象技术攻关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分析了在攻关中创新集成并推广应用的一系列地球物理新技术,如高密度、全数字、拓频处理、新老资料融合处理、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叠前储层预测、烃类检测、碳酸盐岩缝洞精细雕刻及多波地震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技术适用性和下步发展方向。同时通过系统分析中国石油集团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提出了发展油气勘探地球物理、油藏地球物理、天然气地球物理三大技术系列的任务和发展思路,展示了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3]程金箴,李光文.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现状与展望[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01:1-9+126.【摘要】《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我国石油勘探类最重要的杂志之一。2009年除获得北方十佳期刊奖外,还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奖。本年度共发表各类文章134篇,内容涉及8个方面:正演模拟技术、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处理方法与技术、地震综合解释与油气预测、重磁电勘探方法与技术、测井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综述与论坛。评述认为,本刊研究内容全面、学术含量高、杂志印刷精美,论文及时凝集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促进了物探技术的全面提高。年度文章中,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特殊地质体的描述方法很有特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刊物今后应注重作者论文中间分析过程的给出,鼓励发表一些小、巧、特的短篇幅论文。2.2万方数据库次数检索式检索时间检索结果数检索结果评价1检索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1990—1259文献数量较多,但其中有很多都与石油天然气无关2在检索中检索:石油1990—27查准率较高(2)从检索结果中找到代表性文献17篇,列出最相关的3篇(作者、题名、出处、文摘)。[1]周涛.浅谈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J].中国科技纵横,2011,(14):280.【摘要】石油、天然气是现在全世界主要的能量资源,这两种资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量资源.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展.[2]张向林,陶果,刘新茹等.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1):143-151.【摘要】文章回顾了中国油气测井、物探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装备、处理解释技术的现状及在世界油气勘探中的地位,分别从测井技术的方法、井下仪器、地面系统及资料处理解释评价方面和地震勘探的方法、震源、检波器、地面系统及资料处理解释方面介绍了中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及方向.[3]王铁军,郝会民,李国旗等.物探装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工程科学,2010,12(5):78-83.【摘要】中国石油工业的掘起与腾飞,使物探装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地震勘探仪器经历了6次升级换代,契而不舍地追踪国外先进技术,保持了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的局面;可控震源技术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艰辛研发,达到领先或局部领先国际的技术水平;地震辅助装备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开发方针,经历30多年探索与创新,使国产设备闪亮挤身于国际勘探市场.自主开发的辅助装备,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02.3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次数检索式检索时间检索结果检索结果评价数1主题=地球物理勘探1990—89检索较准确,但在技术方向不多2二次检索:石油199049查准率高(3)从检索结果中找到代表性文献32篇,列出最相关的3篇(作者、题名、出处、文摘)。(1)邓勇,李添才,南海西部海域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处理技术新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1):45-65【摘要】南海西部海域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该区经历了从浅海陆架到深海海域,由浅层到中深层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区带及目标的油气勘探活动。近几年随着加大中深层勘探及研究的力度,在地球物理勘探及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根据南海西部海域不同盆地油气地质特点及所表征的地球物理信息(主要为地震反射特征),提出因地制宜,在用好传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和方法的同时,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勘探新领域中的新问题,不断创新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及方法,逐步完善配套一系列成熟的地震处理技术,为开创南海北部油气勘探新局面、建立“海上大庆”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2)云美厚,汇聚科技创新篇章,引领石油物探方向——2010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5):76-86【摘要】2010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保持了原有的办刊特色,并在充实内容、扩大信息量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全年累计发表论文153篇,论文数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主要内容大致概括为九个方面:1.地震正演模拟;2.地震采集技术;3.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技术;4.地震综合解释与储层预测;5.油气检测与四维地震;6.天然气水合物勘探;7.测井技术应用;8.重磁电勘探方法技术;9.软件开发与应用及综述。总之,登载论文全面展现了石油物探(及相关)领域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客观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水平、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引领了我国石油物探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该刊提出了几点建议。(3)滕吉文,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空间与自主创新,石油物探,2007,46(3):12-19【摘要】研究和探讨了石油地球物理的发展空间和深化研究的导向:即必须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中国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建立安全、稳定、可靠和能持续供给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向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向复杂与勘探困难的地质构造地区、岩相地层区,特别是海相地层地带发展乃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与开发的战略目标,进行构造与油气、岩性地层与油气、火山岩体与油气、海相和陆相及交混相与油气、有机和无机与油气等油气生成和赋存形式的有机综合研究,并在当代相邻学科高新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和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点上,强化高层次的综合研究与集成。2.4EIvillage次数检索式时间篇数检索结果评价1Title=(geophysicalinvestigationorgeophysicalprospecting)1990—9148检索的结果太多,很难选出石油技术类的2Limitto=petroleum1990601查准率较高,但与科技相关的文献不多3Limitto=technology1990132查准率高(4)从检索结果中找到代表性文献63篇,列出最相关的3篇(作者、题名、出处、文摘)。[1].Aydemir,A.,AnIntegratedGeophysicalInvestigationofHaymanaBasinandHydrocarbonProspectiveKirkkavakFormationinCentralAnatolia,Turkey.PetroleumGeoscience,2011.17(1):p.91-100.Abstract:Inthisstudy,allavailablegeological,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datawereintegratedtoassessthehydrocarbonprospectivityoftheHaymanaBasin,aninteriorbasininCentralAnatolia.First,thebasinwasmodelledinthreedimensions(3D)usinggravitydatawhichidentifiedthedeepestpartofthebasintotheeastofHaymana,southofAnkara.Thispotentialhydrocarbongenerationareahasnotbeenproperlyexplored.Next,thefirstorderverticalderivativeofthegravityanomalymapwascomputedtoidentifyboundariesofprospectivestructuresfrominflectionsinthegravitygradient.Aeromagneticdataweretransformedtoananalyticalsignaltoidentifytheprobablelocationsofburiedmagmaticintrusions.TheprospectivepartoftheHaymanaBasinwasinterpretedasbeinglocatedtotheeastofanintrusion.Finally,allavailablegeochemicaldataoftheKirkkavakFormationwereclassifiedfordifferentparameters(TOC,S1+S2andTmax)andmaximumvaluesofeachparameterweremapped.Incomparingthe3Ddepthmodelwithindividualgeochemicalmaps,itwasobservedthateachgeochemicalparameterwasconsistentwiththeinterpretedprospectivezoneoftheHaymanaBasin.2011EAGE/GeologicalSocietyofLo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