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要点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大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⑤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⑥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⑦采用公元纪年;⑧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第2课最可爱的人1.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取得五战五捷的战绩。3.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胜利。4.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5.英雄: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是黄继光;严守纪律被大火烧死的是邱少云。6.意义: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第3课土地改革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不是土地公有制。5.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1)和平解放西藏。(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1.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③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⑦宝成、鹰厦铁路建成;⑧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8.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9.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第5课三大改造(1953——1956年)1.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农业: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②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③时间:1953--1956年。④实现了土地公有制。3.手工业:时间:1953——1956年;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资本主义工商业:①时间:1954—1956年;②形式:公私合营;③政策: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5.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意义: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是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又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3.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2)评价: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4.十年探索中取得的成就: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②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5.十年探索中涌现的先进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党的好战士雷锋。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1.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2.指挥机构:“中央文革小组”;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3.动乱:“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4.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史称九一三事件。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6.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7.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8.反革命集团的活动:一月风暴、九一三事件;党和人民的抗争:二月逆流、四五运动。39.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最严重的失误:文化大革命。10.十年文革给我们的教训:要注重民主与法治建设。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3.内容:①思想: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7.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1980年平反。8.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第9课改革开放1.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后来推广到全国。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对城市的改革:(1)时间:1985年起;(2)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3)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对外开放的措施:(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一夜崛起之城)、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党的农村政策: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5.农村政策调整应吸取的经验教训: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4(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分三步走。(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②特区姓社不姓资;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④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⑤发展才是硬道理。影响: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11课民族团结1.我国的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2.民族区域自治,筹建新中国时提出。意义: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4.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5.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第12课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邓小平提出,适用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4.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5.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澳门,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6.港澳回归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7.中共奋斗历程中的重要事件:①生死攸关:遵义会议;②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③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④洗雪国耻:港澳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台湾问题由来: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台湾和大陆的对立。2.大陆对台湾政策:①对台基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