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么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DDBDCB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CABBDB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DBABBCDB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抗日战争的胜利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出兵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3、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改造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4、建国初,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重要措施有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②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③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有工商业⑤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6、10.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①土地改革开始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④抗美援朝胜利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②①④③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②④⑤③D.③①②⑤④7、十年动乱期间,中共历史上最大的的冤假错案的受害者是A.邓小平B.陈毅C.刘少奇D.彭德怀8、“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死哀,光辉二十世纪;八一倡议,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粹,恩被九亿神州”这对联赞颂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陈毅9、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李援朝、王建国、马文革、周跃进等。他们年龄最小的应该是:A、王建国B、李援朝C、马文革D、周跃进1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11、改革开放后,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一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212、“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是一位代表记下的关键词。据此,他出席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1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是A、私营企业B、国有企业C、乡镇企业D、民营企业14、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A、“文革”结束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颁布新宪法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A、经济建设B、民主法制建设C、廉政建设D、改革开放16、我们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A、讨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D、平反了冤假错案17、下面这首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8、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贡献是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的战略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20、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当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2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段歌词歌颂了哪三代领导人的功绩A、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B、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C、孙中山、刘少奇、江泽民D、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2、坚持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A、一国两制B、一个中国C、一个台湾D、台人治台23、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我国在实施战略A、西电东送B、南水北调C、中部大开发D、西部大开发24、2001年,多哈会议批准中国加入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东亚经济合作组织D、亚洲贸易组织25、1986年我国为了解决公民与公民,法人与法人,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各级选举制度D、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27、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2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29、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A、1997年7月1日1998年12月20日B、199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0日C、1996年7月1日1997年12月20日D、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3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包括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共同繁荣④共同富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列举题(12分)31、列举建国初我国为巩固新生国家政权采取的两个措施(2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32、列举我国在1980年我国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4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33、列举抗美援朝及建设时期涌现出典型人物(列举6个)邱少云、罗盛教、黄继光、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三、简答题(11分)34、(如上图,每问1分,共6分)(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是由谁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聂耳(3)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新中国的成立、国庆节3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5分)三大改造的完成。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三、材料分析题(17分)36、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2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1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哪些严重灾难?(2分)文化大革命。民主法治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建设停滞不前。(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2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7、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也在变化之中,改革开放使我们告别了贫困的昨天,享受着幸福的今天,憧憬着美好的明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是哪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在北京召开(2)简述这次会议的内容及意义。(6分)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