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2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好像)鸣珮环,心乐.(以……为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格外)清冽..(清凉)。全石以为..(以之为,用……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相当于“而”)出,为坻.(水中高地)为屿,为嵁.(不平的岩石)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相当于“来”)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映)石上。佁然..(呆呆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像狗牙那样)差互..(参差不齐),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感到凄凉)神寒.(感到寒冷)骨,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深)。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于是)记之而去.(离开)。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一、解释加点的词语。二、翻译句子。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三、理解。1、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课文写了潭水、树木、石头、游鱼和小潭源流五种景物,各自特点是:水清,树密,石多,游鱼活泼闲适、轻快灵敏,源流曲折悠长。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特点:幽静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4、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5、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描写心情的句子:“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6、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⑴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7、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8、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9、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10、默写填空:(1)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2)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3)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5)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⑵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27、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降职或远调)守巴陵郡。越.(到)明年..(第二年),政通.(顺利)人和.(和乐),百废具.(通“俱”,全,都)兴。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在)其上。属.(通“嘱”)予作文以.(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在洞庭一湖。衔.(连接)远山,吞.(吞噬)长江,浩浩汤汤,横.(广远)无际涯..(边);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也,前人之述备.(详尽)矣。然则..(虽然如此,那么)北通巫峡,南极.(尽)潇湘,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观赏)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像那)霪雨..(连绵的雨)霏霏..(繁密),连月不开.(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冲向)空;日星隐耀.(光辉),山岳潜.(隐藏)形;商旅不行,樯.(桅杆)倾楫.(桨)摧.(折);薄.(迫近)暮冥冥..(昏暗),虎啸猿啼。登斯.(这)楼也,则有去.(离开)国.(国都)怀乡,忧谗.(诽谤)畏讥.(讥讽),满目萧然,感极.(极点)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起,动),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美丽的鱼)游泳;岸芷汀.(小洲)兰,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而或.(有时)长烟一.(全)空,皓.(皎洁)月千里,浮光跃.(闪烁)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荣耀)辱偕.(一起)忘,把.(持,执)酒临.(对着)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心.(思想感情),或.(或许)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何哉?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己悲;居.(在)庙堂..(朝廷)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地方)之远则忧其君。是.(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解释加点的词语。二、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3、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些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会有不同吧?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9、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10、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11、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暗,(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1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会觉得)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的了。1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1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15、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青绿。1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17、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玉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遗忘了,(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1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2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2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他们一定会说“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2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三、理解。1、用课文语句填空(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第二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天气阴冷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5)天气晴朗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6)“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古仁人”的忧乐观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3、“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