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卡片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8下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3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识记理解应用八下P2-4地点:北京;时间:1949年10月1日;领导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37、西藏和平解放识记八下P4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8下第2课最可爱的人138、黄继光、邱少云识记八下P8-9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的杰出代表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黄继光、邱少云英雄壮举体现了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身上体现的崇高品质、国际主义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8下第3课土地改革13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识记八下P1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基本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开始。●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形式没有变化,还是私有制,本质发生了变化,剥削制度不存在了。140、土地改革的意义识记理解八下P1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8下第414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识记八下P18-19课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其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优先),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4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识记八下P20-2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8下第5课三大改造143、三大改造识记理解八下P23-25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间:1953年;完成时间:1956年底实质:所有制转变,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下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4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识记八下P27-28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评价: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45、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识记八下P29工人阶级代表:“铁人”王进喜,大庆石油工人;科学家代表: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干部代表:“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焦裕禄。学习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8下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46、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出现识记八下P32-33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出现大动乱局面。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形势恶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的教训说明: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147、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识记八下P33-34文化大革命中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九一三事件(1971年)。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4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识记理解应用八下P38-39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方面);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政治方面);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组织方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149、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识记理解八下P39-40“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8下第9课改革开放15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识记理解八下P42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意义: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逐步推行,是从中国农村生产力实际出发,适应了中国的农村生产力。这样一种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51、经济特区的建立识记理解应用八下P43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特区的建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促进了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速了中国现化建设的步伐,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②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152、国有企业改革识记八下P45①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内容为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8下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3、邓小平理论识记理解应用八下P49-50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样形成?)①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②1982年,中共12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1987年,中共13大上,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所以邓小平是总设计师。(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8下第11课民族团结1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识记八下P5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全国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8下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55、“一国两制”识记理解八下P60提出者:邓小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为港澳回归开辟道路,也为台湾回归准备条件奠定基础。156、香港、澳门回归识记八下P61-6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辟港澳历史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8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57、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识记八下P65-67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3年,两会举行“汪(道涵)辜(振甫)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初步形成了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8下第14课钢铁长城158、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设识记八下P72-7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新型舰艇的装备,使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的海军,由多兵种组成,海军的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辉煌战绩。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后,空军现代化建设有新了飞跃。159、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识记八下P74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目前,我国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8下第15课独立自主16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识记八下P76-77首次提出时间:1953年底。提出者: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的和平外交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影响:成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采纳。161、万隆会议识记八下P78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万隆会议的主题是: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会议上形成了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8下第1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