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设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教学难点:一、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分析:初一学生生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凡事都想知道个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能力培养: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三、情感教育: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教法设计:启发式引导、交互式交流、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一、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2.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3.制作CAI课件。二、学生活动:1.准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2.采集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必须要有松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五张图片(海带、苔藓、桫椤、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板书:第二节种子植物提问: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提示: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P83—P84实验内容。提醒注意: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板书:菜豆种子的结构强调: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储存营养物质。板书:玉米种子的结构强调:玉米的子叶只有l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小结: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它是幼小的生命休,是种子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提问: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的原因吗?小结:低温、干燥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延长。过渡:种子植物的种类的确非常的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小结: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被分为二大类板书:1.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演示:一组图片(如银杏、冷杉、塔柏、马尾松、罗汉松、法国梧桐、女贞、夹竹桃、茶花、石榴等),以校园或本地公园植物为主。播放录像:蒲公英、鬼针草、杨、柳、竿彬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小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总结:放CAI课件(内容: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两种种子结构的比较)反馈:出示抢答题学生通过识图自己总结山种子植物的概念。(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请两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收集的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介绍它们的名称。(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启发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统一将胚芽涂成黑色、胚轴涂成黄色、胚根涂成绿色、子叶涂成红色。(通过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并评价自己的实验效果。最后得出菜豆种子的结构。(通过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步骤同上(学生在玉米种子上涂色、展示“作品”、评价、总结)(再一次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组讨论:P841、2、3、4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阅读P84第一段。(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判别实物(小麦、蚕豆)。比较它们的寿命,谁长谁短?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收集的花生、豆角、松子、白果、苹果、橙等实物学生答:(略)请十位同学快速判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考查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看录像,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充当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略)(角色互换,逐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请一学生对剩余内容进行总结。(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学生抢答:(略)(通过抢答的形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板书提纲一、种子植物:1.菜豆种子的结构:2.玉米种子的结构:种皮果皮和种皮胚芽胚芽胚轴胚轴胚根胚根子叶(2片)子叶(1片)胚乳二、种子植物的分类: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保护。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中。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家蚕的活动,理解变态和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蝗虫的生活史,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及特点。3、知道昆虫发育中有蜕皮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巧运蝴蝶”分析,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关注生物科学知识。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多种能力。3、通过课外饲养家蚕(或果蝇)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4、通过课外实践《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合等综合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与传统叫板”活动,使学生能用知识敢于挑战传统。通过毛毛虫的启示,渗透德育教育。教学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音乐《蝴蝶飞呀》中,展示蝴蝶图片,引入新课。过渡语:毛毛虫期待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毛毛虫怎样才能拥有美丽的翅膀呢?首先,老师有一则好消息和大家分享。好消息(课件展示)西安植物园在春节期间将举办温室活体蝴蝶展。现征集巧运蝴蝶的方案。方案要求:1、运送数量多;2、简单、经济、快捷。二、进行新课:过渡语: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一)蚕的生殖和发育过渡语:你养过家蚕吗?谈谈你观察到的家蚕的形态特点。播放录像,学生观察思考家蚕各时期的形态特点,教师利用表格小结。比较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小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家蚕的发育中有蜕皮现象。我们发现,家蚕在发育中有变化形态的现象,生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变态(变化形态)。变态(metamorphosis):动物在从幼虫到成虫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如:蜜蜂、蚂蚁、蝴蝶、蚊、蝇、金龟子等。(二)蝗虫的发育:过渡语: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像家蚕一样呢?教师出示蝗虫的生活史图片。分发《学习活动表》,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后,教师补充:若虫和成虫在形态、运动等的异同。(课件展示)小结:蝗虫在发育中有蜕皮现象,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也有变化形态的现象,但不如蚕的变化大。它也是变态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思考:1、同是受精卵孵化成的幼小个体,为什么生物学家要把蝗虫的叫若虫而把家蚕的叫幼虫呢?2、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有何异同?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发育发育经过、、和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发育。蝗虫发育经过、、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变态发育。(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媒体展示丝绸;播放蝗虫的危害影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课后实践:请你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昆虫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成演示文稿或知识小报,并在班上交流。(四)知识大比拼1、观察蝉的发育过程回答:蝉的发育是发育。2、“金蝉脱壳”这一成语揭示了昆虫发育中的什么现象?3、根据下图,请你推测螳螂的个体发育是发育。4、夏天,人们常常会在河边看到“蜻蜓点水”的现象。你知道那是蜻蜓在进行什么活动?A.喝水B.产卵C.练习飞行D.捉河里的小动物5、观察紅姬緣椿象(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左图应叫虫。6、观察蝇的发育过程(课件展示)回答:蝇的发育是发育。7、我国古代早有“腐草化茧”、“腐肉生蛆”的说法。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说说理由。8、观察蝴蝶的发育过程回答:蝴蝶的发育是发育。你如何运送蝴蝶来西安呢?(五)课后实践1、课后饲养家蚕或其它昆虫,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发育过程,设计记录表,写观察笔记。2、请你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昆虫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成演示文稿或知识小报,在班上交流。青春寄语:毛毛虫都期待着明天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勇敢、自信的毛毛虫,梦是蝴蝶的翅膀,心是成长的力量,努力咀嚼知识的叶片,展开梦想的翅膀,你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结束语:毛毛虫能实现梦想的翅膀,与它的努力和拼搏是分不开的,青春年少的你们,也有美丽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请记住毛毛虫的启示:爱拼才会赢。在《爱拼才会赢》的歌曲声中结束。教学思路昆虫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很容易举出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准确地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非易事,如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这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由“梁祝化蝶”的传说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探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经过小组交流后,能初步了解,利用视频资料进一步启发,点拨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深入到家蚕的探究中来。在处理家蚕与人类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时,开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展开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非常重要,以此拓宽全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在生活中收集资料,形成发散式学习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比较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得出变态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之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分析自然界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课间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叫什么名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生1: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生2:故事说的是梁祝死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比翼双飞。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师: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梁祝化蝶”,比翼双飞,是人们对纯洁爱情的憧憬,但科学地讲美丽的蝴蝶究竟是谁变来的呢生: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多数学生说法有道理,教师巡视指导)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绝大多数的同学观点一致,请大家发表一下看法。生1:是“毛毛虫”变来的。生2:是像“茧蛹”一样的东西变来的。师: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可“毛毛虫”、“茧蛹”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资料──蜜蜂的生殖和发育。全体学生观看视频。师:你们观看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